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辊筒翻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096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茶叶辊筒翻炒装置,包括翻炒辊筒和加热箱,翻炒辊筒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两端设置有开口,翻炒辊筒的中部嵌设于加热箱内,加热箱的一侧设置有鼓风机,翻炒辊筒的一端设置有动力机构,翻炒辊筒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支撑柱和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翻炒辊筒内进行翻炒,可以防止翻炒中的茶叶散落在地上,使得茶叶更卫生,同时减少操作人员清理的工作量;升降装置可以在进料时将翻炒辊筒的开口进行提高,升降装置可在下料时将翻炒辊筒的开口的高度降低,利用收集装置进行整理即可,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通过设置的鼓风机,并将进风管套设于加热箱内,加快翻炒辊筒内的空气流动,提高了翻炒茶叶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辊筒翻炒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
,具体为一种茶叶辊筒翻炒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茶叶的杀青翻炒是茶叶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目前茶叶翻炒有手工翻炒和机械翻炒,手工炒制茶叶费时、费力,并与时下飞速发展的科技生活很不兼容。传统的机械翻炒不能达到炒茶所需的各项标准,例如对温度的控制、对炒柄柔韧性的控制等。中国专利号CN201320841587.X公开了一种茶叶翻炒装置,由加热炉、炒锅、炒手、转动杆、支架、轴转子、热感应器、发动机和履带组成。炒锅置于加热炉上,支架通过焊接与炒锅固定连接,转动杆穿过支架并与支架通过轴转子转动连接;转动杆上设置有炒手;炒手纵向与转动杆轴向呈90度角度设置;炒手为根据人体骨骼与皮肤的质感仿生材料制造而成;炒手指尖顶端设置有热感应器,转动杆与发动机通过履带连接,发动机转速可以根据炒锅内温度通过热感应器而控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炒锅内温度的监测,可以达到对发动机速度的调控,从而能够提高机械炒茶在色、香、味上的提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但是茶叶辊筒翻炒装置使用炒锅为半球体,在炒手进行转动时,会把茶叶从炒锅内带出,茶叶会散落在地上,污染了茶叶,增加了打扫的工作量,炒好后还需要人工将茶叶取出,工作量大,翻炒效率低下,所以仍有改进的空间,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茶叶辊筒翻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辊筒翻炒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茶叶辊筒翻炒装置工作量大,翻炒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茶叶辊筒翻炒装置,包括翻炒辊筒和加热箱,所述翻炒辊筒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两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翻炒辊筒的中部嵌设于所述加热箱内,所述加热箱的一侧设置有鼓风机,所述翻炒辊筒的一端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翻炒辊筒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支撑柱和升降装置。优选的,所述翻炒辊筒的一端部安装有筛网,所述翻炒辊筒内部设置有翻炒机构,所述翻炒机构与所述筛网相邻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轴。优选的,所述翻炒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翻炒辊筒中心轴位置的横轴,所述横轴上均匀等距设置有若干组翻炒支架,所述翻炒支架远离所述横轴的一端部设置有翻炒爪。优选的,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进风主管,所述进风主管中部套接于所述加热箱内部,所述进风主管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一端部设置有若个进风支管,所述进风支管上连接有出风喷头,所述出风喷头的开口正对所述翻炒辊筒的进料口。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翻炒辊筒一端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套接有皮带。优选的,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均与所述皮带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翻炒辊筒的进料口的底侧,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气缸筒,所述气缸筒内套接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远离所述气缸筒的一端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呈凹形状的弧形托盘,所述弧形托盘的凹槽内设置有定滑轮。优选的,所述定滑轮与所述翻炒辊筒的圆周面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架、弧形托盘以及定滑轮。优选的,所述加热箱采用炭火加热或者电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茶叶辊筒翻炒装置通过在翻炒辊筒内进行翻炒,可以防止翻炒中的茶叶散落在地上,使得茶叶更卫生,同时减少操作人员清理的工作量;2、本茶叶辊筒翻炒装置通过设置的升降装置可以在进料时将翻炒辊筒的开口进行提高,防止茶叶掉落,同时设置的升降装置可以在下料时将翻炒辊筒的开口的高度降低,使得茶叶直接从开口下落,利用收集装置进行整理即可,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3、本茶叶辊筒翻炒装置通过设置的鼓风机,并将进风管套设于加热箱内,可以将鼓风机鼓入的冷风进行加热后对翻炒辊筒进行吹干,加快翻炒辊筒内的空气流动,提高了翻炒茶叶的效率,简单便捷,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进料时翻炒辊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出料时翻炒辊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翻炒辊筒;11、筛网;12、翻炒机构;121、横轴;122、翻炒支架;123、翻炒爪;13、从动轴;2、加热箱;3、鼓风机;31、进风主管;32、进风支管;33、出风喷头;4、动力机构;41、电机;42、主动轴;43、皮带;5、支撑柱;6、升降装置;61、气缸筒;62、升降气缸;63、支撑架;64、弧形托盘;65、定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茶叶辊筒翻炒装置,包括翻炒辊筒1和加热箱2,加热箱2采用炭火加热或者电加热,翻炒辊筒1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两端设置有开口,翻炒辊筒1的中部嵌设于加热箱2内,加热箱2的一侧设置有鼓风机3,翻炒辊筒1的一端设置有动力机构4,翻炒辊筒1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支撑柱5和升降装置6。翻炒辊筒1的一端部安装有筛网11,翻炒辊筒1内部设置有翻炒机构12,翻炒机构12与筛网11相邻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轴13。翻炒机构12包括设置于翻炒辊筒1中心轴位置的横轴121,横轴121上均匀等距设置有若干组翻炒支架122,翻炒支架122远离横轴121的一端部设置有翻炒爪123。鼓风机3的出风端连接有进风主管31,进风主管31中部套接于加热箱2内部,进风主管31远离鼓风机3的一端部设置有若个进风支管32,进风支管32上连接有出风喷头33,出风喷头33的开口正对翻炒辊筒1的进料口。动力机构4包括设置于翻炒辊筒1一端的电机41,电机41的转子连接有主动轴42,主动轴42上套接有皮带43。主动轴42与从动轴13均与皮带43传动连接。升降装置6设置于翻炒辊筒1的进料口的底侧,升降装置6包括气缸筒61,气缸筒61内套接有升降气缸62,升降气缸62远离气缸筒61的一端部连接有支撑架63,支撑架63上设置有呈凹形状的弧形托盘64,弧形托盘64的凹槽内设置有定滑轮65。定滑轮65与翻炒辊筒1的圆周面传动连接。支撑柱5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63、弧形托盘64以及定滑轮6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升降气缸6升起一段高度,使得翻炒辊筒1呈现如图4所示的结构进行摆放,此时操作人员将需要进行翻炒的茶叶加入至翻炒辊筒1内,打开电机41的开关,使得翻炒辊筒1转动,并使加热箱2进行工作,打开鼓风机3的开关,加热箱2翻炒辊筒1加热的同时会对进风主管3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热风可以加快茶叶的干燥效率,横轴121上的翻炒爪123对茶叶进行翻炒;在翻炒完毕后,操作人员使得加热箱2停止加热,并关闭鼓风机3的开关,此时操作人员将通过控制升降气缸6收缩一段长度,如图5所示,此时,转动的翻炒辊筒1内的茶叶由于重力作用会从翻炒辊筒1的出口下落,操作人员只需要将收集装置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茶叶辊筒翻炒装置,包括翻炒辊筒(1)和加热箱(2),所述翻炒辊筒(1)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两端设置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辊筒(1)的中部嵌设于所述加热箱(2)内,所述加热箱(2)的一侧设置有鼓风机(3),所述翻炒辊筒(1)的一端设置有动力机构(4),所述翻炒辊筒(1)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支撑柱(5)和升降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1.茶叶辊筒翻炒装置,包括翻炒辊筒(1)和加热箱(2),所述翻炒辊筒(1)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两端设置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辊筒(1)的中部嵌设于所述加热箱(2)内,所述加热箱(2)的一侧设置有鼓风机(3),所述翻炒辊筒(1)的一端设置有动力机构(4),所述翻炒辊筒(1)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支撑柱(5)和升降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辊筒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辊筒(1)的一端部安装有筛网(11),所述翻炒辊筒(1)内部设置有翻炒机构(12),所述翻炒机构(12)与所述筛网(11)相邻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轴(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辊筒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机构(12)包括设置于所述翻炒辊筒(1)中心轴位置的横轴(121),所述横轴(121)上均匀等距设置有若干组翻炒支架(122),所述翻炒支架(122)远离所述横轴(121)的一端部设置有翻炒爪(1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辊筒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3)的出风端连接有进风主管(31),所述进风主管(31)中部套接于所述加热箱(2)内部,所述进风主管(31)远离所述鼓风机(3)的一端部设置有若个进风支管(32),所述进风支管(32)上连接有出风喷头(33),所述出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军韩川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金川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