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电加热器的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0258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40
一种供暖电加热器的换热系统,包括换热水箱和外循环系统;外循环系统包括外循环进水口和外循环出水口;换热水箱内腔设置有换热缸体,换热缸体内设置有多个依次连通的换热室,相邻两换热室之间通过一个或两个以上排水口相互连通,各换热室内设置有一排或两排以上加热体;换热水箱内腔与换热缸体之间形成有预热腔;外循环进水口分别与换热缸体上的换热进水口和预热腔连通,外循环出水口分别与换热缸体上的换热出水口和预热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低碳节能、热效率高、加热均衡、快速加热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暖电加热器的换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器,特别涉及一种供暖电加热器的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6724295U于2017年12月8日公开了一种供暖用电加热器,具体公开了:包括箱体、外循坏系统、内循环系统、控制系统和底座,所述箱体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内循环系统及所述外循环系统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箱体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箱体、所述外循环系统和所述外循环系统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内循环进水口、内循环出水口、内循环泵和吸气装置,所述内循环进水口和所述内循环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箱体相同,所述内循环进水口与所述吸气装置通过输水管路相连,所述吸气装置与所述内循环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所述内循环泵。该结构的电加热器热效率较低,而且加热不够均匀,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低碳节能、热效率高、加热均衡、实现快速加热的供暖电加热器的换热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供暖电加热器的换热系统,包括换热水箱和外循环系统;所述外循环系统包括外循环进水口和外循环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内腔设置有换热缸体,换热缸体内设置有多个依次连通的换热室,相邻两换热室之间通过一个或两个以上排水口相互连通,各换热室内设置有一排或两排以上加热体;所述换热水箱内腔与换热缸体之间形成有预热腔;所述外循环进水口分别与换热缸体上的换热进水口和预热腔连通,所述外循环出水口分别与换热缸体上的换热出水口和预热腔连通。所述加热体为碳纤维发热管或红外加热管,且各换热室内左右对称的设置两排加热体。所述换热室上下排布,相邻两换热室之间通过两个相互远离的排水口连通,加热体位于相应排水口的下方,换热进水口连通底层换热室,换热出水口连通顶层换热室。所述外循环进水口与预热腔底部连通;所述外循环出水口与预热腔顶部连通。所述预热腔外侧包覆有真空隔热层。本系统还包括内循环系统,其包括内循环进水口、内循环出水口和气水混合器,内循环进水口和内循环出水口分别连通预热腔,气水混合器位于内循环进水口与内循环出水口之间。所述气水混合器包括气水混合管和进气管,进气管连通气水混合管,气水混合管的进水端连通内循环进水口,气水混合管的出水端连通内循环出水口,气水混合管外壁设置有混合隔热层。所述气水混合管由不锈钢制成。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换热缸体中的水采用多向(一般为双向)流动方式,有效的提高加热效率,水流量增加,缩短加热时间,实现快速加热;换热缸体中的水依次经过各换热室,并在相应加热体的作用下进行加热,实现多级加热,使加热性能均衡,加热效果更好;换热水箱与换热缸体之间的预热层能有效的对水进行预热,更加充分的利用到换热缸体外散的热能,达到低碳节能效果;加热体采用碳纤维加热管,不但能大大提高热效率,而且使用寿命长,加热功率无衰减,加热性能更加稳定可靠,有助于精准控制温度;预热层外侧设置有真空隔热层,不但能将外界冷空气与预热层隔离,有效避免预热层热量散失,达到节能减耗效果,而且可有效防止换热水箱表面温度过高;气水混合管外侧设置混合隔热层,不但有效避免气水混合管热量散失,而且可有效防止气水混合管表面温度过高,另外,气水混合管有不锈钢制成,其具有传热快的特点,实现快速加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本供暖电加热器的换热系统,包括换热水箱1和外循环系统;外循环系统包括外循环进水口和外循环出水口、及设置于外循环进水口与外循环出水口之间的暖气片4和外循环水泵5,暖气片4用于发热供暖,外循环水泵5为外循环系统的水流提供必要的水压;换热水箱1内腔设置有换热缸体2,换热缸体2内设置有三个依次连通的换热室2.1,相邻两换热室2.1之间通过两个排水口2.2相互连通,各换热室2.1内设置有两排加热体3,水在各换热室2.1之间形成双向流动,有效的提高加热效率,水流量增加,缩短加热时间,实现快速加热;换热水箱1内腔与换热缸体2之间形成有预热腔1.2,预热层1.2能有效的对水进行预热,更加充分的利用到换热缸体2外散的热能,达到低碳节能效果;外循环进水口分别与换热缸体2上的换热进水口2.3和预热腔1.2连通,外循环出水口分别与换热缸体2上的换热出水口2.4和预热腔1.2连通。进一步说,加热体3采用碳纤维发热管,且各换热室2.1内左右对称的设置两排加热体3;碳纤维加热管外壳是石英玻璃管,外壁光滑,附着力差,水体加热过程中不易结垢,有除垢功能,此外,其使用寿命长、加热功率不衰减;碳纤维发热管是含碳量超过95%以上的高强、高模、高碳的一种高效节能材料,而且水流采用的双向流动方式,有效的缩短加热时间,大大提高加热效率和加热速度。进一步说,换热室2.1上下排布,相邻两换热室2.1之间通过两个相互远离的排水口2.2连通,加热体3位于相应排水口2.2的下方,换热进水口2.3连通底层换热室2.1,换热出水口2.4连通顶层换热室2.1;这种多级/逐级加热结构使水的加热效果更均衡。进一步说,外循环进水口与预热腔1.2底部连通,外循环出水口与预热腔1.2顶部连通;预热腔1.2内的水由底部注入,因此预热腔1.2顶部的水温度较高,对于预热腔1.2底部温度较低的水可引入换热缸体2中加热,对于预热腔1.2顶部温度较高的水可一同引入暖气片4使用。进一步说,预热腔1.2外侧包覆有真空隔热层1.1;真空隔热层1.1不但能将外界冷空气与预热层1.2隔离,有效避免预热层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达到节能减耗效果,而且可有效防止换热水箱表面温度过高。进一步说,本换热系统还包括内循环系统,其包括内循环进水口、内循环出水口、内循环水泵6和气水混合器7,内循环进水口和内循环出水口分别连通预热腔1.2,内循环水泵6和气水混合器7分别位于内循环进水口与内循环出水口之间。进一步说,气水混合器7包括气水混合管7.1和进气管7.3,进气管7.3连通气水混合管7.1,气水混合管7.1的进水端呈喇叭状设置且连通内循环进水口,气水混合管7.1的出水端呈喇叭状设置且连通内循环出水口,气水混合管7.1外壁设置有混合隔热层7.2,混合隔热层7.2不但有效避免气水混合管7.1热量散失,而且可有效防止气水混合管7.1表面温度过高。进一步说,气水混合管7.1由不锈钢制成,当水高速流动时,水摩擦产生的热能会传递会水中,气水混合后体积增大同时加热面增大,从而达到快速加热效果;此外,内循环水泵6对气水混合管7.1内的水进行增压,达到增加气水混合比和吸收外界热能的效果。上述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暖电加热器的换热系统,包括换热水箱(1)和外循环系统;所述外循环系统包括外循环进水口和外循环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1)内腔设置有换热缸体(2),换热缸体(2)内设置有多个依次连通的换热室(2.1),相邻两换热室(2.1)之间通过一个或两个以上排水口(2.2)相互连通,各换热室(2.1)内设置有一排或两排以上加热体(3);所述换热水箱(1)内腔与换热缸体(2)之间形成有预热腔(1.2);所述外循环进水口分别与换热缸体(2)上的换热进水口(2.3)和预热腔(1.2)连通,所述外循环出水口分别与换热缸体(2)上的换热出水口(2.4)和预热腔(1.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暖电加热器的换热系统,包括换热水箱(1)和外循环系统;所述外循环系统包括外循环进水口和外循环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1)内腔设置有换热缸体(2),换热缸体(2)内设置有多个依次连通的换热室(2.1),相邻两换热室(2.1)之间通过一个或两个以上排水口(2.2)相互连通,各换热室(2.1)内设置有一排或两排以上加热体(3);所述换热水箱(1)内腔与换热缸体(2)之间形成有预热腔(1.2);所述外循环进水口分别与换热缸体(2)上的换热进水口(2.3)和预热腔(1.2)连通,所述外循环出水口分别与换热缸体(2)上的换热出水口(2.4)和预热腔(1.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供暖电加热器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3)为碳纤维发热管或红外加热管,且各换热室(2.1)内左右对称的设置两排加热体(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供暖电加热器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室(2.1)上下排布,相邻两换热室(2.1)之间通过两个相互远离的排水口(2.2)连通,加热体(3)位于相应排水口(2.2)的下方,换热进水口(2.3)连通底层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今泉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