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104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照明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灯,包括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光源板、第一PCB板,以及与第一PCB板电性连接的天线模块;控制模块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电源模块和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上设有弹性端子,光源板上设有开口部,弹性端子穿过开口部弹性贴合且电性连接于第一PCB板,电源模块能够通过弹性端子和第一PCB板向天线模块提供电力,通讯模块能够通过弹性端子和第一PCB板接收来自天线模块的控制信号并通过控制电源模块驱动光源板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通讯模块上形成弹性端子,弹性端子经由光源板的开口部弹性贴合第一PCB板,实现了通讯模块和天线模块的完全分离式设置,提高了天线模块设计灵活性,简化了装配步骤,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灯
本技术属于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灯。
技术介绍
智能灯是一种集成了通讯功能且可远程操控的照明装置。智能灯产品的通讯功能是在内置射频模块加上天线的硬件基础上实现的,而现有通讯模块和天线的组合方式以两种为主:一种是通讯模块和天线设计在一起,通讯模块直接使用PCB(印刷电路板)的微带线给天线馈电,通讯模块和天线使用PCB馈线连接,该方法中天线与通讯模块形成一体,天线不能自由移动;一种是通讯模块和天线之间的馈电连接使用软同轴线,天线可以脱离通讯模块相对自由移动,同轴线与通讯模块、天线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者公母端子配合。M350灯作为智能灯的一种,其空间结构紧凑,通讯模块必须与电源驱动模块连接在一起,且只能放置在散热铝基板下方,而天线需要一定的空间禁铺区域,特别是与金属结构拉开距离,由于铝基板下方空间已经被通讯模块和电源驱动模块占满,天线要满足性能必须放置在铝基板上方空间,因此,天线必须与通讯模块能够分离,特别是整灯装配时候。现有的上述两种方法中,只有第二种方法可以满足,即天线与通讯模块之间采用同轴线,且同轴线与通讯模块、天线之间的连接必须使用公母端子配合才能满足工艺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控制模块,设于所述控制模块外侧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光源板,设于所述光源板外侧的第一PCB板,设于所述光源板和第一PCB板外侧的透镜,以及设于所述透镜和第一PCB板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PCB板电性连接的天线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电源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上设有弹性端子,所述光源板上设有开口部,所述弹性端子穿过开口部弹性贴合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PCB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控制模块,设于所述控制模块外侧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光源板,设于所述光源板外侧的第一PCB板,设于所述光源板和第一PCB板外侧的透镜,以及设于所述透镜和第一PCB板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PCB板电性连接的天线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电源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上设有弹性端子,所述光源板上设有开口部,所述弹性端子穿过开口部弹性贴合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PCB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控制模块和光源板之间的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上设有与所述开口部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弹性端子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开口部弹性贴合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PCB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上还设有电源输出端子,所述光源板上设有与所述电源输出端子电性连接的电源输入端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上还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电源输出端子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辉张章浙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