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饮水厨房龙头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615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饮水厨房龙头滤芯,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出水接口、聚砜滤层、铜锌合金滤层、离子驱垢滤层、活性炭复合纤维滤层及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均为透明材料的筒状体,便于直观观察滤芯的污染程度;采用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呈轴向螺纹连接的结构,将初级过滤使用寿命短的聚砜滤层设于第二筒体内,将次级过滤使用寿命较长的铜锌合金滤层、离子驱垢滤层及活性炭复合纤维滤层设于第一筒体内,在使用的短周期只需更换第一筒体,待到达使用的长周期更换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具有更换简便,过滤效率高,节约资源,延长滤芯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饮水厨房龙头滤芯
本技术涉及直饮水过滤
,尤其是一种直饮水厨房龙头滤芯。
技术介绍
为解决厨房龙头的直饮水问题,多采用在自来水水源与厨房龙头之间设置过滤器,现有技术的过滤器多为整体设计,滤芯为内置,存在的问题是,导致滤芯的污染程度不易直观观察;由于过滤器内设有不同材质的多层滤芯,由于不同材质的滤芯层具有不同的过滤目的,使用寿命也不同,而滤芯更换的周期只能按寿命最短的滤芯层确定,导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直饮水厨房龙头滤芯,本技术的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均为透明材料的筒状体,便于直观观察滤芯的污染程度;采用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呈轴向螺纹连接的结构,将初级过滤使用寿命短的聚砜滤层设于第二筒体内,将次级过滤使用寿命较长的铜锌合金滤层、离子驱垢滤层及活性炭复合纤维滤层设于第一筒体内,在使用的短周期只需更换第一筒体,待到达使用的长周期更换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具有更换简便,过滤效率高,节约资源,延长滤芯使用寿命的优点。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直饮水厨房龙头滤芯,其特点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出水接口、聚砜滤层、铜锌合金滤层、离子驱垢滤层、活性炭复合纤维滤层及密封圈,所述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均为透明材料的筒状体,其中,第一筒体底端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顶端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二筒体一端的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及止口;所述出水接口为圆盘件,圆盘件的一端面上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第二外螺纹,另一端面的中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二筒体与第一筒体1的顶端轴向连接,第二筒体的第一外螺纹与第一筒体的第二内螺纹啮合,出水接口与第一筒体的底端轴向连接,出水接口的第二外螺纹与第一筒体的第一内螺纹啮合,密封圈为两件,密封圈设于第二筒体的止口与第一筒体1顶端的端面之间及出水接口的凸台与第一筒体底端的端面之间;所述聚砜滤层设于第二筒体内,铜锌合金滤层、离子驱垢滤层及活性炭复合纤维滤层设于第一筒体内,且由第一筒体的顶端至底端依次分层设置。本技术的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均为透明材料的筒状体,便于直观观察滤芯的污染程度;采用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呈轴向螺纹连接的结构,将初级过滤使用寿命短的聚砜滤层设于第二筒体内,将次级过滤使用寿命较长的铜锌合金滤层、离子驱垢滤层及活性炭复合纤维滤层设于第一筒体内,在使用的短周期只需更换第一筒体,待到达使用的长周期更换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具有更换简便,过滤效率高,节约资源,延长滤芯使用寿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技术包括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出水接口3、聚砜滤层4、铜锌合金滤层5、离子驱垢滤层6、活性炭复合纤维滤层7及密封圈8。参阅图1,所述第一筒体1及第二筒体2均为透明材料的筒状体,其中,第一筒体1底端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11、顶端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12,第二筒体2一端的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21及止口22,出水接口3为圆盘件,圆盘件的一端面上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第二外螺纹31,另一端面的中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第三外螺纹32。参阅图1,所述第二筒体2与第一筒体1的顶端轴向连接,第二筒体2的第一外螺纹21与第一筒体1的第二内螺纹12啮合,出水接口3与第一筒体1的底端轴向连接,出水接口3的第二外螺纹31与第一筒体1的第一内螺纹11啮合,密封圈8为两件,密封圈8设于第二筒体2的止口22与第一筒体1顶端的端面之间及出水接口3的凸台与第一筒体1底端的端面之间。参阅图1,所述聚砜滤层4设于第二筒体2内,铜锌合金滤层5、离子驱垢滤层6及活性炭复合纤维滤层7设于第一筒体1内,且由第一筒体1的顶端至底端依次分层设置。本技术是这样使用的:参阅图1、图2,本技术通过出水口上的第三外螺纹32安装于厨房龙头的滤芯壳体内,自来水进入滤芯壳体的第一筒体1,由第一筒体1的聚砜滤层4实施初级过滤,随后流经第二筒体2,依次由铜锌合金滤层5、离子驱垢滤层6及活性炭复合纤维滤层7流过,最后由出水接口3的直饮水口9流出,实现直饮水的饮用。自来水进入滤芯壳体内由自来水口10流出,实现自来水洗涮的应用。参阅图1,本技术的聚砜滤层4采用孔径小于0.01微米的超滤膜,用于过滤自来水中的杂质铁锈、胶体及细菌等有害物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铜锌合金滤层5采用KDF55高纯度的铜锌合金,利用铜和锌在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或电化学反应,用于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离子驱垢滤层6采用FOF阻垢材料与高碘值椰壳活性炭混合而成,用于阻止水垢生成,吸附水中的余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改善水的口感;活性炭复合纤维滤层7采用纤维素及活性炭粉末构成,用于去除水中的异味、异色、沉淀物、色素、有机挥发物及有机化学物质。参阅图1,本技术第一筒体1及第二筒体2均采用透明材料制作,便于直观观察滤芯的污染程度;参阅图1、图2,采用第一筒体1及第二筒体2呈轴螺纹连接的结构,将初级过滤使用寿命短的聚砜滤层4设于第二筒体2内,将次级过滤使用寿命较长的铜锌合金滤层5、离子驱垢滤层6及活性炭复合纤维滤层7设于第一筒体1内,在使用的短周期只需更换第一筒体1,待到达使用的长周期更换第一筒体1及第二筒体2。实际应用中,建议每更换五次第一筒体1、更换一次第二筒体2,以节约资源,延长滤芯使用寿命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饮水厨房龙头滤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出水接口(3)、聚砜滤层(4)、铜锌合金滤层(5)、离子驱垢滤层(6)、活性炭复合纤维滤层(7)及密封圈(8),所述第一筒体(1)及第二筒体(2)均为透明材料的筒状体,其中,第一筒体(1)底端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11)、顶端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12),第二筒体(2)一端的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21)及止口(22);所述出水接口(3)为圆盘件,圆盘件的一端面上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第二外螺纹(31),另一端面的中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第三外螺纹(32);所述第二筒体(2)与第一筒体(1)的顶端轴向连接,第二筒体(2)的第一外螺纹(21)与第一筒体(1)的第二内螺纹(12)啮合,出水接口(3)与第一筒体(1)的底端轴向连接,出水接口(3)的第二外螺纹(31)与第一筒体(1)的第一内螺纹(11)啮合,密封圈(8)为两件,密封圈(8)设于第二筒体(2)的止口(22)与第一筒体(1)顶端的端面之间及出水接口(3)的凸台与第一筒体(1)底端的端面之间;所述聚砜滤层(4)设于第二筒体(2)内,铜锌合金滤层(5)、离子驱垢滤层(6)及活性炭复合纤维滤层(7)设于第一筒体(1)内,且由第一筒体(1)的顶端至底端依次分层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饮水厨房龙头滤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出水接口(3)、聚砜滤层(4)、铜锌合金滤层(5)、离子驱垢滤层(6)、活性炭复合纤维滤层(7)及密封圈(8),所述第一筒体(1)及第二筒体(2)均为透明材料的筒状体,其中,第一筒体(1)底端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11)、顶端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12),第二筒体(2)一端的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21)及止口(22);所述出水接口(3)为圆盘件,圆盘件的一端面上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第二外螺纹(31),另一端面的中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第三外螺纹(32);所述第二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盈标
申请(专利权)人:摩凯恩上海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