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媛媛专利>正文

一种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748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公开了一种通过气体的运动对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间进行防震的结构,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有效提高对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间的防震效果,其特征是:外固定环套置于内固定环上,前端限位环置于外固定环一端内壁上,且位于外固定环和内固定环之间,所述前端限位环内壁上置有密封环,且和内固定环外壁相贴合,后端限位环置于外固定环内壁上,且位于外固定环和内固定环之间,所述后端限位环内壁上置有密封环,且和外固定环外壁相贴合,所述外固定环上开有注气孔,封堵塞置于注气孔内,滑动环置于内固定环外壁上,且位于前端限位环和后端限位环之间,所述滑动环上开有多个内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
本技术一种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涉及一种对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间进行防震的结构。属于机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气体的运动对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间进行防震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机是机械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驱动部件,电机将电力转换为机械能,主要由定子、转子、外壳、端盖等部分构成,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对转子主轴造成磨损,影响动力传输,机械传输带来的振动使得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之间的密封出现问题,在电机端盖混合电机壳体安装时,电机旋转带动的振动降低了使用的可靠性,因此需要对端盖和壳体之间的减震进行缓解,现有的减震设备通过在中部增加减震垫进行,但减震垫的使用寿命有限,容易出现老化,使得减震效果下降,同时还会使得电机端盖和壳体间的间隙加大,不适合长期使用,且减震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技术一种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提供了一种通过气体的运动对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间进行防震的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对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间的防震效果。本技术一种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由内固定环、前端限位环、封堵塞、后端限位环、密封环、滑动环、开内通孔、外固定环、导向销和导向翼缘组成,外固定环套置于内固定环上,前端限位环置于外固定环一端内壁上,且位于外固定环和内固定环之间,所述前端限位环内壁上置有密封环,且和内固定环外壁相贴合,后端限位环置于外固定环内壁上,且位于外固定环和内固定环之间,所述后端限位环内壁上置有密封环,且和外固定环外壁相贴合,所述外固定环上开有注气孔,封堵塞置于注气孔内,滑动环置于内固定环外壁上,且位于前端限位环和后端限位环之间,所述滑动环上开有多个内通孔,两个导向翼缘对称置于内固定环一端外壁上,所述导向翼缘上开有导向槽,两个导向销一端分别置于前端限位环上,另一端分别置于两个导向翼缘上的导向槽内。使用时,当对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间进行防震时,首先将内固定环一端安装固定在机壳上,将外固定环另一端安装固定在电机端盖上,然后打开封堵塞,通过注气孔向前端限位环、后端限位环、内固定环和外固定环组成的空腔内注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将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合上,当出现震动时,在震动力作用下,电机机壳推动内固定环移动,电机端盖推动外固定环移动,内固定环带动滑动环在前端限位环和后端限位环之间移动,外固定环带动前端限位环和后端限位环进行移动,进而滑动环在前端限位环和后端限位环之间进行相对移动,导向销和对应导向槽相对移动,滑动环推动空腔内的气体运动,气体通过内通孔在空腔内流动,对震动力进行缓冲,达到对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间进行防震的目的。有益效果。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二、不易老化,使用效果更好。三、能够有效提高对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间的防震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其中零件为:内固定环(1),前端限位环(2),封堵塞(3),后端限位环(4),密封环(5),滑动环(6),内通孔(7),外固定环(8),导向销(9),导向翼缘(1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是这样实现的,由内固定环(1)、前端限位环(2)、封堵塞(3)、后端限位环(4)、密封环(5)、滑动环(6)、开内通孔(7)、外固定环(8)、导向销(9)和导向翼缘(10)组成,外固定环(8)套置于内固定环(1)上,前端限位环(2)置于外固定环(8)一端内壁上,且位于外固定环(8)和内固定环(1)之间,所述前端限位环(2)内壁上置有密封环(5),且和内固定环(1)外壁相贴合,后端限位环(4)置于外固定环(8)内壁上,且位于外固定环(8)和内固定环(1)之间,所述后端限位环(4)内壁上置有密封环(5),且和外固定环(8)外壁相贴合,所述外固定环(8)上开有注气孔,封堵塞(3)置于注气孔内,滑动环(6)置于内固定环(1)外壁上,且位于前端限位环(2)和后端限位环(4)之间,所述滑动环(6)上开有多个内通孔(7),两个导向翼缘(10)对称置于内固定环(1)一端外壁上,所述导向翼缘(10)上开有导向槽,两个导向销(9)一端分别置于前端限位环(2)上,另一端分别置于两个导向翼缘(10)上的导向槽内。使用时,当对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间进行防震时,首先将内固定环(1)一端安装固定在机壳上,将外固定环(8)另一端安装固定在电机端盖上,然后打开封堵塞(3),通过注气孔向前端限位环(2)、后端限位环(4)、内固定环(1)和外固定环(8)组成的空腔内注入一定量的气体;其次将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合上,当出现震动时,在震动力作用下,电机机壳推动内固定环(1)移动,电机端盖推动外固定环(8)移动,内固定环(1)带动滑动环(6)在前端限位环(2)和后端限位环(4)之间移动,外固定环(8)带动前端限位环(2)和后端限位环(4)进行移动,进而滑动环(6)在前端限位环(2)和后端限位环(4)之间进行相对移动,导向销(9)和对应导向槽相对移动,滑动环(6)推动空腔内的气体运动,气体通过内通孔(7)在空腔内流动,对震动力进行缓冲;所述前端限位环(2)内壁上置有密封环(5),且和内固定环(1)外壁相贴合的设计,能够对前端限位环(2)内壁和内固定环(1)外壁间进行密封,提高密封效果,防止空腔内气体漏出;所述后端限位环(4)内壁上置有密封环(5),且和外固定环(8)外壁相贴合的设计,能够对后端限位环(4)内壁和内固定环(1)外壁间进行密封,提高密封效果,防止空腔内气体漏出;达到对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间进行防震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其特征是:由内固定环、前端限位环、封堵塞、后端限位环、密封环、滑动环、开内通孔、外固定环、导向销和导向翼缘组成,外固定环套置于内固定环上,前端限位环置于外固定环一端内壁上,且位于外固定环和内固定环之间,后端限位环置于外固定环内壁上,且位于外固定环和内固定环之间,所述外固定环上开有注气孔,封堵塞置于注气孔内,滑动环置于内固定环外壁上,且位于前端限位环和后端限位环之间,所述滑动环上开有多个内通孔,两个导向翼缘对称置于内固定环一端外壁上,所述导向翼缘上开有导向槽,两个导向销一端分别置于前端限位环上,另一端分别置于两个导向翼缘上的导向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其特征是:由内固定环、前端限位环、封堵塞、后端限位环、密封环、滑动环、开内通孔、外固定环、导向销和导向翼缘组成,外固定环套置于内固定环上,前端限位环置于外固定环一端内壁上,且位于外固定环和内固定环之间,后端限位环置于外固定环内壁上,且位于外固定环和内固定环之间,所述外固定环上开有注气孔,封堵塞置于注气孔内,滑动环置于内固定环外壁上,且位于前端限位环和后端限位环之间,所述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胡媛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