一种适用于火电厂中试试验的柔性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81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2:15
一种适用于火电厂中试试验的柔性水箱,包括水箱箱体,水箱箱体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竖向气柱,水箱箱体的顶部沿水箱箱体设置有一圈的上沿气环,若干竖向气柱的顶部均与上沿气环相连通,其中任意一个竖向气柱的底部设置有充气孔;水箱箱体侧壁上部设置有上进水管,水箱箱体侧壁下部设置有下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水箱箱体采用柔性材料,通过设置若干竖向气柱和上沿气环,通过向充气孔中充气,可以将整个水箱箱体支撑起来,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箱可压缩折叠,运输体积缩小,便于小型化运输,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运输范围。现场安装时,直接定位‑充气‑成型,流程短,施工要求低,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火电厂中试试验的柔性水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箱,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火电厂中试试验的柔性水箱。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火力发电节水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发展新型节水技术成为必然趋势,而节水技术的推广需要以大量的中试试验为前提。火电厂水处理项目的中试,水质复杂,其中酸碱废水、脱硫废水、高盐废水、海水等,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对试验水箱的防腐性和防渗性要求较高,故通常采用碳钢加防腐涂料或碳钢衬胶材质的水箱。这种水箱通常在工厂加工成成品,再运输到现场安装,或将材料运至现场加工,故该形式的水箱,体积不可压缩,质量较重,导致其运输不便,或运输成本高。虽然一些传统方案也尝试将刚性水箱做成零散部件形式,保证其运送性,但随后的现场安装和施工需要进行切割、焊接和油漆等工作,流程复杂,成本较高,未从根本上解决运输和现场安装的问题。中试完毕以后,水箱不方便运输,无法二次利用只能废弃,增加了中试试验的成本,阻碍了新型节水技术成果的实践和转化。现有技术方案:目前火电厂中试试验所采用的刚性水箱,质量重,体积大,不方便运输,无法二次利用,或超宽超高,需采用特种集装箱运输,增加了水箱的运输成本。水箱运送到现场后,其吊装过程一般需要一台或多台中小型吊车,施工要求较高,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备的安装成本。这些缺陷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加工制造方面,试验水箱通常为钢结构,表面为防腐涂料、衬塑和衬胶形式。质量重,体积不可压缩,材料成本高。其中,采用衬塑或衬胶的防腐形式,需在工厂提前加工后再运至现场,且现场不可焊接。如选用PE、PVC等硬塑料材质制作的水箱,体积一般较小,且随着水箱体积的增大,材料费用大幅度上升,不易推广。(2)装载运输方面,对于刚性材料的罐体,尺寸不可压缩改变,存在不易装载,运输长宽受限的问题,有时需选用特种运输,运输成本较高;装载过程中需要一台或多台中小型吊车,又增加其使用成本。(3)现场安装方面,一般需要切割、焊接、组装和油漆等流程。施工要求高,管理难度大、工人工种多,施工时间长,作业隐患多,安装成本高。以上缺陷增加了火电厂中试试验的成本。故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便于生产加工、装载运输和现场安装的柔性水箱,解决了传统火电厂中试试验用的刚性水箱的上述缺陷,节约了火电厂中试试验的成本,为中试试验的推广提供了新的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火电厂中试试验的柔性水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火电厂中试试验的柔性水箱,包括水箱箱体,水箱箱体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竖向气柱,水箱箱体的顶部沿水箱箱体设置有一圈的上沿气环,若干竖向气柱的顶部均与上沿气环相连通,其中任意一个竖向气柱的底部设置有充气孔;水箱箱体侧壁上部设置有上进水管,水箱箱体侧壁下部设置有下出水管。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每个竖向气柱和水箱箱体侧壁之间均设置有若干预留穿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预留穿孔内穿过一条柔性配筋,每条柔性配筋围绕水箱箱体一周。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预留穿孔的位置从水箱箱体的底部往上,每间隔300mm预留一个预留穿孔,每根竖向气柱上的预留穿孔数量为1~8个;竖向气柱为4~40根。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柔性配筋到水箱箱体的底端的距离为500mm,数量为1~8根;柔性配筋的宽度为150~350mm,厚度为3~10mm。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水箱箱体呈圆柱结构;水箱箱体的高度为2.0~4.0米,直径为2.0~10.0米,高径比为(2~5):5。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水箱箱体侧壁上部设置有溢流管。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水箱箱体侧壁下部设置排空管。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充气孔与水箱箱体底端的距离为300~500mm。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上进水管与上沿气环的距离为300mm。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水箱箱体的体积为6~300立方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水箱箱体采用柔性材料,通过设置若干竖向气柱和上沿气环,通过向充气孔中充气,可以将整个水箱箱体支撑起来,使得本技术的水箱可压缩折叠,运输体积缩小,便于小型化运输,降低运输成本,解决火电厂中试试验水箱二次利用成本高的问题。现场安装时,直接定位-充气-成型,流程短,施工要求低,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本技术还可以用于火电厂调试期间不合格废水及流动性废料的临时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柔性水箱的主视图。图2为柔性水箱的俯视图。图中标号:1为上沿气环,2为柔性配筋,3为竖向气柱,4为水箱箱体,5为预留穿孔,6为充气孔,7为上进水管,8为上溢流管,9为下出水管,10为排空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水箱箱体4,水箱箱体4呈圆柱结构,水箱箱体4的高度为2.0~4.0米,直径为2.0~10.0米,高径比为(2~5):5。水箱箱体4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竖向气柱3,水箱箱体4的顶部沿水箱箱体设置有一圈的上沿气环1,若干竖向气柱3的顶部均与上沿气环1相连通,其中任意一个竖向气柱3的底部设置有充气孔6。充气孔6与水箱箱体4底端的距离为300~500mm。竖向气柱3的数量为4~40根。水箱箱体4侧壁上部设置有上进水管7和溢流管8,进水管7和溢流管8相对设置,水箱箱体4侧壁下部设置有下出水管9和排空管10,下出水管9和排空管10相对设置,水箱箱体4的体积为6~300立方米。每个竖向气柱3和水箱箱体4侧壁之间设置有预留穿孔5,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预留穿孔5内穿过一条柔性配筋2,每条柔性配筋2围绕水箱箱体4一周,起到加强作用。柔性配筋2到水箱箱体4的底端的距离为500mm,数量为1~8根;柔性配筋2的宽度为150~350mm,厚度为3~10mm。柔性配筋2的宽度、材质和数量可根据实际承载的液体重量确定。水箱箱体4上沿设置的沿气环1,可以起到稳定水箱箱口和箱体的作用。水箱箱体4外侧根据水箱尺寸设置若干个竖向气柱3,竖向气柱3通过胶粘或其它的方式与水箱箱体4和上沿气环1粘结,竖向气柱3通过电动或手动充气装置充满气后,可以将整个水箱箱体4支撑撑起,竖向气柱3的直径根据水箱箱体4的重量确定。水箱箱体4面料采用PVC(聚氯乙烯)或PE(聚氨酯)等柔性高分子材料,厚度根据水箱实际承载的液体重量确定,制作和密封方式采用热合方式。上沿气环1的直径可根据水箱箱体4的实际敞口大小确定。上沿气环1和竖向气柱3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一体连通的方式,也可以是分体断开的方式。上沿气环1和竖向气柱3通过充气孔6充气,充气方式可以是电动或手动方式,充气装置可以是电动充气泵、手动打气筒或脚踩气泵等,包含但不限于以上方式。充气孔6具备充气和密封作用。水箱箱体4、上沿气环1、竖向气柱3和柔性配筋2的连接方式为热合方式。预留穿孔5的缝宽需保证柔性配筋2穿过。上进水管7有液体流通、耐腐蚀和内外密封作用。同时,水箱箱体4上部设置的溢流管8,通过溢流作用,起到控制液位的功能。水箱箱体4下部设置有出水管9,下出水管9起流道作用,同时水箱箱体4下部设置有排空管10,可以将水箱箱体4内的液体放空。本技术提出的水箱箱体总高度为3米,有效高度为2.7米,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火电厂中试试验的柔性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箱体(4),水箱箱体(4)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竖向气柱(3),水箱箱体(4)的顶部沿水箱箱体(4)设置有一圈的上沿气环(1),若干竖向气柱(3)的顶部均与上沿气环(1)相连通,其中任意一个竖向气柱(3)的底部设置有充气孔(6);水箱箱体(4)侧壁上部设置有上进水管(7),水箱箱体(4)侧壁下部设置有下出水管(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火电厂中试试验的柔性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箱体(4),水箱箱体(4)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竖向气柱(3),水箱箱体(4)的顶部沿水箱箱体(4)设置有一圈的上沿气环(1),若干竖向气柱(3)的顶部均与上沿气环(1)相连通,其中任意一个竖向气柱(3)的底部设置有充气孔(6);水箱箱体(4)侧壁上部设置有上进水管(7),水箱箱体(4)侧壁下部设置有下出水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火电厂中试试验的柔性水箱,其特征在于,每个竖向气柱(3)和水箱箱体(4)侧壁之间均设置有若干预留穿孔(5),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预留穿孔(5)内穿过一条柔性配筋(2),每条柔性配筋(2)围绕水箱箱体(4)一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火电厂中试试验的柔性水箱,其特征在于,预留穿孔(5)的位置从水箱箱体(4)的底部往上,每间隔300mm预留一个预留穿孔,每根竖向气柱(3)上的预留穿孔(5)数量为1~8个;竖向气柱(3)为4~40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火电厂中试试验的柔性水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慕时荣叶治安张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