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可变能量动力触探的标定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0355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变能量动力触探的标定罐系统,包括: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标定罐以及压力施加装置;其中,所述标定罐包括上部刚性罐、下部刚性罐、具有开孔的刚性顶盖、具有通孔压力加载梁以及连接上部刚性罐、下部刚性罐和压力加载梁的连接单元;所述刚性顶盖与上部刚性罐的内周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由此可移动地嵌入在上部刚性罐之中;所述压力施加装置包括穿心千斤顶以及与之连通的液压泵,穿心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压力加载梁与所述刚性顶盖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可变能量动力触探的标定罐系统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
,更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变能量动力触探的标定罐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岩土工程参数受到复杂多变自然环境影响以及岩土参数将直接影响工程设计质量,因此如何准确合理确定岩土工程参数是岩土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是直接在天然工程场地进行试验而获取工程参数的技术,相比于钻孔取样进行室内试验,其具有简便快捷,土体扰动小的优点,是获取岩土工程参数的有效方法。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质量的重锤以一定落距自由落下,将与探杆相连的标准探头打入土中一定深度所需的锤击数来判断土体力学性质的技术。常规动力触探的锤击能量为一固定标准值,势能装置笨重不便于携带,因此出现了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但是,通过原位测试参数需要转换为土体参数,且建立基于原位测试参数的工程设计方法,需要大量原位测试数据和土体参数数据,相关原位测试技术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较高,并且无法控制变量,研究单一参数的影响。因此,需要新的方法和系统装置,以更加方便、经济和准确地进行动力触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由此提供一种基于可变能量动力触探的标定罐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可变能量动力触探的标定罐系统,包括: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10)、标定罐(20)以及压力施加装置(40);其中,所述标定罐(20)包括上部刚性罐(21)、下部刚性罐(22)、具有开孔(230)的刚性顶盖(23)、具有通孔(240)压力加载梁(24)以及连接上部刚性罐(21)、下部刚性罐(22)和压力加载梁(24)的连接单元(25);所述刚性顶盖(23)与上部刚性罐(21)的内周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由此可移动地嵌入在上部刚性罐(21)之中;所述压力施加装置(40)包括穿心千斤顶(41)以及与之连通的液压泵(42),穿心千斤顶(41)设置在所述压力加载梁(24)与所述刚性顶盖(2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变能量动力触探的标定罐系统,包括: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10)、标定罐(20)以及压力施加装置(40);其中,所述标定罐(20)包括上部刚性罐(21)、下部刚性罐(22)、具有开孔(230)的刚性顶盖(23)、具有通孔(240)压力加载梁(24)以及连接上部刚性罐(21)、下部刚性罐(22)和压力加载梁(24)的连接单元(25);所述刚性顶盖(23)与上部刚性罐(21)的内周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由此可移动地嵌入在上部刚性罐(21)之中;所述压力施加装置(40)包括穿心千斤顶(41)以及与之连通的液压泵(42),穿心千斤顶(41)设置在所述压力加载梁(24)与所述刚性顶盖(23)之间;所述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10)包括主机(11)、钻杆(12)以及探头(13),所述主机(11)固定在所述压力加载梁(24)上,使得所述钻杆(12)以及探头(13)能够穿过所述通孔(240)、所述穿心千斤顶(41)以及所述开孔(230)进入所述上部刚性罐(21)和下部刚性罐(22)之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变能量动力触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彬汪云龙孙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