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浇式迷你立体蒜园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一种大蒜种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家庭小批量种植大蒜迷你型立体蒜园。
技术介绍
申请人提交了一项申请日为2018年6月13日、名称为“一种迷你立体蒜园”、申请号为“2018106061420”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该自浇式迷你立体蒜园包括瓶形缸,瓶形缸为回旋体结构,瓶形缸主体由上下两部分扣合而成;上瓶缸呈直立且开口端朝下的半个鸡蛋形结构,顶端部设有透气孔口,下端部衔接有连接下瓶缸的套接扁环;下瓶缸内设有滤水支承板将下瓶缸内部分为栽培区和储水区,内壁设有毛细孔渗水层;瓶形缸均设置有敲落孔。其特点是灵活设置敲落孔,一物多用,空间充分利用,种植功能多;倒置的上瓶缸可以将瓶形缸分割相互隔离的平面种植区和立面种植区;环保性能突出,节水并保湿,防缺水枯死。但存在下面的缺陷,虽然有相对长一些保湿抗旱性能,但仍然需要人工进行浇水,不能自动对储水区进行自动补水,自动化程度仍然不够;而且,毛细吸水纤维设置相对比较麻烦,对于透水性不佳的一些泥土,如沙质土,渗透范围小,无法全面解决保湿问题;而且,敲落孔防泥土漏出措施不够,泥土容易从敲落孔漏出。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浇式迷你立体蒜园,它包括作为蒜苗种植载体的瓶形缸,瓶形缸为回旋体结构,瓶形缸主体由上下两部分扣合而成,分别为上瓶缸和下瓶缸,上瓶缸扣合在下瓶缸上;其特征在于,上瓶缸呈直立且开口端朝下的半个鸡蛋形结构,上瓶缸顶端部设有兼作浇水入口、通风透气和种植较大株植物的透气孔口,上瓶缸下端部衔接有连接下瓶缸的套接扁环,套接扁环伸入到下瓶缸上端部内侧;下瓶缸呈高脚缸结构,下瓶缸内设有将下瓶缸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空间的滤水支承板,下瓶缸的上部分空间为放置泥土的栽培区,下瓶缸的下部分空间为保存余水的储水区,下瓶缸的内壁设有将储水区内的水向栽培区内壁毛细提升渗透的毛细孔渗水层;储水区顶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浇式迷你立体蒜园,它包括作为蒜苗种植载体的瓶形缸,瓶形缸为回旋体结构,瓶形缸主体由上下两部分扣合而成,分别为上瓶缸和下瓶缸,上瓶缸扣合在下瓶缸上;其特征在于,上瓶缸呈直立且开口端朝下的半个鸡蛋形结构,上瓶缸顶端部设有兼作浇水入口、通风透气和种植较大株植物的透气孔口,上瓶缸下端部衔接有连接下瓶缸的套接扁环,套接扁环伸入到下瓶缸上端部内侧;下瓶缸呈高脚缸结构,下瓶缸内设有将下瓶缸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空间的滤水支承板,下瓶缸的上部分空间为放置泥土的栽培区,下瓶缸的下部分空间为保存余水的储水区,下瓶缸的内壁设有将储水区内的水向栽培区内壁毛细提升渗透的毛细孔渗水层;储水区顶部设有溢水孔;栽培区内壁纵向设有若干限位槽,滤水支承板边缘衔接有与限位槽匹配的限位卡条;储水区内设有进水装置,储水区内壁设有通到外部的进水接头;进水装置包括加水控制管,以及均可以控制加水控制管的防漏水组件、自动加水组件;加水控制管上端设有延长管,延长管一端连接在加水控制管上端,另一端迂回弯折180度后管口向下设置;加水控制管更下端设有转角连接管,转角连接管与进水接头连接;防漏水组件包括防漏水阀门、防漏水臂杆、防漏水浮球,防漏水臂的首端与防漏水阀门侧面的控制轴柄连接,防漏水臂杆的尾端与防漏水浮球连接,防漏水浮球通过防漏水臂杆带动防漏水阀门的控制轴柄旋转来实现对防漏水阀门的开闭控制;自动加水组件包括加水阀门、加水臂杆、加水浮球,加水臂杆的首端与加水阀门侧面的控制轴柄连接,加水臂杆的尾端与加水浮球连接,加水浮球加水臂杆带动加水阀门的控制轴柄旋转来实现对加水阀门的开闭控制;防漏水阀门和加水阀门分别串联在加水控制管上,分别设置在加水控制管的上部和延长管上,两者在同一个水平位置;加水臂杆的长度大于防漏水臂杆和防漏水浮球的长度之和;加水浮球的直径大于防漏水浮球的直径;当防漏水臂杆和加水臂杆均处于水平线位置时,防漏水浮球处于最低位置、加水浮球处于最高位置;防漏水浮球处于最低位置时,通过防漏水臂杆带动防漏水阀门处于开启状态,防漏水浮球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上升到最高位置时,通过防漏水臂杆带动防漏水阀门的自动关闭;加水浮球处于最高位置时,其连接的加水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加水浮球随水位控制而下降时,加水浮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加水臂杆带动加水阀门自动开启加水;下瓶缸的栽培区设置有若干向内倾斜设置的敲落孔,上瓶缸上设置有若干敲落孔,敲落孔直径为10mm~20mm,敲落孔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上瓶缸和下瓶缸的侧面上敲落孔由敲落盖封闭,敲落盖相对于瓶形缸外表面朝内凹陷;种植蒜时,将敲落盖敲掉即可将蒜头从敲落孔种到瓶形缸内的泥土中;敲落孔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照境,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淼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