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土体沉降智能化监测的防护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质灾害土体沉降智能化监测的防护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土体沉降监测是地质灾害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常规一般用GNSS方法和全站仪测量,GNSS单点造价高,监测点位覆盖面积小,且受卫星信号遮挡,地形等因素影响较大,且精度较低。全站仪测量方法受限于观测着的观测方法和经验,导致数据的误差增大和随机不稳定性,天气的不稳定性也会造成光的折射不同,地形局限等因数,从而影响数据的稳定性。这是以上两种常用方法不能普及应用于地形复杂的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因素,本方法是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设计出由一种大量程,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监测技术方法及其防护组合结构来测量滑坡体、坡地及其上建构筑物的沉降。通过对不同高程监测点的压力测量值来和稳定点压力测量值来做对比,计算出该监测点相对于稳定点的沉降位移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地质灾害现场监测点和稳定点之间的落差较大,同时修正监测传感器在不同复杂地形,不同天气环境中产生的测量误差、信号传输和现场布置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用于地质灾害土体沉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质灾害土体沉降智能化监测的防护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合结构包括:储液罐(21)、水管(22)、气管(23)、高精度压力传感器(24)、基础底板(25)、采集模块(26)、防护墩台(27)、线缆(28)相互间连接成整体形成一体化的监测体系;所述的压力传感器(24)和基础底板(25)相连放入标准尺寸的防护墩台(27)内固定,通过水管(22)、气管(23)和线缆(28)将储液罐(21)、高精度压力传感器(24)和采集模块(26)全部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质灾害土体沉降智能化监测的防护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合结构包括:储液罐(21)、水管(22)、气管(23)、高精度压力传感器(24)、基础底板(25)、采集模块(26)、防护墩台(27)、线缆(28)相互间连接成整体形成一体化的监测体系;所述的压力传感器(24)和基础底板(25)相连放入标准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兴华,杨维明,游省易,
申请(专利权)人:徐兴华,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上海睦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