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斑马鱼幼鱼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1096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斑马鱼幼鱼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和装置。养殖方法包括:挑选健康斑马鱼成鱼作为亲本;取雌雄斑马鱼放入繁殖缸内繁殖;收集繁殖缸下层中的胚胎放入养殖箱中,用一次性滴管将胚胎吹散,及时剔除培养箱中死亡的胚胎;对胚胎进行孵化,待幼鱼全部孵化后,用蛋黄水喂食;喂食蛋黄水(7‑10天),后改用新鲜孵化的丰年虫喂食幼鱼。养殖装置为养殖箱,包括箱体,上隔板、下隔板和喇叭状投食口;上隔板和下隔板分别平行放置在养殖箱箱体内壁设置的凸起上,将箱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投食口固定于上隔板上;上隔板和下隔板均设有筛孔。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养殖方法和装置对斑马鱼进行养殖能够显著提高斑马鱼幼鱼的成活率,成本低,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斑马鱼幼鱼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斑马鱼幼鱼成活率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斑马鱼是一种典型的淡水鱼类,由于具有胚胎尺寸较小、透明、易于饲养、产量高,生长周期较短,生产能力持续,养殖成本低,实验耗材少等特点使得斑马鱼成为鱼类物种毒理研究的模型。斑马鱼的身体上有均匀的蓝色条纹,由嘴部一直扩展到尾鳍,其形状是梭状回形和横向压缩。斑马鱼体长可达6.4cm,但是很少生长大于4cm。斑马鱼的寿命一般在两到三年内,在理想条件下可延长到五年。鱼类与脊椎动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相近的,因此,用有毒物质对鱼类产生的致毒效果来预测对脊椎动物的毒性作用。斑马鱼又是一种常见的科学模式生物用于研究脊椎动物的发育和基因功能。研究人员利用斑马鱼的生长发育和基因指标等作为毒性终点,在调查早期生命阶段有毒化合物的发育毒性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鱼类胚胎实验被认为是一种较小痛苦的体内动物实验,因此被接受作为一种替代其他类型的动物实验。专利号CN201210237027.3专利技术了一种斑马鱼的饲养方法,专利号为CN201510088196.9说明了一种斑马鱼的繁殖方法。两种方法主要建立斑马鱼成鱼的饲养和繁殖体系,未提及提高幼鱼成活率的方法。现有技术中斑马鱼的繁殖方法,主要是通过在饲养缸底部放置产卵网箱收集受精卵,此方法会导致斑马鱼受精卵粘到一起死亡率高,幼鱼成活率低的问题。专利号CN201711320960.6专利技术了一种提高斑马鱼受精率的装置及方法,但此方法需要养殖期间每条雌斑马鱼每天腹腔注射40~60μg/100g的抗氧化剂,操作麻烦,且斑马鱼产卵率、胚胎孵化率及幼鱼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目前各研究机构采用的斑马鱼养殖和繁殖方法不同,每批胚胎质量不同,幼鱼成活率及质量不同,最终导致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差。因此,提供一种易操作、降低受精卵死亡率和提高幼鱼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方法都存在饲养斑马鱼幼鱼的成活率低,有的甚至只能成活40%,对于应用斑马鱼的实验来讲,成本大大增加,甚至影响实验进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操作、降低斑马鱼幼鱼死亡率的装置及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斑马鱼幼鱼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挑选鱼龄为4~6个月、体长约2.0~3.0cm的健康斑马鱼成鱼作为亲本,于紫外消毒的循环水箱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水箱中的水温控制在26±1℃左右,pH为6.85±1,保证14h光照和12h黑暗相间隔,且紫外消毒杀菌,雌雄鱼分开培养;(2)于繁殖前一天,取雌雄鱼比例为1:2的斑马鱼放入繁殖缸内,并用遮光布遮住繁殖缸,黑暗条件饲养12h,然后除去挡光布,保持室内安静,光照刺激2~4h后,将成鱼取出,完成繁殖过程;(3)用吸管收集繁殖缸下层中的胚胎放入养殖箱中,挑选出透明的、发育正常的受精卵,数量不超过100枚胚胎,用一次性滴管将胚胎吹散,使胚胎之间不相互粘连,及时剔除养殖箱中死亡的胚胎;(4)养殖箱光照和黑暗时间分别为12h和12h交替,温度设置为28℃,72h后斑马鱼幼体孵化,待幼鱼全部孵化后,第2-3天幼鱼处于开口期,此时为幼鱼成活的关键时期,用一次性滴管在第一层隔板上面滴入5ml蛋黄水,注意分散投食,增加幼鱼摄食范围;每天投食3次,将剩余的蛋黄水放入4℃冰箱中保存;蛋黄很容易污染水质,定时更换培养水,清理下层隔板中的掺杂防止水质恶化影响幼鱼生存;喂食蛋黄7-10天后用新鲜孵化的丰年虫喂食幼鱼。上述方法中,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循环水箱中的循环水经海绵、活性炭和珊瑚砂过滤,且水体充分曝气。优选的,所述步骤(3)幼鱼孵化后控制养殖箱内水体的温度为25~28℃,水质呈弱碱性,即pH值控制在7~8。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蛋黄水通过用筛绢包裹住熟透的蛋黄在烧杯中来回漂洗制作而成。优选的,所述步骤(4)斑马鱼每天早中晚投食3次;更有选的投食的时间分别为:8:00,13:00,18:00。优选的,所述丰年虫的孵化条件为28℃,连续曝气培养24小时。优选的,丰年虫孵化前,要提前将冰箱中的罐装丰年虫卵取出,配制孵化液,丰年虫孵化液由丰年虫卵、海盐和纯水配制而成,所述丰年虫卵、海盐和纯水的比例为3-5克:20-25克:2升。孵化前还需要将加热棒、气石、温控探头安装好,孵化时接通加热棒电源,开始孵化。优选的,喂鱼:将清除孵化后的丰年虫倒入洗瓶中,稀释至适当的浓度进行喂鱼。注意不要将烧杯底部的卵壳倒入洗瓶中,鱼食用卵壳后可能会因消化系统堵塞而死亡,大量没有食用的卵壳也会污染水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提高斑马鱼幼鱼成活率的养殖装置。一种提高斑马鱼幼鱼成活率的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装置为养殖箱,包括箱体(1),上隔板(2)、下隔板(3)和喇叭状投食口(4);所述上隔板(2)和下隔板(3)分别平行放置在养殖箱箱体(1)内壁设置的上限位凸起(5)和下限位凸起(6)上,将箱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所述喇叭状投食口(4)固定于上隔板(2)上;所述上隔板(2)和下隔板(3)均设有筛孔(7),所述筛孔(7)的直径小于斑马鱼胚胎的外径;箱体上部用于投食蛋黄水,箱体中部用于养殖斑马鱼幼鱼;箱体下部用于存放沉降的食物残渣和排泄物。优选的,所述筛孔的直径为0.1cm。该装置上隔板用于防止粒径较大的蛋黄水投喂到养殖箱中,以防影响幼鱼食用和污染水体。喇叭状投食口可方便丰年虫的喂食。隔板与养殖箱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方便清洗与更换,降低养殖成本。养殖箱下隔板可将食物残渣和排泄物沉降到养殖箱箱体下部,隔开幼鱼与污染物,保证幼鱼不会缠到絮状的污染物中致死。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方法能够保证斑马鱼的日常生长的健康,符合斑马鱼的生长规律,能够保证斑马鱼高质量的存活和生长。(2)本专利技术的养殖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和维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上隔板,3下隔板,4投食口,5上限位凸起,6下限位凸起,7筛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设备和原料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方法。一、挑选成鱼亲本:挑选鱼龄为4~6个月、体长约2.0~3.0cm的健康斑马鱼成鱼作为亲本,于紫外消毒的循环水箱中培养;培养条件为:循环水箱中的水温控制在26±1℃,pH为6.85±1,保证14h光照和12h黑暗相间隔,且紫外消毒杀菌,雌雄鱼分开培养;循环水箱中的循环水经海绵、活性炭和珊瑚砂过滤,且水体充分曝气。二、获得斑马鱼胚胎:于繁殖前一天,取雌雄鱼比例为1:2的斑马鱼放入繁殖缸内,并用遮光布遮住繁殖缸,黑暗条件饲养12h,然后除去挡光布,保持室内安静,光照刺激2~4h后,将成鱼取出;三、孵化条件:光照和黑暗时间分别为12h和12h交替,温度设置为28℃。四、养殖装置: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斑马鱼幼鱼成活率的养殖装置,所述养殖装置为养殖箱,包括箱体(1),上隔板(2)、下隔板(3)和喇叭状投食口(4);所述上隔板(2)和下隔板(3)分别平行放置在养殖箱箱体(1)内壁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斑马鱼幼鱼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挑选鱼龄为4~6个月、体长约2.0~3.0cm的健康斑马鱼成鱼作为亲本,于紫外消毒的循环水箱中培养;培养条件为:循环水箱中的水温控制在26±1℃,pH为6.85±1,保证14h光照和12h黑暗相间隔,且紫外消毒杀菌,雌雄鱼分开培养;(2)于繁殖前一天,取雌雄鱼比例为1:2的斑马鱼放入繁殖缸内,并用遮光布遮住繁殖缸,黑暗条件饲养12h,然后除去挡光布,保持室内安静,光照刺激2~4h后,将鱼取出,完成繁殖过程;(3)用吸管收集繁殖缸下层中的胚胎放入养殖箱中,挑选出透明的、发育正常的受精卵,数量不超过100枚胚胎,用一次性滴管将胚胎吹散,使胚胎之间不相互粘连,及时剔除培养箱中死亡的胚胎;(4)养殖箱光照和黑暗时间分别为12h和12h交替,温度设置为28℃,72h后斑马鱼幼体孵化,待幼鱼全部孵化后,用一次性滴管在养殖箱上隔板上面滴入5ml蛋黄水,注意分散投食,增加幼鱼摄食范围;每天投食3次,定时更换培养水,清理下隔板中的残渣;喂食蛋黄水7‑10天后改用新鲜孵化的丰年虫喂食幼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斑马鱼幼鱼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挑选鱼龄为4~6个月、体长约2.0~3.0cm的健康斑马鱼成鱼作为亲本,于紫外消毒的循环水箱中培养;培养条件为:循环水箱中的水温控制在26±1℃,pH为6.85±1,保证14h光照和12h黑暗相间隔,且紫外消毒杀菌,雌雄鱼分开培养;(2)于繁殖前一天,取雌雄鱼比例为1:2的斑马鱼放入繁殖缸内,并用遮光布遮住繁殖缸,黑暗条件饲养12h,然后除去挡光布,保持室内安静,光照刺激2~4h后,将鱼取出,完成繁殖过程;(3)用吸管收集繁殖缸下层中的胚胎放入养殖箱中,挑选出透明的、发育正常的受精卵,数量不超过100枚胚胎,用一次性滴管将胚胎吹散,使胚胎之间不相互粘连,及时剔除培养箱中死亡的胚胎;(4)养殖箱光照和黑暗时间分别为12h和12h交替,温度设置为28℃,72h后斑马鱼幼体孵化,待幼鱼全部孵化后,用一次性滴管在养殖箱上隔板上面滴入5ml蛋黄水,注意分散投食,增加幼鱼摄食范围;每天投食3次,定时更换培养水,清理下隔板中的残渣;喂食蛋黄水7-10天后改用新鲜孵化的丰年虫喂食幼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斑马鱼幼鱼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循环水箱中的循环水经海绵、活性炭和珊瑚砂过滤,且水体充分曝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斑马鱼幼鱼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幼鱼孵化后控制养殖箱内水体的温度为25~28℃,pH值为7~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