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低比导通电阻的分离栅VDMOS器件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067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低比导通电阻的分离栅VD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导电类型衬底、第一导电类型漂移区、第一导电类型buffer层、第二导电类型阱区、第一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以及第二导电类型接触区,元胞两侧设有伸入到第一导电类型漂移区内的深槽,深槽内的第一介质氧化层、第二介质氧化层和第三介质氧化层封闭第一多晶硅,第三介质氧化层和第四介质氧化层封闭第二多晶硅,源极金属接触位于两个第一介质氧化层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引入高掺杂浓度的第一导电类型Buffer层,在缓解固有JFET效应的同时,扩展电流路径并提高了局部载流子浓度,从而增大器件导通电流,减小导通电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低比导通电阻的分离栅VDMOS器件及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率半导体领域。主要提出了一种具漂移区顶部缓冲层的分离栅VD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引入漂移区顶部Buffer层,优化器件开态电流分布,降低了器件的比导通电阻。
技术介绍
相对于常规沟槽型VDMOS器件,具有分离栅结构的VDMOS器件所引入的分离栅与源极短接,可视作体内场板,通过MOS耗尽的方式对漂移区电场进行调制,使得在保证耐压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漂移区掺杂浓度,进而降低器件的比导通电阻。另一方面,由于分离栅的存在,避免了栅极电位变化对漏极的影响,极大地减小了栅漏间电容,使器件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但是,现有分离栅VDMOS器件在导通时,存在明显的JEFT效应,且漂移区掺杂浓度较低,所提供的载流子少,进而使器件的导通电流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低比导通电阻的分离栅VDMOS器件及制造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低比导通电阻的分离栅VDMOS器件,包括第一导电类型衬底152,位于第一导电类型衬底152之上的第一导电类型漂移区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低比导通电阻的分离栅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类型衬底(152),位于第一导电类型衬底(152)之上的第一导电类型漂移区(111),第一导电类型漂移区(111)上方的第一导电类型buffer层(112),位于第一导电类型buffer层(112)上方的第二导电类型阱区(122),位于第二导电类型阱区(122)之上的第一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151)以及第二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121),第二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121)位于两个第一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151)之间,源极金属接触(130)位于第二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121)上方并与第一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151)相接触,元胞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低比导通电阻的分离栅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类型衬底(152),位于第一导电类型衬底(152)之上的第一导电类型漂移区(111),第一导电类型漂移区(111)上方的第一导电类型buffer层(112),位于第一导电类型buffer层(112)上方的第二导电类型阱区(122),位于第二导电类型阱区(122)之上的第一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151)以及第二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121),第二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121)位于两个第一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151)之间,源极金属接触(130)位于第二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121)上方并与第一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151)相接触,元胞两侧设有伸入到第一导电类型漂移区(111)内的深槽(16),深槽(16)内的第一介质氧化层(141)、第二介质氧化层(142)和第三介质氧化层(143)封闭第一多晶硅(131),第三介质氧化层(143)和第四介质氧化层(144)封闭第二多晶硅(132),源极金属接触(130)位于两个第一介质氧化层(14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低比导通电阻的分离栅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Buffer层(112)分隔为分别与第四介质氧化层(144)相接的两部分,使得第一导电类型漂移区(111)和第二导电类型阱区(122)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低比导通电阻的分离栅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121)置于第二导电类型阱区(122)内,源极金属接触(130)伸入到第二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121)上方短接第一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151)与第二导电类型源端接触区(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低比导通电阻的分离栅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元胞两侧的深槽(16)伸入第一导电类型衬底(152)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低比导通电阻的分离栅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电类型源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文通叶力何俊卿林祺李珂李洁乔明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