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保湿的捕鼠蒜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01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保湿的捕鼠蒜盆,内盆将外盆分隔成纵横三个空间,分别为储水区、内功能区和环种植区;储水区内设有可设有可自动加水的进水装置;外盆内壁设有将储水区内的水向环种植区毛细提升渗透的毛细孔保水层;外盆外设有毛细孔提升层和螺旋浅槽,螺旋浅槽内设有若干敲落孔;内盆设有转板式捕鼠陷阱或喷泉。其特点是:结构科学、紧凑、新颖,构思巧妙,空间充分利用,功能多;捕鼠机关、插花、菜园、喷泉功能集为一体;进水装置自动为储水区补水,使泥土保持湿润;将有限的平面空间向立体方向扩展,大大增加了种植面积,巧妙利用蒜苗种植区来种植易生长的蒜苗,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适用于家庭居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保湿的捕鼠蒜盆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一种大蒜种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家庭防鼠患的迷你蒜园和花盆集合体。
技术介绍
申请人提交了一项申请日为2018年7月25日、名称为“一种带捕鼠机关的蒜盆”、申请号为“2018108239396”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该自动保湿的捕鼠蒜盆的内盆将外盆分隔成纵横三个空间,分别为储水区、内功能区和环种植区;外盆内壁设有将储水区内的水向环种植区毛细提升渗透的毛细孔提升层;外盆外设有毛细孔提升层和螺旋浅槽,螺旋浅槽内设有若干向内倾斜设置的敲落孔;内盆设有转板式捕鼠陷阱或喷泉。其特点是:结构科学,构思巧妙,空间充分利用,功能多;捕鼠机关、插花、菜园、喷泉功能集为一体;储水区内的水会通过毛细孔提升层渗透到蒜苗种植区内泥土中,充分利用毛细孔提升层能将水分提升的原理,使泥土保持湿润。但存在下面的缺陷,即由于环种植区耗水较大,环种植区仍然需要人工进行浇水,不能自动对储水区进行自动补水,自动化程度仍然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带捕鼠机关的蒜盆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可自动补水来达到自动保湿的捕鼠蒜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方案是:一种自动保湿的捕鼠蒜盆,它包括内外两层互相隔离的缸状盆体;缸状盆体分别为外盆和内盆;其特征在于,内盆叠放在外盆内,并将外盆分隔成纵横三个空间,从纵向看,外盆上部分空间为放置泥土的栽培区,外盆的下部分空间为保存余水的储水区;从横向看,内盆将外盆的栽培区分割成内外两部分,分别为内功能区和环种植区;外盆外表面设有由下向上断续盘旋的螺旋浅槽,螺旋浅槽内设置有若干向内倾斜设置的敲落孔,敲落孔直径为11mm~17mm,敲落孔由敲落盖封闭;种植蒜苗时,将敲落盖敲掉即可将蒜头从敲落孔种到环种植区内的泥土中;内盆的底部由具有漏水的微孔圆板结构,该微孔圆板结构大于内盆的底部的直径,即内盆的底部向其径向扩展延伸,从而将外盆上部分空间分割为前述的栽培区和储水区;外盆内壁在栽培区和储水区分界处设有内盆底部的支承环圈;外盆内壁设有将储水区内的水向环种植区毛细提升渗透的毛细孔提升层;外盆的储水区顶部设有溢水孔;内盆的盆口边缘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孔耳,孔耳内设有轴孔,内盆内部设有可在内盆的盆口处旋转的平衡旋转圆板,平衡旋转圆板两侧边缘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枢轴,枢轴一一对应匹配地设置在轴孔中;孔耳、轴孔、平衡旋转圆板、枢轴和内盆组成转板式捕鼠陷阱;储水区内设有进水装置,外盆内壁设有通到外部的进水接头;进水装置包括加水控制管,以及均可以控制加水控制管的防漏水组件、自动加水组件;加水控制管上端设有延长管,延长管一端连接在加水控制管上端,另一端迂回弯折180度后管口向下设置;加水控制管更下端设有转角连接管,转角连接管与进水接头连接;进水接头外设有与水源连接的软细水管;软细水管端部设有与水龙头连接的螺纹锁紧头,软细水管上套有水流控制装置;水流控制装置包括调节安装座,调节安装座内设有供软细水管穿过的调节槽,调节槽内设有一端可旋转的压板,压板压在软细水管上,调节槽内设有可旋转的调节偏心轮,调节偏心轮触压在压板上;防漏水组件包括防漏水阀门、防漏水臂杆、防漏水浮球,防漏水臂的首端与防漏水阀门侧面的控制轴柄连接,防漏水臂杆的尾端与防漏水浮球连接,防漏水浮球通过防漏水臂杆带动防漏水阀门的控制轴柄旋转来实现对防漏水阀门的开闭控制;自动加水组件包括加水阀门、加水臂杆、加水浮球,加水臂杆的首端与加水阀门侧面的控制轴柄连接,加水臂杆的尾端与加水浮球连接,加水浮球加水臂杆带动加水阀门的控制轴柄旋转来实现对加水阀门的开闭控制;防漏水阀门和加水阀门分别串联在加水控制管上,分别设置在加水控制管的上部和延长管上,两者在同一个水平位置;加水臂杆的长度大于防漏水臂杆和防漏水浮球的长度之和;加水浮球的直径大于防漏水浮球的直径;当防漏水臂杆和加水臂杆均处于水平线位置时,防漏水浮球处于最低位置、加水浮球处于最高位置;防漏水浮球处于最低位置时,通过防漏水臂杆带动防漏水阀门处于开启状态,防漏水浮球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上升到最高位置时,通过防漏水臂杆带动防漏水阀门的自动关闭;加水浮球处于最高位置时,其连接的加水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加水浮球随水位控制而下降时,加水浮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加水臂杆带动加水阀门自动开启加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说明,对于老鼠比较多的地方,可以利用转板式捕鼠陷阱来抓捕老鼠,如在平衡旋转圆板放上诱饵,当老鼠觅食踏上平衡旋转圆板时,由于平衡旋转圆板单侧受力无法保持平衡而转动,老鼠身体无从受力而滑落到内盆,而平衡旋转圆板转动复位到原来的位置,将老鼠关在内盆里面无法逃脱。从空间来看,环种植区分为两部分,环种植区上层为平面区,平面区与敲落孔形成对应的区域为蒜苗种植区;设置敲落孔的目的在于,提高蒜盆兼容性,当不需要用到蒜苗种植区时,环种植区填充上泡沫插花泥即可以把它当作单纯的插花盆使用,用来插花;当需要种蒜苗时,在环种植区下层填充泥土、上层填充泡沫插花泥,将敲落孔敲开,通过敲落孔将蒜头塞入蒜苗种植区内,使用非常灵活。由下向上断续盘旋的螺旋浅槽,既可以让蒜苗错开分层生长,也有利于观瞻,增加其修饰功能,还具有防止泥土流失作用;螺旋浅槽的断续点可以起到加强外盆的纵向强度作用。向内倾斜设置的敲落孔有利于防止蒜苗种植区内的泥土向外溢出。在进水装置没有外接水源情况下,即非自动加水的模式时,微孔圆板结构使浇花时的余水进入外盆和内盆后汇集于储水区中储存,使水不会流到在地上弄湿地面,同时也可以用来收集露天摆放时收集雨水,将雨水存储在储水区中备用。储水区内的水会通过毛细孔提升层渗透到蒜苗种植区内泥土中,充分利用毛细孔提升层能将水分提升的原理,使泥土保持湿润。在进水装置外接水源情况下,即在自动加水的模式时,加水阀门由水位控制其开闭,达到储水区自动进水补充水的技术效果。加水臂杆的长度大于防漏水臂杆和防漏水浮球的长度之和,其作用是确保加水浮球和防漏水浮球两者错开,互相不干涉,同时也利用杠杆原理,利于产生大小不同的作用力,达到各自的控制作用。其中,防漏水阀门是防止加水阀门故障漏水时进行自动止水,防漏水阀门会在加水阀门漏水时,造成的水位上升,使防漏水浮球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带动防漏水臂杆定点旋转,防漏水臂杆同时也带动控制轴柄转动,将防漏水阀门自动关闭,防止连续漏水造成水的浪费。由于防漏水浮球的质量轻,大大小于水对防漏水浮球产生的浮力,且防漏水臂杆短,杠杆放大作用力小,使得防漏水浮球上升到高位后,不会因自身重力作用而自动下降复位,达到防漏水阀门不会因为水位下降而自动开启,这就间接地通知了用户,加水阀门已漏水。更换或维修加水阀门时,手动操作防漏水臂杆将防漏水阀门关闭即可,而不用关闭上级阀门。另外,加水浮球有对一定自重,且加水臂杆较长,有放大加水浮球的重力作用,有利用于其克服控制轴柄的摩擦力,在水位下降时会自动跟随水位下降,从而实现加水阀门在水位下降时自动开启补充水。加水浮球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克服自身重力而随水位的上升而上升,从而实现自动关闭加水阀门。正常情况下,加水阀门的使用率较高,而防漏水阀门只会在加水阀门出现漏水时才会自动关闭一次,其使用率是非常低的,大幅减少同时漏水机率。支承环圈防止内盆的微孔圆板结构被储水区的盆体卡住,防止不能从储水区中分离,也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保湿的捕鼠蒜盆,它包括内外两层互相隔离的缸状盆体;缸状盆体分别为外盆和内盆;其特征在于,内盆叠放在外盆内,并将外盆分隔成纵横三个空间,从纵向看,外盆上部分空间为放置泥土的栽培区,外盆的下部分空间为保存余水的储水区;从横向看,内盆将外盆的栽培区分割成内外两部分,分别为内功能区和环种植区;外盆外表面设有由下向上断续盘旋的螺旋浅槽,螺旋浅槽内设置有若干向内倾斜设置的敲落孔,敲落孔直径为11mm~17mm,敲落孔由敲落盖封闭;种植蒜苗时,将敲落盖敲掉即可将蒜头从敲落孔种到环种植区内的泥土中;内盆的底部由具有漏水的微孔圆板结构,该微孔圆板结构大于内盆的底部的直径,即内盆的底部向其径向扩展延伸,从而将外盆上部分空间分割为前述的栽培区和储水区;外盆内壁在栽培区和储水区分界处设有内盆底部的支承环圈;外盆内壁设有将储水区内的水向环种植区毛细提升渗透的毛细孔提升层;外盆的储水区顶部设有溢水孔;内盆的盆口边缘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孔耳,孔耳内设有轴孔,内盆内部设有可在内盆的盆口处旋转的平衡旋转圆板,平衡旋转圆板两侧边缘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枢轴,枢轴一一对应匹配地设置在轴孔中;孔耳、轴孔、平衡旋转圆板、枢轴和内盆组成转板式捕鼠陷阱;储水区内设有进水装置,外盆内壁设有通到外部的进水接头;进水装置包括加水控制管,以及均可以控制加水控制管的防漏水组件、自动加水组件;加水控制管上端设有延长管,延长管一端连接在加水控制管上端,另一端迂回弯折180度后管口向下设置;加水控制管更下端设有转角连接管,转角连接管与进水接头连接;进水接头外设有与水源连接的软细水管;软细水管端部设有与水龙头连接的螺纹锁紧头,软细水管上套有水流控制装置;水流控制装置包括调节安装座,调节安装座内设有供软细水管穿过的调节槽,调节槽内设有一端可旋转的压板,压板压在软细水管上,调节槽内设有可旋转的调节偏心轮,调节偏心轮触压在压板上;防漏水组件包括防漏水阀门、防漏水臂杆、防漏水浮球,防漏水臂的首端与防漏水阀门侧面的控制轴柄连接,防漏水臂杆的尾端与防漏水浮球连接,防漏水浮球通过防漏水臂杆带动防漏水阀门的控制轴柄旋转来实现对防漏水阀门的开闭控制;自动加水组件包括加水阀门、加水臂杆、加水浮球,加水臂杆的首端与加水阀门侧面的控制轴柄连接,加水臂杆的尾端与加水浮球连接,加水浮球加水臂杆带动加水阀门的控制轴柄旋转来实现对加水阀门的开闭控制;防漏水阀门和加水阀门分别串联在加水控制管上,分别设置在加水控制管的上部和延长管上,两者在同一个水平位置;加水臂杆的长度大于防漏水臂杆和防漏水浮球的长度之和;加水浮球的直径大于防漏水浮球的直径;当防漏水臂杆和加水臂杆均处于水平线位置时,防漏水浮球处于最低位置、加水浮球处于最高位置;防漏水浮球处于最低位置时,通过防漏水臂杆带动防漏水阀门处于开启状态,防漏水浮球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上升到最高位置时,通过防漏水臂杆带动防漏水阀门的自动关闭;加水浮球处于最高位置时,其连接的加水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加水浮球随水位控制而下降时,加水浮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加水臂杆带动加水阀门自动开启加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保湿的捕鼠蒜盆,它包括内外两层互相隔离的缸状盆体;缸状盆体分别为外盆和内盆;其特征在于,内盆叠放在外盆内,并将外盆分隔成纵横三个空间,从纵向看,外盆上部分空间为放置泥土的栽培区,外盆的下部分空间为保存余水的储水区;从横向看,内盆将外盆的栽培区分割成内外两部分,分别为内功能区和环种植区;外盆外表面设有由下向上断续盘旋的螺旋浅槽,螺旋浅槽内设置有若干向内倾斜设置的敲落孔,敲落孔直径为11mm~17mm,敲落孔由敲落盖封闭;种植蒜苗时,将敲落盖敲掉即可将蒜头从敲落孔种到环种植区内的泥土中;内盆的底部由具有漏水的微孔圆板结构,该微孔圆板结构大于内盆的底部的直径,即内盆的底部向其径向扩展延伸,从而将外盆上部分空间分割为前述的栽培区和储水区;外盆内壁在栽培区和储水区分界处设有内盆底部的支承环圈;外盆内壁设有将储水区内的水向环种植区毛细提升渗透的毛细孔提升层;外盆的储水区顶部设有溢水孔;内盆的盆口边缘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孔耳,孔耳内设有轴孔,内盆内部设有可在内盆的盆口处旋转的平衡旋转圆板,平衡旋转圆板两侧边缘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枢轴,枢轴一一对应匹配地设置在轴孔中;孔耳、轴孔、平衡旋转圆板、枢轴和内盆组成转板式捕鼠陷阱;储水区内设有进水装置,外盆内壁设有通到外部的进水接头;进水装置包括加水控制管,以及均可以控制加水控制管的防漏水组件、自动加水组件;加水控制管上端设有延长管,延长管一端连接在加水控制管上端,另一端迂回弯折180度后管口向下设置;加水控制管更下端设有转角连接管,转角连接管与进水接头连接;进水接头外设有与水源连接的软细水管;软细水管端部设有与水龙头连接的螺纹锁紧头,软细水管上套有水流控制装置;水流控制装置包括调节安装座,调节安装座内设有供软细水管穿过的调节槽,调节槽内设有一端可旋转的压板,压板压在软细水管上,调节槽内设有可旋转的调节偏心轮,调节偏心轮触压在压板上;防漏水组件包括防漏水阀门、防漏水臂杆、防漏水浮球,防漏水臂的首端与防漏水阀门侧面的控制轴柄连接,防漏水臂杆的尾端与防漏水浮球连接,防漏水浮球通过防漏水臂杆带动防漏水阀门的控制轴柄旋转来实现对防漏水阀门的开闭控制;自动加水组件包括加水阀门、加水臂杆、加水浮球,加水臂杆的首端与加水阀门侧面的控制轴柄连接,加水臂杆的尾端与加水浮球连接,加水浮球加水臂杆带动加水阀门的控制轴柄旋转来实现对加水阀门的开闭控制;防漏水阀门和加水阀门分别串联在加水控制管上,分别设置在加水控制管的上部和延长管上,两者在同一个水平位置;加水臂杆的长度大于防漏水臂杆和防漏水浮球的长度之和;加水浮球的直径大于防漏水浮球的直径;当防漏水臂杆和加水臂杆均处于水平线位置时,防漏水浮球处于最低位置、加水浮球处于最高位置;防漏水浮球处于最低位置时,通过防漏水臂杆带动防漏水阀门处于开启状态,防漏水浮球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上升到最高位置时,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照境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淼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