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孢子直接诱导的苔藓组培及成苗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1079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0:36
一种通过孢子直接诱导的苔藓组培及成苗培养方法,包括孢子体的选择和前处理、孢子收集、孢子直接消毒、孢子萌芽诱导、芽孢和原丝体的继代增殖、振荡分化培养、喷涂接种和成苗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提高了无菌体系建立的效率和增殖效率,死亡和污染率低,有效进种率、继代增殖率和移栽后成苗覆盖率高。与现有技术相比,组培进种死亡率降低6.5%,污染率降低70.4%,有效进种率提高45.4%。继代增殖率提高2.63倍,成苗培养培育的苔藓植株覆盖率平均达到85.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孢子直接诱导的苔藓组培及成苗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培快繁
,具体涉及苔藓植物组培快繁中外植体选择与消毒、芽孢和原丝体诱导增殖及田间培苗技术。
技术介绍
苔藓(bryophytes)是苔藓植物门藓纲(Musci)植物,也是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种类最多、结构最简单的高等植物。苔鲜植物具有在弱光、高湿环境下生长,含水量丰富,生命力强、耐脊薄等特殊习性,在自然界的水土保持、涵养水源、营养物质循环与贮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和庭园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在庭院美化、园林造景、苔藓草皮、垂直绿化、屋顶花园和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和需求日渐增加。但是目前苔藓植物的人工繁殖还存在较多技术问题,特别是规模化生产中组培高效无菌体系建立和快速增殖等瓶颈还未完全解决,如以配子体为外殖体时死亡率高,以孢蒴为外植体时因孢蒴外壳易污染或蒴帽脱落后孢子易死亡导致有效进种率低,组培快繁无菌体系难建立、增殖阶段增殖率不高、出瓶移栽成活难。因此,生产应用上所需的大量苔藓材料主要还是通过野外大量采集,或以营养体(或配子体)和孢子体为材料进行人工切段繁殖、分株繁殖、孢子播种繁殖。大量野外采挖会严重破坏自然和生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孢子直接诱导的苔藓组培及成苗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孢子体的选择和前处理在苔藓孢蒴和孢梗变黄褐色、蒴帽尚未脱落时,选择孢蒴饱满的孢子体,将孢蒴剪下放入培养皿内,先在紫外灯下培养28‑32分钟,再在光照强度为3000lx的日光灯光下培养2~4天,培养温度22~28℃;(2)孢子收集当步骤(1)培养的孢蒴的蒴帽开始脱落,有孢子散出时,切开孢蒴或用镊子挑开蒴帽让孢子散出,收集得到苔藓孢子;(3)孢子直接消毒将步骤(2)获得的孢子放在离心管中,按孢子:3~4%w/w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比为1:10~20的比例加入3~4%w/w过氧化氢溶液,摇动6~10分钟后,获得消毒孢子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孢子直接诱导的苔藓组培及成苗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孢子体的选择和前处理在苔藓孢蒴和孢梗变黄褐色、蒴帽尚未脱落时,选择孢蒴饱满的孢子体,将孢蒴剪下放入培养皿内,先在紫外灯下培养28-32分钟,再在光照强度为3000lx的日光灯光下培养2~4天,培养温度22~28℃;(2)孢子收集当步骤(1)培养的孢蒴的蒴帽开始脱落,有孢子散出时,切开孢蒴或用镊子挑开蒴帽让孢子散出,收集得到苔藓孢子;(3)孢子直接消毒将步骤(2)获得的孢子放在离心管中,按孢子:3~4%w/w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比为1:10~20的比例加入3~4%w/w过氧化氢溶液,摇动6~10分钟后,获得消毒孢子与过氧化氢的混合液;(4)孢子萌芽诱导每培养瓶内装入苔藓孢子萌芽诱导培养基32-35ml,用经过消毒的移液管或滴管吸取步骤(3)获得的消毒孢子与过氧化氢的混合液接种到培养瓶内的苔藓孢子萌芽诱导培养基表面,并轻轻摇动使所述消毒孢子与过氧化氢的混合液均匀分布其表面,进行孢子萌芽诱导培养30~50天,孢子萌发形成芽孢和原丝体,孢子萌芽诱导培养条件为:温度22-28℃,光照强度2500~3000lx,最初1-5天的光照时间为20~24小时/天,第6天以后光照时间8小时/天;所述苔藓孢子萌芽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KT0.5~1.0mg/L+GA30.2mg/L+琼脂6g/L+白糖20g/L,pH值为6.0;(5)芽孢和原丝体的继代增殖在新的培养瓶内装入固体继代增殖培养基,每培养瓶装入的固体继代增殖培养基为32-35ml,先在步骤(4)孢子萌芽诱导培养获得的芽孢和原丝体的培养瓶内加入4~6ml无菌水,摇动后形成高浓度芽孢和原丝体悬浮液,用无菌接种匙或接种环将高浓度芽孢和原丝体悬浮液接种到固体继代增殖培养基表面进行继代增殖培养,继代增殖培养28-32天后,固体继代增殖培养基表面形成绿色菌落状芽孢和原丝体,每瓶高浓度芽孢和原丝体悬浮液接种10~15瓶盛有固体继代增殖培养基的培养瓶,继代增殖培养条件为:温度22~28℃,光照强度2500~3000lx,光照时间8小时;所述固体继代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BA0.5~1.0mg/L+2,4-D0.2mg/L+IAA0.3mg/L+琼脂7g/L+白糖20g/L,pH值为6.0;(6)振荡分化培养在经步骤(5)培养后形成了绿色菌落状芽孢和原丝体的培养瓶内,每瓶内加入无菌水10~15ml稀释成稀释悬浮液,将稀释悬浮液与液体培养基按稀释悬浮液: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1:5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在转速100r/min的摇床上震荡培养25~30天,所述摇床上震荡培养条件为:温度22~28℃,光照强度2500~3000lx,光照时间8小时,待混合液变稠且颜色为深绿色时得到深绿色悬浮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芳杨春梅余蓉培屈云慧阮继伟单芹丽蒋海玉汪国鲜李帆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玉溪云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