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式自动调平旋转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916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电式自动调平旋转底座,包括上端平板、连接板、旋转机构、水平传感器、控制显示单元、第一电机驱动器、三个第二电机驱动器、三组调平支撑机构。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轴连接块和止推轴承。调平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二步进电机、丝杆、滑台、上端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下端连接件、支撑脚和两根光轴。控制显示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显示屏、按键阵列和接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追逐式调平的原理,中央处理器实时检测水平传感器的水平度数据来控制三个支撑脚升降从而实现调平。同时中央处理器还检测按键阵列的输入指令和接收器指令,并对指令做出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小型化、自动化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式自动调平旋转底座
本专利技术属于仪器底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调平和旋转的底座。
技术介绍
许多仪器需要工作在水平面上,而为仪器提供水平面的方式主要有固定工作台和可调工作台两种。可调工作台分为手动调平底座和自动调平底座两类。现有手动调平类小型仪器底座大多采用水平泡加螺纹的工作方式,即依靠观察水平泡的位置来判断是否水平,通过调节支撑脚螺纹的旋合深度来升降调平,由于存在耦合性,调平操作繁琐。此外,现有利用水平泡工作的手动调平类小型仪器底座没有量化水平度测量,调平受操作人员影响大,调平精度低。现有大型自动调平底座,如车载平台、工程车、通讯车等,大多采用多点支撑原理,通过调节各液压支撑腿实现平台或车辆的调平,且需要解决多点支撑中的“虚腿”问题。此外,现有大型自动调平底座往往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技术复杂,体积庞大,造价高昂,只适合于特定场合使用。因此,市场上需要一种小型化、满足简单使用条件的自动调平底座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电式自动调平旋转底座,解决了现有手动调平底座调平精度低,操作繁琐,旋转不稳定和功能单一以及现有大型调平底座价格昂贵、结构复杂、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式自动调平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平板(2)、连接板(4)、旋转机构、水平传感器(1)、控制显示单元(14)、第一电机驱动器、三个第二电机驱动器(13)、三组调平支撑机构;上端平板(2)平行设置在连接板(4)的正上方,旋转机构设置在上端平板(2)和连接板(4)之间,三组调平支撑机构对称固定在连接板(4)的外侧壁,第一电机驱动器固定在连接板(4)底面,第一电机驱动器与旋转机构连接,每组调平支撑机构上固连一个第二电机驱动器(13);水平传感器(1)固定在连接板(4)的顶面,控制显示单元(14)固定在连接板(4)的底面,水平传感器(1)、第一电机驱动器和三个第二电机驱动器(13)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式自动调平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平板(2)、连接板(4)、旋转机构、水平传感器(1)、控制显示单元(14)、第一电机驱动器、三个第二电机驱动器(13)、三组调平支撑机构;上端平板(2)平行设置在连接板(4)的正上方,旋转机构设置在上端平板(2)和连接板(4)之间,三组调平支撑机构对称固定在连接板(4)的外侧壁,第一电机驱动器固定在连接板(4)底面,第一电机驱动器与旋转机构连接,每组调平支撑机构上固连一个第二电机驱动器(13);水平传感器(1)固定在连接板(4)的顶面,控制显示单元(14)固定在连接板(4)的底面,水平传感器(1)、第一电机驱动器和三个第二电机驱动器(13)分别与控制显示单元(1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式自动调平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16)、轴连接块(15)和止推轴承(3);连接板(4)中心开有一个连接孔,第一步进电机(16)固定在上述连接孔内,第一步进电机(16)的输出轴向上伸出连接板(4);轴连接块(15)为圆筒,其顶面外壁设有一圈凸台,轴连接块(15)套在第一步进电机(16)的输出轴上,并用紧定螺钉紧固,轴连接块(15)顶面的凸台与上端平板(2)底面固连;止推轴承(3)置于连接板(4)与上端平板(2)之间,并通过连接板(4)与上端平板(2)限位,第一电机驱动器与第一步进电机(1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电式自动调平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轴承(3)、连接板(4)、上端平板(2)三者的中心共轴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式自动调平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17)、第二步进电机(5)、丝杆(8)、滑台(10)、上端连接件(6)、中间连接件(7)、下端连接件(12)、支撑脚(11)和两根光轴(9);支撑架(17)正面的两端分别与上端连接件(6)和下端连接件(12)固连,第二步进电机(5)固定在上端连接件(6)的顶面,第二步进电机(5)的输出轴向下穿过上端连接件(6),中间连接件(7)位于上端连接件(6)和下端连接件(1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全兆杨国来葛建立魏甫全高振飞郎烁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