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催化剂颗粒磨损强度的测定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0102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13
一种球形催化剂颗粒磨损强度的测定装置,碰撞发生器的两侧设置有加料管、提升管,加料管与碰撞发生器相连通,碰撞发生器的底部设置有相连通的降料管,降料管的底部弯曲且与提升管相连通,降料管底部弯曲部分外侧设置有第三筛板,第三筛板下方设置有滤网,加料管进入的物料由碰撞发生器的底部进入降料管,高温气体由提升管下部通入,在气体作用下降料管末端下落的物料沿提升管上升,提升管上端设置有弯曲的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第二筛板位于提升管外侧,第一筛板位于提升管内侧且与碰撞发生器相连通,碰撞发生器内水平交错设置有石英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模拟实际工业生产过程的实际工况、全程可视化、实用性强、测定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形催化剂颗粒磨损强度的测定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性能评价
,具体涉及到一种球形催化剂颗粒磨损强度的测定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催化剂机械强度对催化剂是使用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化床等反应器中,催化剂的强度要求较高,催化剂既要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又要有较优的机械强度。催化剂的强度高主要表现在耐压和耐磨两方面,在反应器中能够耐受气体或液体的冲刷,可以承受不同形式的碰撞和摩擦,如果强度较差可能会造成催化剂床层塌陷,催化剂床层孔隙率降低,阻力增加,破碎的催化剂粉末或小颗粒可能会堵塞反应系统。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分为压碎强度和磨损强度。压碎强度的测定比较简单,而且有很多成熟的设备,有些催化剂颗粒耐压却不耐磨损,而有些催化剂能够耐磨损却不耐压。单独考察压碎强度或磨损强度不能说明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因此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重要的是确定测定方法要尽可能接近实际生产工况才能够准确的说明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模拟实际工业生产过程的实际工况、全程可视化、实用性强、测定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的球形催化剂颗粒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形催化剂颗粒磨损强度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碰撞发生器的一侧设置有加料管、另一侧设置有提升管,加料管底部与碰撞发生器下部相连通,碰撞发生器的底部设置有相连通的降料管,降料管的底部弯曲且与提升管相连通,降料管底部弯曲部分外侧设置有第三筛板,第三筛板下方设置有滤网,加料管进入的物料由碰撞发生器的底部进入降料管,高温气体由提升管下部通入,在气体作用下降料管末端下落的物料沿提升管上升,提升管上端设置有弯曲的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第二筛板位于提升管外侧,第一筛板位于提升管内侧且与碰撞发生器相连通,碰撞发生器内水平交错设置有石英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形催化剂颗粒磨损强度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碰撞发生器的一侧设置有加料管、另一侧设置有提升管,加料管底部与碰撞发生器下部相连通,碰撞发生器的底部设置有相连通的降料管,降料管的底部弯曲且与提升管相连通,降料管底部弯曲部分外侧设置有第三筛板,第三筛板下方设置有滤网,加料管进入的物料由碰撞发生器的底部进入降料管,高温气体由提升管下部通入,在气体作用下降料管末端下落的物料沿提升管上升,提升管上端设置有弯曲的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第二筛板位于提升管外侧,第一筛板位于提升管内侧且与碰撞发生器相连通,碰撞发生器内水平交错设置有石英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催化剂颗粒磨损强度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为球形催化剂,球形催化剂的直径为0.8~3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球形催化剂颗粒磨损强度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筛板上加工有第一筛板孔,第一筛板孔的直径大于球形催化剂直径的1.4~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涛万克柔程杰张炳亮张力曾利辉高武曾永康张之翔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