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草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92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海绵城市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植草沟。该植草沟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防渗膜层、级配碎石层、土工布层、砂层以及改良基质层,在级配碎石层中布置一根土工布包裹的穿孔渗管,与现有的植草沟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植草沟蓄水能力大大增强,对TSS(固体悬浮物总量)与TP(总磷)的去除效果也提升明显,减少了植物的烂根现象,对初期雨水起到很好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草沟
本技术属于海绵城市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植草沟。
技术介绍
在我国城市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建设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内涝问题日渐突出。植草沟作为海绵城市中面源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年径流总量控制和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广泛的出现在各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中。植草沟可以设置在道路系统的绿化带中,路面的初期雨水汇入绿化带中,植草沟可以充分发挥其净化水质,调控水量的作用,缓解城市内涝。目前,海绵城市和植草沟在国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现行的植草沟常用的结构形式比较单一,通常为简单的下凹式沟槽,通过雨水下渗起到一定的蓄水或转输作用,但是其调控水量的能力极其有限,在遇到长历时降雨或暴雨情况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导致积水现象严重;另外,由于调控水量有限,水质也不能很好地得到净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植草沟,其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植草沟,提升植草沟蓄水能力,提升对TSS与TP的去除效果,减少植物的烂根现象,对初期雨水起到更好的净化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植草沟,该植草沟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防渗膜层、级配碎石层、土工布层、砂层以及基质层,在所述级配碎石层中布置有穿孔渗管;其中所述基质层用于生长绿色植物;所述砂层位于所述基质层下方,用于去除雨水中携带的固体悬浮污染物,也用于阻止所述基质层的流失;所述土工布层位于所述砂层的下方,用于渗透雨水,并阻止所述基质层与所述砂层的流失;所述级配碎石层位于所述土工布层的下方,用于储蓄经所述基质层、所述砂层以及所述土工布层渗透下的雨水,并将雨水通过所述穿孔渗管排进市政排水系统;所述防渗膜层位于所述级配碎石层下方,用于防止雨水继续下渗影响道路基础;所述穿孔渗管位于级配碎石层中,用于转输级配碎石层中储蓄的雨水,排进市政排水管网。优选地,所述基质层的厚度10cm~40cm,所述基质层的填料为煤渣与素土的混合物,其中煤渣的粒径大小2mm~20mm。优选地,所述砂层的厚度为5cm~20cm,所述砂层采用中砂作为填料。优选地,所述土工布层两端向上延伸至包裹所述砂层的两侧,且所述土工布层两端的上边缘高出所述砂层顶面至少1cm,用于防止雨水从所述砂层两侧渗透流出。优选地,所述级配碎石层厚度10cm~30cm。优选地,所述防渗膜层两端向上延伸至包裹所述级配碎石层两侧,且防渗膜层两端的上边缘高出所述级配碎石层至少1cm,用于防止雨水从所述级配碎石层两侧渗透流出。优选地,所述穿孔渗管管径为DN150或DN200,其管壁穿孔孔径10mm~15mm,开孔率为1~3%,穿孔为均匀交错布置,所述穿孔渗管每一截面开孔数不大于2个,盲端采用管堵密封,穿孔渗管由土工布完全包裹,防止堵塞所述穿孔渗管上的开孔。优选地,该植草沟坡度为3‰~20‰,并且所述穿孔渗管的坡度与植草沟坡度一致,下渗雨水通过所述穿孔渗管排入市政排水系统。优选地,所述土工布层采用100~300g/m2的土工布。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植草沟,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防渗膜层、级配碎石层、土工布层、砂层以及基质层,在级配碎石层中布置一根土工布包裹的穿孔渗管,与现有的植草沟相比,本技术的植草沟蓄水能力大大增强,对TSS(固体悬浮物总量)与TP(总磷)的去除效果也提升明显,减少了植物的烂根现象,对初期雨水起到很好的净化效果。本技术植草沟从下往上依次铺设防渗膜层,防渗膜上边缘高出级配碎石层至少1cm,用于防止雨水继续下渗影响道路或其他构筑物基础;铺设级配碎石层用于储蓄雨水;铺设土工布至砂层以上至少1cm处,用于防止砂层流失;铺设砂层,起到过滤作用,去除固体污染物;铺设基质层,主要起吸附、过滤与蓄水的作用,吸附雨水中营养物质并为植物提供N、P等元素,过滤固体污染物,储蓄雨水;在级配碎石层中布置一根土工布包裹的穿孔渗管,土工布用于防止堵塞穿孔渗管,穿孔渗管用于转输超过蓄水容量的雨水,使更多雨水得到下渗净化,提高植草沟的净化能力。本技术通过对该植草沟的各个层结构的连接关系、各个层结构所采用的参数设置等进行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提升植草沟蓄水能力,提升对TSS与TP的去除效果,减少植物的烂根现象,对初期雨水起到更好的净化效果;并且该植草沟通过采用煤渣搭建了基质层,提供了一种煤渣的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可有效利用煤渣的吸附能力与蓄水能力,改良基质的下渗能力与净化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植草沟的基本构造示意图。图2为相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基质的植草沟雨量控制特性图。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为防渗膜层,2为级配碎石层,3为土工布层,4为砂层,5为基质层,6为穿孔渗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植草沟,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防渗膜层1、级配碎石层2、土工布层3、砂层4以及基质层5,在所述级配碎石层2中布置一根土工布包裹的穿孔渗管6;其中基质层5由煤渣与素土以一定比例混合,用于生长绿色植物;基质层5的厚度10cm~40cm,所述基质层5的填料为煤渣与素土的混合物,其中煤渣的粒径大小2mm~20mm,煤渣与素土混合比例为1:20~1:5。砂层4位于所述基质层5下方,用于去除雨水中携带的固体悬浮污染物,也用于阻止所述基质层5的流失;砂层4的厚度为5cm~20cm,所述砂层4采用中砂作为填料。土工布层3位于所述砂层4的下方,用于渗透雨水,并阻止所述基质层5与所述砂层4的流失;土工布层3优选采用100~300g/m2的土工布。所述级配碎石层2位于所述土工布层3的下方,用于储蓄经所述基质层5、所述砂层4以及所述土工布层3渗透下的雨水,并将雨水通过所述穿孔渗管6排进市政排水系统;土工布层3两端向上延伸至包裹所述砂层4的两侧,且所述土工布层3两端的上边缘高出所述砂层4顶面至少1cm,用于防止雨水从所述砂层4两侧渗透流出。级配碎石层2厚度10cm~30cm。防渗膜层1位于所述级配碎石层2下方,用于防止雨水继续下渗影响道路基础;防渗膜层1两端向上延伸至包裹所述级配碎石层2两侧,且防渗膜层1两端的上边缘高出所述级配碎石层2至少1cm,用于防止雨水从所述级配碎石层2两侧渗透流出。所述穿孔渗管6位于级配碎石层2中,用于转输级配碎石层2中储蓄的雨水,排进市政排水管网。穿孔渗管6管径为DN150或DN200,其管壁穿孔孔径10mm~15mm,开孔率1%~3%,穿孔为均匀交错布置,每一截面开孔数不大于2个,盲端采用管堵密封,穿孔渗管6由土工布完全包裹,防止堵塞所述穿孔渗管6上的开孔。该植草沟整体坡度为3‰~20‰,并且所述穿孔渗管6与植草沟坡度一致,下渗雨水通过所述穿孔渗管6排入市政排水系统。本技术中植草沟是采用煤渣改良的基质作为基质层5;该植草沟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草沟,其特征在于,该植草沟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防渗膜层(1)、级配碎石层(2)、土工布层(3)、砂层(4)以及基质层(5),在所述级配碎石层(2)中布置有穿孔渗管(6);其中所述基质层(5)用于生长绿色植物;所述砂层(4)位于所述基质层(5)下方,用于去除雨水中携带的固体悬浮物,也用于阻止所述基质层(5)的流失;所述土工布层(3)位于所述砂层(4)的下方,用于渗透雨水,并阻止所述基质层(5)与所述砂层(4)的流失;所述级配碎石层(2)位于所述土工布层(3)的下方,用于储蓄经所述基质层(5)、所述砂层(4)以及所述土工布层(3)渗透下的雨水,并将雨水通过所述穿孔渗管(6)排进市政排水系统;所述防渗膜层(1)位于所述级配碎石层(2)下方,用于防止雨水继续下渗影响道路基础;所述穿孔渗管(6)位于级配碎石层(2)中,用于转输级配碎石层(2)中储蓄的雨水,排进市政排水管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草沟,其特征在于,该植草沟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防渗膜层(1)、级配碎石层(2)、土工布层(3)、砂层(4)以及基质层(5),在所述级配碎石层(2)中布置有穿孔渗管(6);其中所述基质层(5)用于生长绿色植物;所述砂层(4)位于所述基质层(5)下方,用于去除雨水中携带的固体悬浮物,也用于阻止所述基质层(5)的流失;所述土工布层(3)位于所述砂层(4)的下方,用于渗透雨水,并阻止所述基质层(5)与所述砂层(4)的流失;所述级配碎石层(2)位于所述土工布层(3)的下方,用于储蓄经所述基质层(5)、所述砂层(4)以及所述土工布层(3)渗透下的雨水,并将雨水通过所述穿孔渗管(6)排进市政排水系统;所述防渗膜层(1)位于所述级配碎石层(2)下方,用于防止雨水继续下渗影响道路基础;所述穿孔渗管(6)位于级配碎石层(2)中,用于转输级配碎石层(2)中储蓄的雨水,排进市政排水管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层(5)的厚度10cm~40cm,所述基质层(5)的填料为煤渣与素土的混合物,其中煤渣的粒径大小2mm~2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层(4)的厚度为5cm~20cm,所述砂层(4)采用中砂作为填料。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武傅林王宗平谢鹏超吕妍洁张辰牛建森李佳音宋喆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区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