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凌卫康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全自动封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0831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全自动封口系统,包括总控制中心、连接线、压盖机构、封口机构和传送机构,所述封口机构和传送机构均通过连接线与总控制中心电连接,该基于CAN总线通讯技术的全自动封口系统中,总控制中心通过CAN通讯总线的方式与压盖机构、封口机构和传送机构进行实时通讯连接,从而保证了对各个机构的控制,实现了全自动封口;同时传感器对产品的数量和位置进行感应,保证了系统封口的效率和可靠;不仅如此,通讯工作电路中,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用于对通讯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从而保证通讯的正确率,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防止反向尖峰电压对集成电路造成损坏,从而提高了通讯工作电路的可靠性,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全自动封口系统本申请是名称为:一种基于CAN总线通讯技术的全自动封口系统、申请号为:201610126099.9、申请日为:2016年03月05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全自动封口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我国的工业也开始进入了自动化领域。在现代工厂的封口设备中,在对产品进行批量的封口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次品,需要对次品进行剔除,再对其进行封口,但是由于现在的封口设备无法对是否有产品进行封口进行辨别,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浪费,且降低了效率。不仅如此,现在对封口设备的控制方式都是采用CAN总线通讯控制,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CAN总线通讯电路缺少很好的保护功能,往往会造成中央控制器受到干扰甚至损坏,降低了封口设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封口效率低且通讯可靠性差的不足,提供一种封口效率高且可靠性高的基于CAN总线通讯技术的全自动封口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全自动封口系统,包括总控制中心、连接线、压盖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全自动封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制中心(1)、连接线(2)、压盖机构(3)、封口机构(9)和传送机构(16),所述压盖机构(3)、封口机构(9)和传送机构(16)均通过连接线(2)与总控制中心(1)电连接;所述总控制中心(1)包括通讯模块(18),所述通讯模块(18)包括通讯工作电路,所述通讯工作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SN65HVD1050,所述集成电路(U1)的电源端外接3.3V直流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全自动封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制中心(1)、连接线(2)、压盖机构(3)、封口机构(9)和传送机构(16),所述压盖机构(3)、封口机构(9)和传送机构(16)均通过连接线(2)与总控制中心(1)电连接;所述总控制中心(1)包括通讯模块(18),所述通讯模块(18)包括通讯工作电路,所述通讯工作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SN65HVD1050,所述集成电路(U1)的电源端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发送端通过第一电阻(R1)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接收端通过第二电阻(R2)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高电平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容(C1)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容(C1)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低电平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二电容(C2)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与第四电阻(R4)和第二电容(C2)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压盖机构(3)包括四个压盖单元,所述压盖单元包括外壳(6)、竖直向下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4)、第一驱动轴(5)、设置在外壳(6)上的传感器(7)和设置在外壳(6)底部的压盖器(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位于外壳(6)的上方且通过第一驱动轴(5)与外壳(6)传动连接;所述封口机构(9)包括四个封口单元,所述封口单元包括加热器(12)、竖直向下设置的第二驱动电机(10)、第二驱动轴(11)和设置在加热器(12)底部的封口器(1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位于加热器(12)的上方且通过第二驱动轴(11)与加热器(12)传动连接;所述传送机构(16)上设有工装台(15),所述工装台(15)上设有四个工装夹具(14);所述传送机构(16)包括传送台;所述总控制中心(1)为计算机。2.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全自动封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制中心(1)、连接线(2)、压盖机构(3)、封口机构(9)和传送机构(16),所述压盖机构(3)、封口机构(9)和传送机构(16)均通过连接线(2)与总控制中心(1)电连接;所述总控制中心(1)包括通讯模块(18),所述通讯模块(18)包括通讯工作电路,所述通讯工作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SN65HVD1050,所述集成电路(U1)的电源端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发送端通过第一电阻(R1)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接收端通过第二电阻(R2)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高电平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容(C1)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容(C1)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低电平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二电容(C2)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与第四电阻(R4)和第二电容(C2)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压盖机构(3)包括四个压盖单元,所述压盖单元包括外壳(6)、竖直向下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4)、第一驱动轴(5)、设置在外壳(6)上的传感器(7)和设置在外壳(6)底部的压盖器(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位于外壳(6)的上方且通过第一驱动轴(5)与外壳(6)传动连接;所述封口机构(9)包括四个封口单元,所述封口单元包括加热器(12)、竖直向下设置的第二驱动电机(10)、第二驱动轴(11)和设置在加热器(12)底部的封口器(1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位于加热器(12)的上方且通过第二驱动轴(11)与加热器(12)传动连接;所述传送机构(16)上设有工装台(15),所述工装台(15)上设有四个工装夹具(14);所述传送机构(16)包括传送台;所述连接线(2)为屏蔽导线。3.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全自动封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制中心(1)、连接线(2)、压盖机构(3)、封口机构(9)和传送机构(16),所述压盖机构(3)、封口机构(9)和传送机构(16)均通过连接线(2)与总控制中心(1)电连接;所述总控制中心(1)包括通讯模块(18),所述通讯模块(18)包括通讯工作电路,所述通讯工作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SN65HVD1050,所述集成电路(U1)的电源端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发送端通过第一电阻(R1)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接收端通过第二电阻(R2)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高电平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容(C1)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容(C1)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低电平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二电容(C2)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与第四电阻(R4)和第二电容(C2)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外接3.3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压盖机构(3)包括四个压盖单元,所述压盖单元包括外壳(6)、竖直向下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4)、第一驱动轴(5)、设置在外壳(6)上的传感器(7)和设置在外壳(6)底部的压盖器(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位于外壳(6)的上方且通过第一驱动轴(5)与外壳(6)传动连接;所述封口机构(9)包括四个封口单元,所述封口单元包括加热器(12)、竖直向下设置的第二驱动电机(10)、第二驱动轴(11)和设置在加热器(12)底部的封口器(1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位于加热器(12)的上方且通过第二驱动轴(11)与加热器(12)传动连接;所述传送机构(16)上设有工装台(15),所述工装台(15)上设有四个工装夹具(14);所述传送机构(16)包括传送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二驱动电机(10)均为伺服电机。4.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全自动封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制中心(1)、连接线(2)、压盖机构(3)、封口机构(9)和传送机构(16),所述压盖机构(3)、封口机构(9)和传送机构(16)均通过连接线(2)与总控制中心(1)电连接;所述总控制中心(1)包括通讯模块(18),所述通讯模块(18)包括通讯工作电路,所述通讯工作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骏
申请(专利权)人:凌卫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