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20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水垫,其自闭阀门包括可拆卸地插接在一起的公插和母插,随所述公插和所述母插分离和接合的可拆解密封结构,将公插和母插保持在一起的可解开的锁固机构,所述母插包括阀座,阀座上设有轴向贯穿的通腔,通腔上设有密封唇,阀芯具有与密封唇相抵而形成密封密配合的第一位置以及与密封唇相分离而脱离密封配合的第二位置;所述公插包括用于和阀芯配合并设有贯穿通道的插接管;当公插和母插相互插接在一起时插接管的端部顶压在阀芯上而使阀芯处于第二位置,且可拆解密封结构将通道和通腔相衔接而形成流路,当公插和母插相分离时插接管的端部与阀芯相分离而借助弹簧使阀芯处于第一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水垫
本技术属于床上使用的热水集中供暖系统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热水垫。
技术介绍
公开号102597634A、公开日为2012年07月18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热水垫用热水器,该热水垫用热水器通过电热器加热热水,使热水在热水垫内部循环,以向热水垫供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的内侧下方设置有热水加热桶,该热水加热桶内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和电热器,该热水加热桶的外部一侧形成有回填水流入端,该热水加热桶的外部另一侧形成有分别设置有止回阀的热水流出端和热水回收端,所述热水器的内侧上方设置有储水桶,该储水桶的内部空间被上端形成有溢流槽的隔板分为回填水储存空间和热水储存空间,所述储水桶的回填水储存空间上面形成有补水口和排气口,所述补水口通过盖子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气下端部具有蒸发防止板,所述回填水储存空间上面内侧向下凸出形成有蒸汽引导板,该蒸汽引导板将从热水储存空间通过隔板的溢流槽排出的蒸汽引导到回填水储存空间下方,所述回填水储存空间下面形成有回填水供给口,所述回填水储存空间内侧下方设置有水位下限传感器,所述储水桶的热水储存空间下面形成有热水流入端和热水供给端,所述热水加热桶的回填水流入端和回填水储存空间的回填水供给口通过具有电磁阀的回填水供给管相互连接,所述热水加热桶的热水流出端和所述热水储存空间的热水流入端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然而,正如其说明书中描述,所述热水循环过程中,如果由于热水垫的热水管堵塞或者热水加热桶内部流入空气,形成真空状态的热水加热桶内部无法吸入充分的热水,造成热水加热桶的水位无法到达水位传感器的高度,使电热器无法重新启动,导致热水循环一时中断,控制板就会探测到通过水位传感器的作用而周期性ON(打开)/OFF(关闭)的电热器的周期超过设定值,从而命令回填水供给管设置的电磁阀自动开放,使储水桶的回填水储存空间储存的回填水自动供给到热水加热桶内部。此时,热水加热桶内部的空气将通过回填水供给管以气泡形式排出到回填水储存空间内部。由此可知,若热水加热桶内积留过多的空气将导致热水循环一时中断,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水垫用的加热器,其便于对垫体注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水垫,包括垫体和加热器,连接在所述加热器上的供水管和回水管各自通过自闭阀门与所述垫体的对应接口相连通;所述自闭阀门包括可拆卸地插接在一起的公插和母插,随所述公插和所述母插分离和接合的可拆解密封结构,将公插和母插保持在一起的可解开的锁固机构,所述母插包括阀座,阀座上设有轴向贯穿的通腔,通腔上设有密封唇,阀芯具有与密封唇相抵而形成密封密配合的第一位置以及与密封唇相分离而脱离密封配合的第二位置;所述公插包括用于和阀芯配合并设有贯穿通道的插接管;当公插和母插相互插接在一起时插接管的端部顶压在阀芯上而使阀芯处于第二位置,且可拆解密封结构将通道和通腔相衔接而形成流路,当公插和母插相分离时插接管的端部与阀芯相分离而借助弹簧使阀芯处于第一位置。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可拆解的密封结构包括与所述阀座密封相密封连接的弹性套,以及设在插接管上的凸台,弹性套供凸台插入,凸台的外表面和弹性套的内表面紧密接触而形成密封配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可解开的锁固机构包括可分离地卡合在一起的公插件和母插件,所述插接管与公插件相固定连接,所述阀座与母插件相固定连接;其中,公插件包括沿垂直于公插件和母插件插接方向移动的按钮以及与按钮联动的锁钩,当公插件和母插件插接在一起时,锁钩钩住母插件上的锁板,借助弹簧结构可使锁钩位于钩住锁板的上限位置。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加热器,在公插和母插分离时,母插具有自闭的功能,以防止垫体内的液体介质溢流出来,从而便于对垫体注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热水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水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桶身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常闭单向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单向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自闭阀门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自闭阀门中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自闭阀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已给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未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热水垫,包括垫体200和加热器100。在具体应用时,垫体200用于放置在床上而作为人体卧躺的垫子,垫子内的小部分液体介质回流到加热器100内进行加热,而在加热器100内受热后的液体介质又补充到垫子内,形成循环供热。需要说明的是,液体介质通常选用水。如图1中所示,加热器100上的供水管5和回水管6分别与所述垫体200的对应接口2相连通,而使加热器100和垫体200形成循环流路。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100包括水桶1、第一常闭单向阀2、排气机构、加热装置4、供水管5和回水管6。参见图1,水桶1的内部被分隔出加热桶腔101和热水桶腔102,加热桶腔101和热水桶腔102呈上下分布,热水桶腔102位于加热桶腔101的上方。如图1中所示,借助与水桶1焊接的隔板13而将水桶1的内部分隔出加热桶腔101和热水桶腔10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水桶1的底壁1a向下凹陷而形成凹陷腔1011,隔板13盖合在凹陷腔上,并且隔板13与水桶1密封连接,例如采用粘接、焊接等方式将隔板13与水桶1相连接而构建出加热桶腔101和热水桶腔102。通常,隔板13与水桶1的底壁1a相焊接。在本实施例中,凹陷腔1011设置2个,相对应的形成2个加热桶腔,并采用2套加热装置对液体介质进行加热。需要说明的是,水桶也可以仅设置1个加热桶腔;还当还可以采用更多数量的加热桶腔。而加热装置的数量可以是与加热桶腔相对应,也可以是多于加热桶腔的数量。参见图4,在隔板13上设有通孔131,其作为液体介质从加热桶腔101流向热水桶腔102的流路。在通孔131上安装有第一常闭单向阀2。如图5中所示,第一常闭单向阀2包括阀瓣活动导向座21、单向阀阀瓣22和弹簧23。阀瓣活动导向座21呈圆环状的结构,其外壁通过离散的柱体211与隔板13固定连接。通常,阀瓣活动导向座21、柱体211、隔板13采用一体成型。单向阀阀瓣22包括柱状部221和连接在其上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水垫,包括垫体和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加热器上的供水管和回水管各自通过自闭阀门与所述垫体的对应接口相连通;所述自闭阀门包括可拆卸地插接在一起的公插和母插,随所述公插和所述母插分离和接合的可拆解密封结构,将公插和母插保持在一起的可解开的锁固机构,所述母插包括阀座,阀座上设有轴向贯穿的通腔,通腔上设有密封唇,阀芯具有与密封唇相抵而形成密封密配合的第一位置以及与密封唇相分离而脱离密封配合的第二位置;所述公插包括用于和阀芯配合并设有贯穿通道的插接管;当公插和母插相互插接在一起时插接管的端部顶压在阀芯上而使阀芯处于第二位置,且可拆解密封结构将通道和通腔相衔接而形成流路,当公插和母插相分离时插接管的端部与阀芯相分离而借助弹簧使阀芯处于第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水垫,包括垫体和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加热器上的供水管和回水管各自通过自闭阀门与所述垫体的对应接口相连通;所述自闭阀门包括可拆卸地插接在一起的公插和母插,随所述公插和所述母插分离和接合的可拆解密封结构,将公插和母插保持在一起的可解开的锁固机构,所述母插包括阀座,阀座上设有轴向贯穿的通腔,通腔上设有密封唇,阀芯具有与密封唇相抵而形成密封密配合的第一位置以及与密封唇相分离而脱离密封配合的第二位置;所述公插包括用于和阀芯配合并设有贯穿通道的插接管;当公插和母插相互插接在一起时插接管的端部顶压在阀芯上而使阀芯处于第二位置,且可拆解密封结构将通道和通腔相衔接而形成流路,当公插和母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明浩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美科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