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0910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用于盐碱地植物种子萌发成苗,属于农林业植物种植领域,其包括上端设置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构造成能够阻止外部盐分进入内部,并允许水分进入内部;以及填充在所述壳体内的基质,所述基质内设置有若干营养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盐碱地上为植物种子萌发期创造一个适宜的局部环境,保护种子幼苗不受盐碱环境的危害,提高植物幼苗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用于盐碱地植物种子萌发成苗,属于农林业植物种植领域。
技术介绍
盐碱地是土壤盐碱化的一种土地类型,世界五大洲及其主要岛屿都有盐碱地分布,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亿公顷,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10,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滨海等地区,且次生盐碱化土地面积仍在不断增加。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物理结构差、养分缺乏,严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是植物(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影响农林业生产和土地绿化,严重限制了盐碱地区的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一般植物种子萌发成苗期抗逆性最弱,最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导致死亡。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物理结构差、养分缺乏,致使盐碱地上的植物种子无法顺利度过萌发成苗期,成为盐碱地植物天然更新的首要障碍因子。现有技术方法主要是通过施加外源物质促进盐碱胁迫下植物种子萌发,但对植物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提高幅度相对较小,且种子萌发后会直接受到外界盐碱胁迫,一般盐碱胁迫较重时依然无法成苗存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能够在盐碱地中创造一个适宜植物种子萌发生长的局部环境,保证植物在盐碱地中成活。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包括:上端设置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构造成能够阻止外部盐分进入内部,并允许水分进入内部;以及填充在所述壳体内的基质,所述基质内设置有若干营养包。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筒形的侧壁,以及设置在所述侧壁的底部的底板;所述壳体埋设时,所述壳体内的基质的上表面与所述壳体外的土壤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壁的顶部设置开口向上的锥形口。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壁包括若干支撑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层之间的过滤层。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层包括接触所述基质的内支撑层,以及接触盐碱地土壤的外支撑层;其中,所述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内支撑层和所述外支撑层之间。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层采用能够双向透水的可降解材质的板体。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层采用可降解的半透膜。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营养包分为两层设置在所述基质内,其中两层所述营养包分别为设置在种子种植位置上方的若干上层营养包,以及设置在种子种植位置下方的若干下层营养包。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营养包包括可降解的包衣和包覆在所述包衣内的养料。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基质为草炭土、蛭石和珍珠岩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通过设置隔离盐分、透水的壳体,能够在盐碱地上为植物种子萌发期创造一个适宜的局部环境。这样,盐碱地中的盐离子不会穿过壳体而危害种子萌发生长,从而保护种子幼苗不受盐碱环境的危害。而植物萌发成苗后,随着不断地生长,其抗逆性逐渐增强,当支撑保护层和半透膜因植物根系生长被破坏失效时,植株个体已长到一定大小,初步具备了抵抗外界盐碱胁迫的能力,最终成活。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壳体,2、基质,3、营养包,11、侧壁,12、底板,13、锥形口,14、支撑层,15、内支撑层,16、外支撑层,17、过滤层,21、种子,31、上层营养包,32、下层营养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尤其能够用于盐碱地种植植物,在盐碱地上为植物种子萌发期创造一个适宜的局部环境,保护种子幼苗不受盐碱环境的危害。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端设置开口,其构造成能够阻止外部盐分进入内部,并允许水分进入内部。本实施例所述种子萌发装置还包括基质2,所述基质2填充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用于种植、萌发植物。所述基质2内设置有若干营养包3。在使用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种子萌发装置时,将壳体1埋设在盐碱地中,所述壳体1将盐碱地的土壤和基质2隔离开来。在基质2内种植植物后,壳体1能够过滤盐碱地中的盐分,并允许水分进入。这样可以隔离盐分,避免盐碱地中的盐分影响植物萌发。本实施例中的营养包3可以为植物萌发生长提供养分,同时也能够平衡壳体1内外的盐分浓度,促进或平衡壳体1内部通过半透膜吸收外界盐碱土壤中的水分,避免外界盐碱土壤中的盐分进入壳体1内部。本实施例能够为种子萌发提供一个适宜的局部环境,在植物萌发成苗后随着不断地生长,植物的抗逆性会逐渐增强。当植物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其根系将壳体1破坏掉,这时植物已经具备抵抗外界盐碱环境的能力,可以成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筒形的侧壁11,以及设置在所述侧壁11的底部的底板12。所述侧壁11优选为圆筒形状,也可以是矩形筒形状,或其他截面为弧形或多边形的筒形结构。所述壳体1埋设在盐碱地时,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基质2的上表面与所述壳体1外的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质2的上表面与所述侧壁11顶端相齐平,壳体1外部盐碱地的地面也与所述侧壁11的顶端相齐平。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侧壁11的顶部设置开口向上的锥形口13。这样能够收集和吸收更多的雨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外壁包括若干支撑层14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层14之间的过滤层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14为其他材料和植物种子提供空间,同时避免外界尖锐物质刺破过滤层17。所述过滤层17起到透水、隔离盐分的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14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壁上,并接触所述基质2的内支撑层15。所述支撑层1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壁上,并接触盐碱地土壤的外支撑层16。其中,所述过滤层17设置在所述内支撑层15和所述外支撑层16之间。所述过滤层17通过内外两层支撑层14进行保护,能够提高壳体1的强度,避免土壤中的尖锐物质破坏过滤层17而影响植物萌发。在使用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种子萌发装置时,支撑层14的尺寸、容积等根据种植植物的种类选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分为大、中和小三种型号或更多种型号。其中,大号壳体1采用高为40cm,截面直径为31cm,其内部容量为30L,用于种植乔木类树种;中号壳体1采用高为30cm,截面直径为21cm,其内部容量为10L,用于种植灌木类树种;小号壳体1采用高为15cm,截面直径为9cm,其内部容量为1L,用于种植草本类植物。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14采用能够双向透水的可降解材质的板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14优选可再生纸纸浆材质压制而成,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当植物成长到一定的程度时,其根系会生长并破坏所述支撑层14,最后支撑层14的碎片会在土壤中降解。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可降解的支撑层14,不仅能够保护植物萌发、成长,还能够降解,避免了影响土壤环境。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17采用可降解的半透膜。半透膜材质具有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设置有开口的壳体(1),所述壳体(1)构造成能够阻止外部盐分进入内部,并允许水分进入内部;以及填充在所述壳体(1)内的基质(2),所述基质(2)内设置有若干营养包(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设置有开口的壳体(1),所述壳体(1)构造成能够阻止外部盐分进入内部,并允许水分进入内部;以及填充在所述壳体(1)内的基质(2),所述基质(2)内设置有若干营养包(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筒形的侧壁(11),以及设置在所述侧壁(11)的底部的底板(12);所述壳体(1)埋设时,所述壳体(1)内的基质(2)的上表面与所述壳体(1)外的土壤处于同一水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1)的顶部设置开口向上的锥形口(13)。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壁包括若干支撑层(14),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层(14)之间的过滤层(1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盐碱逆境的种子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4)包括接触所述基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峰张华新杨秀艳武海雯刘正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