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轮轨横向力标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0321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轮轨横向力标定装置,包括与钢轨接触的辅助轨卡头(2)和主轨卡头(15),搭接于辅助轨卡头(2)和主轨卡头(15)中间的一体式支撑杆,设置在一体式支撑杆上的测量组件;所述的一体式支撑杆包括左连杆(5)、中间螺纹套管(6)、右连杆(7)、关节轴承(8)和轴承座(10),转动中间螺纹套管(6),向两端钢轨施加横向力,通过测量组件测量并记录横向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手动呆扳手即可旋转中间螺纹套管,旋转运动在右连杆、关节轴承及推力轴承作用下沿轴向方向推动导向轴,数显式压力传感器在轴向力的作用下,进行轮轨横向力值记录,并对应匹配钢轨贴合应变数值,标定精度高,可拆卸,易携带,使用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轮轨横向力标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铁路工程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轮轨横向力标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速列车的迅速发展,铁路运输不断向高速、重载、大运量和高密度方向发展,对列车运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监测及测试轨道结构的运行状态,特别是曲线轨道线路,确保列车的行车安全。其中轨道结构的轮轨力测试,在铁路车辆运行中对保障列车行车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计算列车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等安全性指标的重要参数,能否准确地检测轮轨力,将直接关系到对列车的蛇行失稳、车轮踏面擦伤、超偏载等危险运营状态的判断。而在轮轨力测试中,能否准确的对轮轨力进行标定,将直接关系到轮轨力的测试结果,从而影响对列车运行安全性的判断评价。现有的轮轨力标定装置一种是能加载垂向力和横向力的两用装置,这种装置对垂向力的加载效果较好,但是加载横向力时是作用在单侧钢轨上,不仅不满足轮轨力测量标准要求,而且容易使钢轨产生一个侧倾力,影响了轮轨横向力标定值的准确性。现有设备是两用装置(垂向和横向),所以零件较多,现场测试时需要多个人进行配合装配,在重复的加压以及卸压过程中需要人员对标定架进行抬扶,操作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轮轨横向力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钢轨接触的辅助轨卡头(2)和主轨卡头(15),搭接于辅助轨卡头(2)和主轨卡头(15)中间的一体式支撑杆,设置在一体式支撑杆上的测量组件;所述的一体式支撑杆包括左连杆(5)、中间螺纹套管(6)、右连杆(7)、关节轴承(8)和轴承座(10),所述的中间螺纹套管(6)两端分别连接左连杆(5)和右连杆(7),所述的左连杆(5)连接辅助轨卡头(2);所述的右连杆(7)连接关节轴承(8),关节轴承(8)安装在轴承座(10)上,所述的测量组件设置在轴承座(10)与主轨卡头(15)之间;所述的测量组件包括推力轴承(11)、轴承压环(12)、导向柱(13)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轮轨横向力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钢轨接触的辅助轨卡头(2)和主轨卡头(15),搭接于辅助轨卡头(2)和主轨卡头(15)中间的一体式支撑杆,设置在一体式支撑杆上的测量组件;所述的一体式支撑杆包括左连杆(5)、中间螺纹套管(6)、右连杆(7)、关节轴承(8)和轴承座(10),所述的中间螺纹套管(6)两端分别连接左连杆(5)和右连杆(7),所述的左连杆(5)连接辅助轨卡头(2);所述的右连杆(7)连接关节轴承(8),关节轴承(8)安装在轴承座(10)上,所述的测量组件设置在轴承座(10)与主轨卡头(15)之间;所述的测量组件包括推力轴承(11)、轴承压环(12)、导向柱(13)和压力传感器(14),所述的导向柱(13)为阶梯轴形式,左端轴与轴承座(10)连接,导向柱(13)右端轴伸入主轨卡头(15)导向孔,所述推力轴承(11)、轴承压环(12)、压力传感器(14)依次按间隙配合在导向柱(13)右端轴(1303)上;转动中间螺纹套管(6),向两端钢轨施加横向力,通过测量组件测量并记录横向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轮轨横向力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螺纹套管(6)两端内部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分别与左连杆(5)右端与右连杆(7)的左端外螺纹匹配,旋转中间螺纹套管(6),使中间螺纹套管(6)旋转运行变成右连杆(7)的轴向运动,从而向辅助轨卡头(2)和主轨卡头(15)施加横向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轮轨横向力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关节轴承(8)左端通过螺纹连接右连杆(7),右端通过内六角螺栓(9)固定在所述轴承座(10)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轮轨横向力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力轴承(11)定位安装在导向柱(13)右端轴(1303)上,与导向柱(13)的轴肩(1302)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轮轨横向力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刚王安斌刘浪杨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