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性叠层结构及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231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挠性叠层结构以及显示器。可挠性叠层结构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直接接触第一保护层以及可挠性材料层。第二保护层具有多个开口用以暴露出部分第一保护层。可挠性材料层配置于第二保护层且延伸至开口内,并直接接触开口所暴露出的第一保护层。可挠性材料层与第一保护层之间的黏着力大于第二保护层与第一保护层之间的黏着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挠性叠层结构及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叠层结构以及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挠性叠层结构以及包括上述可挠性叠层结构的显示器。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现有可挠性显示器会通过树脂层来覆盖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而且会与位于其上的感压胶层直接接触。然而,感压胶层与树脂层之间因为材料特性不同因而导致二者之间的接触界面附着性不佳。因此,当可挠性显示器在挠曲时,在感压胶层与树脂层的界面上容易产生剥离现象(peelingeffect),进而降低可挠性显示面板的结构可靠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挠性叠层结构,其可增强显示器的结构可靠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可挠性叠层结构,其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以及可挠性材料层。第二保护层直接接触第一保护层且具有多个开口,其中开口暴露出部分第一保护层。可挠性材料层配置于第二保护层上,且延伸至开口内,并直接接触开口所暴露出的第一保护层,其中可挠性材料层与第一保护层之间的黏着力大于第二保护层与第一保护层之间的黏着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在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挠性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直接接触所述第一保护层且具有多个开口,其中所述多个开口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保护层;以及可挠性材料层,配置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上,且延伸至所述多个开口内,并直接接触所述多个开口所暴露出的所述第一保护层,其中所述可挠性材料层与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的黏着力大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的黏着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挠性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直接接触所述第一保护层且具有多个开口,其中所述多个开口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保护层;以及可挠性材料层,配置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上,且延伸至所述多个开口内,并直接接触所述多个开口所暴露出的所述第一保护层,其中所述可挠性材料层与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的黏着力大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的黏着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性材料层为感压胶层,且所述可挠性材料层填满所述多个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案化金属层,配置于所述第二保护层的上表面与所述可挠性材料层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性材料层为金属层,覆盖所述第二保护层的上表面与所述多个开口的内壁,且具有多个暴露出所述第二保护层的部分所述上表面的接触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挠性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胶层,配置于所述可挠性材料层上,且通过所述多个接触开口直接接触所述第二保护层。6.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挠性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冠峄陈昱文洪裕杰卢俊宇叶佳俊林益生
申请(专利权)人: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