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蓄水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屋顶绿化蓄水排水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屋顶结构及屋顶蓄水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办公区、休闲区等的绿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利用屋顶集水并用于绿化日益受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的青睐和重视。目前,绿化带常常需要运用自来水灌溉,无法合理将雨水利用起来,这样对本来就紧缺的水资源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结构及屋顶蓄水排水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屋顶结构,包括屋顶本体、蓄水池和女儿墙;所述蓄水池的池底壁设置于所述屋顶本体的顶部,所述蓄水池的池侧壁围设于所述池底壁且往远离所述屋顶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池底壁包括设置于所述屋顶本体的防水层,设置于所述防水层远离所述屋顶本体一侧的防水保护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防水保护层远离所述防水层一侧的顶层;所述女儿墙设置于所述池侧壁的顶部,且厚度小于所述池侧壁。进一步地,所述女儿墙的外侧面与所述池侧壁的外侧面共面。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包括刚性防水层和涂膜防水层,所述刚性防水层设置于所述屋顶本体,所述涂膜防水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顶蓄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送水管、增压泵、第二送水管、电磁喷头、湿度传感器、微控制器和屋顶结构,所述屋顶结构包括屋顶本体、蓄水池和女儿墙;所述蓄水池的池底壁设置于所述屋顶本体的顶部,所述蓄水池的池侧壁围设于所述池底壁且往远离所述屋顶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池底壁包括设置于所述屋顶本体的防水层,设置于所述防水层远离所述屋顶本体一侧的防水保护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防水保护层远离所述防水层一侧的顶层;所述女儿墙设置于所述池侧壁的顶部,且厚度小于所述池侧壁;所述池侧壁靠近所述池底壁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由所述池侧壁的内部延伸至外部空间;所述第一送水管一端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蓄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送水管、增压泵、第二送水管、电磁喷头、湿度传感器、微控制器和屋顶结构,所述屋顶结构包括屋顶本体、蓄水池和女儿墙;所述蓄水池的池底壁设置于所述屋顶本体的顶部,所述蓄水池的池侧壁围设于所述池底壁且往远离所述屋顶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池底壁包括设置于所述屋顶本体的防水层,设置于所述防水层远离所述屋顶本体一侧的防水保护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防水保护层远离所述防水层一侧的顶层;所述女儿墙设置于所述池侧壁的顶部,且厚度小于所述池侧壁;所述池侧壁靠近所述池底壁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由所述池侧壁的内部延伸至外部空间;所述第一送水管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过孔,另一端通过所述增压泵与所述第二送水管连通,所述电磁喷头设置于所述第二送水管远离所述增压泵的一端且位于待浇水绿化带,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待浇水绿化带,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磁喷头和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蓄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女儿墙的外侧面与所述池侧壁的外侧面共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蓄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包括刚性防水层和涂膜防水层,所述刚性防水层设置于所述屋顶本体,所述涂膜防水层设置于所述刚性防水层远离所述屋顶本体的一侧。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健,王向峰,张雪梅,李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