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毛英专利>正文

一种激光发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112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发射系统,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垂钓装置,所述垂钓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一绕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设计一种能够在鱼类上钩时自动将鱼类拉起,并通过渔网将上钩的鱼类与装置进行绑定进而降低鱼类脱钩率,同时还设置有在鱼类上钩时可用以提示使用人员装置所处状态的提示装置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发射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捕捞
,具体为一种激光发射系统。
技术介绍
现如今很多人为了钓鱼的乐趣及收获量,经常都会使用到一些自动钓鱼装置进行辅助捕捞,但是现如今市场上所使用的自动钓鱼装置一般结构简单,仅通过一条鱼线进行钓鱼,如此脱钩率高,同时传统自动钓鱼装置中未设有提示上钩的装置,进而仅能通过使用人员进行肉眼观察,失误率较高,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在鱼类上钩时自动将鱼类拉起,并通过渔网将上钩的鱼类与装置进行绑定进而降低鱼类脱钩率,同时还设置有在鱼类上钩时可用以提示使用人员装置所处状态的提示装置的一种激光发射系统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发射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激光发射系统,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垂钓装置,所述垂钓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一绕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其中,所述第一绕线轮的左端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端面上,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传动齿轮组,所述第三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三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绕线轮的右端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上并且所述转轴继续向右延伸且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齿轮组上,所述传动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绕线轮,所述第二绕线轮上绕设有第二拉线,所述第二导线轮的左端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四空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四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二绕线轮的右端通过转轴固定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五空腔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下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五空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六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的上侧端面上,所述第四空腔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左端且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内可滑动的第一转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右端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左端,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右端通过第二转动轴固定配合连接于所述传动齿轮组上,所述第一电机的右端且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关于所述第一电机相对称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左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右端,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右端固定配合连接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八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九空腔,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九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上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九空腔后延伸出所述装置主体的上侧端面外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九空腔内转动且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七空腔内的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右端,所述第一转动块内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上环形阵列且固定的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转动块内环形阵列的设置有开口向外的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靠近所述第二转动块轴心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开口槽靠近所述第二转动块轴心一侧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之间结构关于所述第一电机相互对称,且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八空腔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中的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右侧端面上,其中,所述第七空腔的内壁上环形阵列且固定的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中的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周侧弧形端面内环形阵列的设置有第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内壁上可转动的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靠近所述第一转动块轴心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三开口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左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绕线轮右端上的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右侧且位于所述传动腔设置有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下侧且位于所述传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右侧且位于所述传动腔内同轴连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之间通过第六齿轮进行传动,其中,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内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外啮合,所述传动腔内设置有用以支撑所述第六齿轮的第七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弧形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漂浮块,所述漂浮块用以增加本装置的浮力,所述漂浮块内设置有环形且开口向下的第一开腔,所述第一开腔内放置有一张渔网,其中,所述第四空腔的下侧内壁内向下贯穿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拉线的下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后固定连接于所述渔网的四个角处,所述第一开腔的下端开口处密封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第一开腔靠近所述装置主体一侧内壁的下端前后左右对称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腔相连通的第二开腔,所述第二开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其中,所述密封盖内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装置主体一侧且可与所述第一滑动块相配合的第三开腔,所述第一滑动块靠近所述装置主体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开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六弹簧,所述第一滑动块靠近装置主体一侧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线,所述第一空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四开腔,所述第四开腔的上侧内壁与所述第一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拉线在延伸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四开腔后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装置主体下侧端面外的第一重块,所述第一重块上侧与所述装置主体下侧端面之间设置有套设于所述第一拉线上的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侧端面与所述第四开腔的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七弹簧,所述第三拉线远离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第四开腔外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四滑块远离所述第二转动块轴心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与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斜面结构,在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中,当所述第二转动块正向转动时,由于斜面之间相互抵接的作用下所述第四滑块缩回所述第二开口槽内,进而所述第一转动块不发生转动,当所述第二转动块反向转动时,由于所述第四滑块及所述第二固定块反斜面之间的相互抵接作用可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块反向转动,同时在所述第一转动块反向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块的抵接可带动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发射系统,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垂钓装置,所述垂钓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一绕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其中,所述第一绕线轮的左端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端面上,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传动齿轮组,所述第三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三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绕线轮的右端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上并且所述转轴继续向右延伸且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齿轮组上,所述传动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绕线轮,所述第二绕线轮上绕设有第二拉线,所述第二导线轮的左端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四空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四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二绕线轮的右端通过转轴固定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五空腔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下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五空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六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的上侧端面上,所述第四空腔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左端且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内可滑动的第一转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右端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左端,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右端通过第二转动轴固定配合连接于所述传动齿轮组上,所述第一电机的右端且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关于所述第一电机相对称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左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右端,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右端固定配合连接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八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九空腔,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九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上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九空腔后延伸出所述装置主体的上侧端面外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九空腔内转动且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发射系统,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垂钓装置,所述垂钓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一绕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其中,所述第一绕线轮的左端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端面上,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传动齿轮组,所述第三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三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绕线轮的右端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上并且所述转轴继续向右延伸且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齿轮组上,所述传动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绕线轮,所述第二绕线轮上绕设有第二拉线,所述第二导线轮的左端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四空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四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二绕线轮的右端通过转轴固定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五空腔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下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五空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六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的上侧端面上,所述第四空腔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左端且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内可滑动的第一转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右端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左端,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右端通过第二转动轴固定配合连接于所述传动齿轮组上,所述第一电机的右端且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关于所述第一电机相对称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左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右端,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右端固定配合连接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八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九空腔,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九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上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九空腔后延伸出所述装置主体的上侧端面外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九空腔内转动且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七空腔内的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右端,所述第一转动块内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侧壁上环形阵列且固定的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转动块内环形阵列的设置有开口向外的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靠近所述第二转动块轴心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开口槽靠近所述第二转动块轴心一侧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之间结构关于所述第一电机相互对称,且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八空腔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中的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右侧端面上,其中,所述第七空腔的内壁上环形阵列且固定的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中的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周侧弧形端面内环形阵列的设置有第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内壁上可转动的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靠近所述第一转动块轴心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三开口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左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绕线轮右端上的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毛英
申请(专利权)人:韩毛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