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发电系统用移光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具体为光伏发电系统用移光组件。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系统是指无需通过热过程直接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系统。它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其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太阳能发电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通常说的太阳能发电指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简称“光电”。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的优点是较少受地域限制,因为阳光普照大地;光伏系统还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低污染、无须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及建设同期短的优点。现有的光伏发电系统在光伏组件的前侧设有移光组件,当太阳光在穿过移光组件时,使得太阳光发生折射、反射后光的传播路径发生了偏移,偏移后的光能够照射在光伏组件上,从而能够大大提高发电效率。然而现有的移光组件一般都是固定设置在光伏组件前侧的,可调节性比较差,从而降 ...
【技术保护点】
1.光伏发电系统用移光组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旋转机构,所述底座(1)的上端活动设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远离底座(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光伏组件(3),所述光伏组件(3)的上方设有移光组件(4),所述移光组件(4)的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远离移光组件(4)的一端与光伏组件(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光组件(4)的下端远离伸缩杆(5)的一侧通过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6),所述第一螺杆(6)的一端穿过第一螺纹孔的内部并与光伏组件(3)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6)的另一端穿 ...
【技术特征摘要】
1.光伏发电系统用移光组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旋转机构,所述底座(1)的上端活动设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远离底座(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光伏组件(3),所述光伏组件(3)的上方设有移光组件(4),所述移光组件(4)的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远离移光组件(4)的一端与光伏组件(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光组件(4)的下端远离伸缩杆(5)的一侧通过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6),所述第一螺杆(6)的一端穿过第一螺纹孔的内部并与光伏组件(3)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6)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螺纹孔的内部并延伸至移光组件(4)的上端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7),所述底座(1)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远离底座(1)的一端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内部活动设有移动杆(9),所述盲孔的内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移动杆(9)通过升降机构与固定杆(8)连接,所述移动杆(9)的上端延伸至盲孔的外部并向外延伸,且所述移动杆(9)的上端与光伏组件(3)的下端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用移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内部的小齿轮(10),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贯穿底座(1)的上端并与底座(1)的下端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小齿轮(10)固定设置在支撑杆(2)的杆壁上,所述底座(1)的内部右侧壁还设有大齿轮(11),所述大齿轮(11)通过转轴(12)与底座(1)的下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大齿轮(11)和小齿轮(10)啮合连接,所述转轴(12)的上端贯穿底座(1)的上端并设有限位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用移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转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云,黄玙,冯玫,刘宗,陈纬,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秦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