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布式控制的人群疏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真建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控制的人群疏散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场所安全事故的隐患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重大威胁。对于大量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组织大型活动前必须预先对人员的疏散方案进行充分地准备,做好各种应急的疏散预案,以防止疏散过程发生拥挤,延误疏散进程甚至造成严重的践踏事故与人员伤亡。因此,对人群的疏散动态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基于此,近年来,人群疏散的研究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国际上安全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计算机仿真研究人群的疏散动态过程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人群疏散模型,大致划分成两种:微观模型和宏观模型。微观角度的建模以个体为研究对象,考虑个体自身的特性、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外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宏观模型将人群视为一个整体,通过流体动力学、气体动力学以及数学模型来描述人员的宏观统计特性,其中涉及人群密度、速度、流量等等。对于高密度人群的疏散控制研究,采用微观模型并对所有个体进行控制会增加计算机的计算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分布式控制的人群疏散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人群疏散的宏观模型;将长为L的单出口空间划分成n个空间,人群疏散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布式控制的人群疏散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人群疏散的宏观模型;将长为L的单出口空间划分成n个空间,人群疏散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如下:其中,ρi是第i个空间中的人群密度,是第i个空间中人群自由运动速度,步骤S2,设计分布式疏散控制律;分布式控制律具体表达式为:其中,τ>0是控制增益,此控制律表达的含义是:接近出口的小空间,即第i=n个空间,疏散人群不受前方人群密度的影响,而非接近出口的空间中,第1≤i≤n-1个空间,随着前方第i+1个空间人群密度增大,人群密度影响因子为(1-ρi+1),第i个小空间中人群自由运动速度要减小;步骤S3,在分布式控制律下对建立的人群疏散模型进行仿真验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控制的人群疏散方法,其特征是建立人群疏散的宏观模型的具体过程为:设有一个长为L的空间,建立人群疏散的LWR动态模型,模型的具体表达式为:其中,ρ是人群实时密度,t是时间,x是人群沿着空间长度方向行走的距离,q是人群流量,已知人群流量与人群速度和人群密度相关,q可表示为:q=ρu(2)其中,u是整个人群的实时速度;将长为L的单出口空间划分成n个小空间,并沿着空间长度方向依次记为空间1~空间n,则方程(1)被离散成如下常微分方程:第i个空间中的人群密度ρi对时间的导数即等于(qi-1-qi)/Li,其中qi为第i个空间中的人群流量,Li为第i个空间长度;考虑LWR模型无法捕获现实生活中所有复杂的人群疏散动力学模型,结合描述速度-密度关系的Greenshield...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