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维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竖向沉降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维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竖向沉降位移是基坑、公路、铁路、地铁、地下工程等工程领域十分重要的安全物理量,无论是施工或工程的运营期间,沉降变形能够直接反映工程结构、地质结构的潜在安全隐患,故此,沉降监测在安全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工程或地质结构的沉降监测往往伴随着其它变形,如水平位移、倾斜位移等,在安全监测过程中,需要多种变化数据相互印证、综合判断变形的发展趋势和安全等级。目前的表面位移监测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传统的依靠光学测绘仪器的方法仍然普遍存在,使用光学测绘仪器具有技术成熟、精度高、测点布设灵活的优点,但同时也有依赖技术人员操作、监测频率较低、受大气环境制约等诸多缺点;二是采用基于电子传感、自动测控、物联网技术的信息化无人值守监测系统,但普遍存在测量物理量单一、施工复杂、测量精度受环境或其它施工作业干扰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维监测装置,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维监测装置,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维监测装置,包括若干个监测仪装置(1)和基准点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仪装置(1)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内部设置有液体仓(102)和气体仓(103),且所述液体仓(102)和气体仓(103)之间通过隔板(3)分开,所述气体仓(103)内部设置有PCB电路主板(4),所述液体仓(103)底部中间设置有液体压力传感装置(5),所述液体压力传感器(5)表面套装有弹性层(6),所述PCB电路主板(4)和隔板(3)之间设置有激光测距装置(7),所述隔板(3)包括上层板(301)和直径略小于上层板(301)的下层板(302),相对于下层板(302)的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维监测装置,包括若干个监测仪装置(1)和基准点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仪装置(1)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内部设置有液体仓(102)和气体仓(103),且所述液体仓(102)和气体仓(103)之间通过隔板(3)分开,所述气体仓(103)内部设置有PCB电路主板(4),所述液体仓(103)底部中间设置有液体压力传感装置(5),所述液体压力传感器(5)表面套装有弹性层(6),所述PCB电路主板(4)和隔板(3)之间设置有激光测距装置(7),所述隔板(3)包括上层板(301)和直径略小于上层板(301)的下层板(302),相对于下层板(302)的壳体(101)内壁上设置有气压应力偏移装置(8),所述上层板(301)内部设置有径向偏移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压力传感装置(5)包括压力传感器(501),所述压力传感器(501)底部设置有贯穿壳体(101)的直通管(502),位于上层板(301)和下层板(302)之间的直通管(502)的管身上连接有L形管(503),所述L形管(503)的末端贯穿上层板(301)延伸至液体仓(102)中,所述直通管(502)和L形管(503)连接处的内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二阀门(504)和第三阀门(505),所述L形管(503)位于隔板(3)中的管身中设置有第一阀门(5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仓(102)包括卵形空腔(1021)以及设置在卵形空腔(1021)两侧的液体接管(1022),所述卵形空腔(1021)顶部设置有透明视窗(1023),且所述透明视窗(1023)嵌入壳体(101)的顶部表面,所述透明视窗(1023)上设置有排气栓A(1024),所述卵形空腔(1021)位于壳体(101)的侧面上设置有排气栓B(1025),所述液体接管(1022)和卵形空腔(1021)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温度传感器(1026),位于卵形空腔(1021)两侧的液体接管(1022)上连接有过渡管(1027),所述过渡管(1027)和液体接管(1022)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测距装置(7)包括测距头(701),以及在设置在上层板(301)和下层板(302)之间的壳体(101)上的透光环(702),所述测距仪(701)底部连接有贯穿下层板(302)和PCB电路主板(4)的转轴(703),所述转轴(703)上套装有导向套(7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利凯,赵静,刘同棣,梁亚菊,李吉庆,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稳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