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大伟专利>正文

竹木结构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758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木结构地板,具有竹质的面层,实木的底层,在竹质的面层与实木的底层之间有非木质材料的加强层,在非木质材料的加强层之间有实木的中间层,层间有粘合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竹质层与实木层中间以非木质材料进行填充,这就增强了地板的强度和抗变形性,还保持了竹地板具备的妙趣天成的美丽纹理,具有一定的防潮、吸音、防虫蛀、防霉变等特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竹木结构地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板,尤其涉及一种在竹木、实木层中间加入非木质材料的结构地板。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提供的地板有:实木地板、强化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又可分为实木三层、实木多层等几种)、竹木复合地板。实木地板是一种最环保的地板,但存在着抗变形、抗翘曲性能差和不能使用次材小料,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强化地板因其实木感不强,粘结剂用量大,加之国内许多企业加工不到位,易产生大量的甲醛,造成室内的环境污染,如采用无醛胶则造价提高,与其他两种地板相较其性价比会失去优势,其市场占有率逐年递减。实木、竹木复合地板因其在制造中大量使用粘结剂,同样存在强化地板易产生大量的甲醛,造成室内的环境污染,如采用无醛胶则造价极高,且设备投资极大,不易有长足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开发一种强度高,抗变形性能强,最大限度利用材料,生产成本低而又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竹木结构地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竹木结构地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竹质的面层,实木的底层,在竹质的面层与实木的底层之间有非木质材料的加强层,层间有粘合剂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作为优选,在所述非木质材料的加强层之间有实木的中间层。因此,本技术有益效果是:由于竹质层与实木层中间以非木质材料进行填充,通过各层木材纤维与非木质材料交叉排列,互相牵制,非木质材料的拉伸韧性高于竹材、木材,经胶合后对竹、木材的牵引-->强度极大,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地板的强度和抗变形性,地板抗翘曲,抗变形,尤其在遇水浸泡变形后,通过干燥仍能复原,其性能大大优于实木地板与强化地板。本技术保持了竹地板具备的妙趣天成的美丽纹理,弹性自然真实,脚感舒适,能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具有一定的防潮、吸音、防虫蛀、防霉变等功能。本技术在竹、木质层中填充了非木质材料;同时高比例使用实木集成材和竹子,次材小料均得到有效使用,节省了实木资源,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本技术由于成本降低,而且粘合剂用量低,使采用优质环保型粘合剂成为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产品符合环保要求。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本竹木结构地板从外观看为三层竹木结构;但从制造工艺,为五层结构。如图1所示是五层结构地板,上层是竹片1,第二层是非木质材料的加强层2,第三层实木中间层32,第四层是非木质材料的加强层2,第五层是实木底层31,层间是粘合剂层。非木质材料的加强层可以采用人造纤维或人造纤维织物,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织物,合成纤维或合成纤维织物等。五层结构(1)表层面板采用0.5-5mm的竹片;(2)第二层采用非木质材料;(3)第三层采用实木板片或实木小块木料进行指接、横拼的集成材;(4)第四层采用非木质材料;(5)第五层采用0.5--5mm的实木皮或实木片。整板厚度控制在9-18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木结构地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竹质的面层(1),实木的底层(31),在竹质的面层与实木的底层之间有非木质材料的加强层(2)以及粘合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木结构地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竹质的面层(1),实木的底层(31),在竹质的面层与实木的底层之间有非木质材料的加强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杨大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