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背光模组及其固定壳注塑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0792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背光模组,包括固定壳以及安装于固定壳上的光学元件和光源部件,所述光源部件装设于固定壳的底边处,而固定壳底边处设有用于辅助安装光源部件的凸起件,并且固定壳上光源部件的后档位宽度为0.20mm~0.60mm;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和增光片,所述反射片通过与凸起件的连接作用而安装于固定壳上。本手机背光模组通过最大化地降低光源后档位宽度D,D的极限窄仅为0.20mm(包括固定壳的厚度0.1mm),从而有效地缩减了背光下边框宽度,达到满足手机窄下边框的要求,为实现手机全面屏提供技术基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壳注塑成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实现产业化生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背光模组及其固定壳注塑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的背光源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全面屏的手机背光模组,以及该手机背光模组的固定壳注塑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全面屏手机引领着时尚的潮流。为实现手机的全面屏化,手机厂家均追求窄下边框,即:尽量减少背光下边框宽度,从而增大可视区的面积,减少不发光区域的占比。如图1所示,背光下边框宽度为A,光源到可视区的距离为B,光源灯槽宽度为C,光源后档位宽度为D,A为B、C和D的距离之和;VA以下为不发光区域,。为了实现手机的窄下边框,需要最大化地减少背光下边框宽度A,从前述可知,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减少B、C和D的范围来达到目的。但是,若过于减少B,会对手机屏的显示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而C是由使用的光源灯宽度和装配间隙决定,无法做小,因而只能通过最大化地减少D来实现窄下边框。现有技术中,手机背光模组通常采用普通LED作为光源,背光下边框宽度A较大,光源后档位宽度D通常为0.65mm以上(包括固定壳厚度),不发光区域占比较大,无法满足全面屏的窄下边框要求。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种不发光区域占比较小的背光模组,通过最大化地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背光模组,包括固定壳以及安装于固定壳上的光学元件和光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件装设于固定壳的底边处,而固定壳底边处设有用于辅助安装光源部件的凸起件,并且固定壳上光源部件的后档位宽度为0.20mm~0.60mm;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和增光片,所述反射片通过与凸起件的连接作用而安装于固定壳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背光模组,包括固定壳以及安装于固定壳上的光学元件和光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件装设于固定壳的底边处,而固定壳底边处设有用于辅助安装光源部件的凸起件,并且固定壳上光源部件的后档位宽度为0.20mm~0.60mm;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和增光片,所述反射片通过与凸起件的连接作用而安装于固定壳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件包括相连接的光源和灯条,而所述的灯条粘合设置于凸起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件为多个,多个凸起件均布于固定壳底边处,所述光源设置于相邻凸起件的间隙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上设有胶垫,所述胶垫位于与固定壳底边相对的固定壳顶边处和/或固定壳的两侧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元件还包括遮光片,所述的遮光片设置于增光片上,并且遮光片上与所述凸起件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遮光区。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丁清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