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物力学多功能加载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338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生物力学多功能加载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滑动轨道;至少两个竖杆和至少两个横杆,两个所述竖杆和两个所述横杆通过连接块组装成“#”形结构;多个滑轮组,每个所述横杆上设置有至少四个所述滑轮组,每个所述竖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滑轮组;固定夹具;多个砝码。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能够根据实验需要,对各部件的位置进行便捷地调整,适应不同实验环境;能够模拟单方向运动和复合运动,实验数据更全面、更准确;适用于人体四肢骨关节标本,是一种通用的生物力学多功能加载支架,能够有效减少实验成本,并能够将不同骨关节的实验数据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比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生物力学多功能加载支架
本技术涉及生物力学实验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生物力学多功能加载支架。
技术介绍
生物标本或模型,以足踝部位为例,其单纯运动或复合运动较为复杂,较难通过体外力学加载的方式进行模拟。目前,缺少一种模拟生物标本(如人体四肢骨关节)或模型的单纯运动或复合运动的通用生物力学加载支架,以实现标本或模型的力偶矩、弯矩及平衡加载。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模拟足部单纯运动的生物力学加载实验器械,以进行稳定检测,获取足部极限运动度,建立相关实验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生物力学多功能加载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生物力学多功能加载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滑动轨道;至少两个竖杆和至少两个横杆,两个所述竖杆和两个所述横杆通过连接块组装成“#”形结构;每个所述竖杆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竖杆通过所述滑块在所述底座上的所述滑动轨道上进行往复移动;多个滑轮组,每个所述横杆上设置有至少四个所述滑轮组,每个所述竖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滑轮组;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包括至少两个上连接环和至少两个下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生物力学多功能加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部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滑动轨道(11);至少两个竖杆(2)和至少两个横杆(3),两个所述竖杆(2)和两个所述横杆(3)通过连接块(7)组装成“#”形结构;每个所述竖杆(2)的底部设置有滑块(21),所述竖杆(2)通过所述滑块(21)在所述底座(1)上的所述滑动轨道(11)上进行往复移动;多个滑轮组(4),每个所述横杆(3)上设置有至少四个所述滑轮组(4),每个所述竖杆(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滑轮组(4);固定夹具(5),所述固定夹具(5)包括至少两个上连接环(51)和至少两个下连接环(52),所述上连接环(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生物力学多功能加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部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滑动轨道(11);至少两个竖杆(2)和至少两个横杆(3),两个所述竖杆(2)和两个所述横杆(3)通过连接块(7)组装成“#”形结构;每个所述竖杆(2)的底部设置有滑块(21),所述竖杆(2)通过所述滑块(21)在所述底座(1)上的所述滑动轨道(11)上进行往复移动;多个滑轮组(4),每个所述横杆(3)上设置有至少四个所述滑轮组(4),每个所述竖杆(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滑轮组(4);固定夹具(5),所述固定夹具(5)包括至少两个上连接环(51)和至少两个下连接环(52),所述上连接环(51)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夹具(5)的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下连接环(52)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夹具(5)的下部的左右两侧;多个砝码(6),所述砝码(6)通过连接线依次与所述滑轮组(4)、所述上连接环(51)或所述下连接环(5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力学多功能加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4)为定滑轮组(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力学多功能加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4)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横杆(3)或所述竖杆(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生物力学多功能加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4)包括连接环(41)、支撑杆(42)、滑轮(43)和固定螺栓(44),所述支撑杆(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连接环(41)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雁西张坤强敏菲贾小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