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不同时期水稻磷肥利用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0145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定不同时期水稻磷肥利用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磷同位素示踪,得到基肥、蘖肥和穗肥的施用在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磷肥利用率,从而为精确施肥提供相对较为准确的磷肥利用率计算参数,对于指导水稻因种因土科学施肥具有重要的实践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定不同时期水稻磷肥利用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科学
,特别涉及一种测定不同时期水稻磷肥利用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磷是担负着作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它分布于作物体内各个部位,是细胞核蛋白的组成成分,磷被作物吸收后,移动到生长旺盛的芽、根尖、籽粒等部位,促进细胞的增殖,由于磷在作物体内能够活跃的移动,所以作物体内不同部位的含磷量有很大差异。磷主要分布于进行重要代谢反应的部位,因此,作物吸收适量的磷,可提高籽粒和茎叶的比例,增加产量。在水稻生产中,为达到高产,农民习惯加大氮肥、钾肥的投入力度,而往往忽略了磷肥施用的重要性;加之高产品种的推广和栽培,水稻从土壤中带走的磷量也随之增加。据研究表明,正常条件下,每生产100kg稻谷,大约需要氮1.527kg,磷0.731kg,钾1.946kg,吸收比例约为1:0.49:1.70,水稻对磷的总体利用率仅为22%,显著低于氮和钾元素,如果仅依靠土壤中的磷,往往不能够满足水稻的需求。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磷是水稻增产、养分增效的关键措施之一。现今,缺磷的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磷元素不单被浪费,更严重的影响了环境磷往往成为决定水体富营养化的关健性限因子。研究表明,总氮大于0.2mg/L、总磷大于0.02mg/L时水体就开始富营养化过程。在我国,大部分河流和湖泊都处于半富营养化或营养化状态。富营养化污染严重破坏了水体生态环境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健康,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如何根据作物需求对水稻磷肥进行优化管理,在保证高产、粮食安全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肥料浪费,提高磷肥利用率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关于磷肥的合理运筹及水稻的磷肥利用效率目前已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的磷肥利用率不仅受施肥量的影响,还受作物磷素营养状况和生育时期的强烈影响。以往研究报道的大都是水稻整个生育期的整体磷肥利用率,目前也常推荐高产情况下的整体磷肥利用率这个固定的值来计算水稻整个生育期的磷肥用量,然后根据经验的基追比对整个生育期进行分配,并没有考虑追肥时期的差异以及作物磷素营养状况的影响,这就可能造成磷肥利用率的不准确而使各阶段肥料用量偏多或偏少,从而影响最后的产量。因此,如何根据生育时期的不同以及作物磷素营养状况的差别确定合适的磷肥利用率将是提高追肥调控效果的有效途径。目前,研究中使用的磷肥利用率是磷肥的整体恢复效率(recoveryefficiency,RE),即水稻生育期内施用的全部磷肥有多少被植物吸收,其不能准确区分不同时期施肥以及不同阶段的肥料吸收利用状况,已不能满足精确施肥中要求因时期因阶段而采用精确的磷肥利用率。因此,急需一种分别计算基肥、蘖肥以及穗肥在不同生育阶段的磷肥利用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定不同时期水稻磷肥利用率的方法,解决了目前使用的磷肥利用率无法准确区分不同时期施肥以及不同阶段的肥料利用吸收情况,不能满足精准施肥中要求因时期因阶段而采用精确的磷肥利用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测定不同时期水稻磷肥利用率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选择一个水稻品种播种育秧,27~35d后移栽大田,插秧株行距为15cm×25cm,粳稻为每穴3苗,籼稻为每穴2苗;(2)设置2个磷肥处理,磷肥用量分别为200kg/hm2和400kg/hm2,各设置2个前后期施肥运筹比例,基肥:蘖肥:穗肥分别为3:3:4和1:2:7,另外设置不施用磷对照组,共5组;(3)所有处理的氮钾肥施用量均一致,氮肥200kg/hm2,钾肥150kg/hm2;(4)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15个小区,每个小区25m2,各小区间用塑料薄膜包埂隔开;(5)在小区内设置3个微区,分别仅在基肥时施用32P标记磷肥、仅在蘖肥时施用32P标记磷肥、仅在穗肥时施用32P标记磷肥,其他时期施用普通磷肥;(6)水分管理各小区均保持一致,插秧至分蘖阶段实行浅水灌溉,水深2~4cm;分蘖期采用浅、湿灌溉,水深1~2cm;分蘖末期晒田1~2次;孕穗期至穗开花阶段,保持水深3~5cm;灌浆后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每次灌溉水深2~4cm,自然蒸发至土壤出现细微裂缝时进行下次灌溉;收获前7~10d断水;(7)缓苗后采用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g/亩,毒土法施用,施后保持3~5cm水深7d,后期采用人工拔草法彻底除草;常规方法防除稻瘟病、纹枯病及其他病虫害,保持水稻正常生长;(8)于移栽后8d、倒四叶期、倒二叶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在田间调查基础上取样,取样后,从保护区移入与取样苗长势一致的水稻苗至已经取样的微区或小区取样点内,并做标记,不作为后续取样植株;采用原子火焰吸收法测定植株样与土样全磷,采用Finnigan-MAT-251同位素质谱仪测定样品的32P原子百分超;(9)计算基肥磷整体利用率、基肥在基肥期、蘖肥期和穗肥期的磷利用率;蘖肥磷整体利用率、蘖肥在蘖肥期和穗肥期的磷利用率;穗肥的磷利用率。优选地,所述32P标记磷肥的施用方法为:于基肥施用前在每个小区中预先埋设3个直径为0.6m的无底PVC圆桶,桶高40cm,将桶埋深25cm,施用磷肥时桶内加入丰度为5.62%的32P标记磷肥。优选地,所述钾肥为K2O,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含15.6%P2O5。优选地,所述磷肥在移栽前1d、移栽后8天和拔节期各施用一次,氮肥分别在移栽前1d、移栽后8天、倒四叶期和倒二叶期施入,分配施用比例为1:5:2:2,钾肥分别在移栽前1d、移栽后8天、倒四叶期和倒二叶期施入,分配施用比例为1:2:3:3。优选地,所述基肥期为移栽后至分蘖肥前,为期7~10d;蘖肥期为施分蘖肥至穗肥期间,穗肥期为施穗肥至收获期。优选地,所述取样方法为每小区取代表性植株3穴,分茎鞘、叶片和穗三部分80℃下烘干72h至恒重称重;成熟期每小区普查50穴,调查每平米穗数,取代表性植株3穴;在田间小区取样的同时取微区内植株样与耕作层表土,植株样烘干磨粉过20目筛,土样混匀,在室温下风干,研磨过2mm筛备用。本专利技术获得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对以往笼统的磷肥利用率按照追肥时期及生育阶段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细分,研究了基肥、蘖肥和穗肥的施用在水稻各个阶段的磷肥利用率,从而为精确施肥提供相对较为准确的磷肥利用率计算参数,充实完善了水稻精确定量施磷技术与理论体系,对于指导水稻因种因土科学施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实施例1:按如下步骤测定“南粳3818”在不同时期水稻磷肥利用率:(1)水稻栽种地块为黄壤土,耕作层pH6.59,含有机质18.21g/kg,全氮1.02g/kg,速效氮47.65mg/kg、速效磷11.26mg/kg,速效钾93.95mg/kg。(2)将南粳3818稻种于人工育秧基质中播种育秧,27d后移栽大田,插秧株行距为15cm×25cm,每穴3苗;(3)设置2个磷肥处理,磷肥采用含15.6%P2O5的过磷酸钙,用量分别为200kg/hm2和400kg/hm2,各设置2个前后期施肥运筹比例,基肥:蘖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定不同时期水稻磷肥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1)选择一个水稻品种播种育秧,27~35d后移栽大田,插秧株行距为15cm×25cm,粳稻为每穴3苗,籼稻为每穴2苗;(2)设置2个磷肥处理,磷肥用量分别为200kg/hm2和400kg/hm2,各设置2个前后期施肥运筹比例,基肥:蘖肥:穗肥分别为3:3:4和1:2:7,另外设置不施用磷对照组,共5组;(3)所有处理的氮钾肥施用量均一致,氮肥200kg/hm2,钾肥150kg/hm2;(4)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15个小区,每个小区25m2,各小区间用塑料薄膜包埂隔开;(5)在小区内设置3个微区,分别仅在基肥时施用32P标记磷肥、仅在蘖肥时施用32P标记磷肥、仅在穗肥时施用32P标记磷肥,其他时期施用普通磷肥;(6)水分管理各小区均保持一致,插秧至分蘖阶段实行浅水灌溉,水深2~4cm;分蘖期采用浅、湿灌溉,水深1~2cm;分蘖末期晒田1~2次;孕穗期至穗开花阶段,保持水深3~5cm;灌浆后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每次灌溉水深2~4cm,自然蒸发至土壤出现细微裂缝时进行下次灌溉;收获前7~10d断水;(7)缓苗后采用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g/亩,毒土法施用,施后保持3~5cm水深7d,后期采用人工拔草法彻底除草;常规方法防除稻瘟病、纹枯病及其他病虫害,保持水稻正常生长;(8)于移栽后8d、倒四叶期、倒二叶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在田间调查基础上取样,取样后,从保护区移入与取样苗长势一致的水稻苗至已经取样的微区或小区取样点内,并做标记,不作为后续取样植株;采用原子火焰吸收法测定植株样与土样全磷,采用Finnigan‑MAT‑251同位素质谱仪测定样品的32P原子百分超;(9)计算基肥磷整体利用率、基肥在基肥期、蘖肥期和穗肥期的磷利用率;蘖肥磷整体利用率、蘖肥在蘖肥期和穗肥期的磷利用率;穗肥的磷利用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定不同时期水稻磷肥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1)选择一个水稻品种播种育秧,27~35d后移栽大田,插秧株行距为15cm×25cm,粳稻为每穴3苗,籼稻为每穴2苗;(2)设置2个磷肥处理,磷肥用量分别为200kg/hm2和400kg/hm2,各设置2个前后期施肥运筹比例,基肥:蘖肥:穗肥分别为3:3:4和1:2:7,另外设置不施用磷对照组,共5组;(3)所有处理的氮钾肥施用量均一致,氮肥200kg/hm2,钾肥150kg/hm2;(4)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15个小区,每个小区25m2,各小区间用塑料薄膜包埂隔开;(5)在小区内设置3个微区,分别仅在基肥时施用32P标记磷肥、仅在蘖肥时施用32P标记磷肥、仅在穗肥时施用32P标记磷肥,其他时期施用普通磷肥;(6)水分管理各小区均保持一致,插秧至分蘖阶段实行浅水灌溉,水深2~4cm;分蘖期采用浅、湿灌溉,水深1~2cm;分蘖末期晒田1~2次;孕穗期至穗开花阶段,保持水深3~5cm;灌浆后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每次灌溉水深2~4cm,自然蒸发至土壤出现细微裂缝时进行下次灌溉;收获前7~10d断水;(7)缓苗后采用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g/亩,毒土法施用,施后保持3~5cm水深7d,后期采用人工拔草法彻底除草;常规方法防除稻瘟病、纹枯病及其他病虫害,保持水稻正常生长;(8)于移栽后8d、倒四叶期、倒二叶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在田间调查基础上取样,取样后,从保护区移入与取样苗长势一致的水稻苗至已经取样的微区或小区取样点内,并做标记,不作为后续取样植株;采用原子火焰吸收法测定植株样与土样全磷,采用F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保建乔琪夏祥华任代胜付锡江陶元平彭冲宾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