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航道可调式手动门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9571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引航道可调式手动门架系统,包括钢轨、能在钢轨上前后移动的门架本体以及带动门架本体在钢轨上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六组行走台车以及驱动行走台车工作的卷扬机;行走台车通过底部的行走轮安置在钢轨上,且可延钢轨滚动;门架本体包括可滑动且横向等间距设置在钢轨上的三个单片门架,单片门架均由主梁以及垂直于主梁设置的左右两个立柱组成,其中一个立柱设置在主梁一端部,另一个立柱设置在主梁另一端部,每个立柱的顶部均与主梁连接,每个立柱的底部均设置在行走台车上;主梁的另一端部向外延伸形成主梁悬臂,主梁悬臂的底部设有手动滑车,手动滑车下方均安装有手拉葫芦;每两个相邻的单片门架之间均通过上连系梁和下连系梁连接,上连系梁的下方均设有两个斜撑;每个下连系梁上均设有可拆卸的砼配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强度高、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航道可调式手动门架系统
本技术涉及船闸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航道可调式手动门架系统。
技术介绍
移动模架是遵循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国家和行业标准设计、制造的起重机;桁架式由于受风面积较小,专门使用于船闸工程模板的组装与吊运的场所。传统的移动模架吊装步骤复杂,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不符合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规范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强度高、刚度高、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一种引航道可调式手动门架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引航道可调式手动门架系统,包括钢轨、能在钢轨上前后移动的门架本体以及带动门架本体在钢轨上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六组行走台车以及驱动行走台车工作的卷扬机;行走台车通过底部的行走轮安置在钢轨上,且可延钢轨滚动;所述门架本体包括:可滑动且横向等间距设置在钢轨上的三个单片门架,每个单片门架均由主梁以及垂直于主梁设置的左右两个立柱组成,其中一个立柱设置在主梁一端部,另一个立柱设置在主梁另一端部,每个立柱的顶部均与主梁连接,每个立柱的底部均设置在行走台车上;主梁的另一端部向外延伸形成主梁悬臂,主梁悬臂的底部为倒T型结构,倒T型结构上设有至少两个可沿主梁悬臂长度方向移动的手动滑车,每个手动滑车下方均安装有手拉葫芦;每两个相邻的单片门架之间均通过上连系梁和下连系梁连接,上连系梁的两端分别位于相邻主梁端部内侧面上,下连系梁两端分别位于相邻行走台车的内侧面上;每个上连系梁的下方均设有两个斜撑,两个斜撑之间成倒V型设置,两个斜撑的其中一端焊接在上连系梁中部下方,两个斜撑的另外一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相邻的立柱内侧面上;所述每个下连系梁上均设有可拆卸的砼配重块;位于主梁悬臂一侧的立柱面对闸室墙的一侧设有模板纠偏装置,模板纠偏装置用于进一步调节模板的位置和状态;模板纠偏装置包括设置在模板和立柱之间的螺杆,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模板和立柱连接,且两端通过螺母进行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立柱为箱型立柱。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与主梁之间设有加强杆,加强杆位于单片门架内侧,加强杆的一端与立柱连接,另一端与主梁连接,三者之间形成三角支撑。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上设有通往主梁的扶梯,扶梯位于主梁的顶部设置平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走台车包括主动行走轮和间隔排列的多个从动行走轮,主动行走轮包括主动轮箱,在主动轮箱上间隔设置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电机减速一体机以及链条传动机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走台车的行走速度为8m/min,功率为20KW,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的轴间距为0.8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强度高、通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安装后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0、钢轨20、单片门架21、主梁22、主梁悬臂23、立柱24、行走台车24a、行走轮25、倒T型结构26、手动滑车27、手拉葫芦28、上连系梁29、下连系梁30、斜撑31、加强杆32、扶梯33、平台40、砼配重块50、模板60、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引航道可调式手动门架系统,包括钢轨10、能在钢轨上前后移动的门架本体以及带动门架本体在钢轨上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六组行走台车24以及驱动行走台车工作的卷扬机;行走台车24通过底部的行走轮24a(包括主动行走轮和从动行走轮)安置在钢轨10上,且可延钢轨滚动。行走台车包括主动行走轮和间隔排列的多个从动行走轮,主动行走轮包括主动轮箱,在主动轮箱上间隔设置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电机减速一体机以及链条传动机构。行走台车的行走速度为8m/min,功率为20KW,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的轴间距为0.8m。钢轨10为两个,两个钢轨纵向对称设置在船闸底板上,两个钢轨之间的轨距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此处不加赘述。本技术门架本体包括可滑动且横向等间距设置在钢轨10上的三个单片门架20,每个单片门架20均由主梁21以及垂直于主梁设置的左右两个立柱23组成,主梁21和立柱23均为箱式结构,由钢板焊接组成,其成本低、强度高;其中一个立柱23设置在主梁21一端部,另一个立柱23设置在主梁21另一端部,每个立柱23的顶部均与主梁21通过法兰连接,每个立柱23的底部均设置在行走台车24上,行走台车24由驱动机构驱动,行走台车24的行走轮24a上还设有刹车装置,当门架本体处于静态状态时,可以通过刹车装置进行制动,对于刹车装置的具体结构,此处不加赘述,其可以为现有技术中能够使行走轮制动的任何装置。主梁21的另一端部向外延伸形成主梁悬臂22,主梁悬臂22与主梁21为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主梁悬臂22的长度根据模板的大小确定;主梁悬臂22的底部设有倒T型结构25,倒T型结构25上设有三个可沿主梁悬臂22长度方向移动的手动滑车26,手动滑车26卡合在倒T型结构25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左右滑动,每个手动滑车26下方均安装有手拉葫芦27。每两个相邻的单片门架20之间均通过上连系梁28和下连系梁29连接,上连系梁28的两端分别位于相邻主梁21端部内侧面上,下连系梁29两端分别安装在相邻行走台车24的内侧面上,上连系梁28和下连系梁29的设置提高了相邻单片门架20之间的稳定性,提高了门架本体的强度;每个上连系梁28的下方均设有两个斜撑30,两个斜撑30之间成倒V型设置,两个斜撑30的其中一端焊接在上连系梁28中部下方,两个斜撑30的另外一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相邻的立柱23内侧面上;两个斜撑30与立柱23、上连系梁28之间形成两个三角支撑结构,进一步提高了门架本体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再者,每个下连系梁29上均设有可拆卸的砼配重块40,由于本专利技术手动门架系统只有一个主梁悬臂22,其只能负责单侧模板的安装和拆卸,固主梁悬臂22的一侧的受力就会过大,导致门架系统向模板一侧倾斜,为了满足不同质量模板的安装和拆卸,通过添加砼配重块40来保持单片门架两侧的平衡,解决一侧受力过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立柱23与主梁21之间设有加强杆31,加强杆31位于单片门架20内侧,加强杆31的一端与立柱23焊接,另一端与主梁21焊接,三者之间形成三角支撑,加强杆31的设置提高了单片门架的强度。立柱23上设有通往主梁21的扶梯32,扶梯32位于主梁21的顶部设置平台33;扶梯供操纵者攀爬至单片门架顶部,便于操作手动滑车以及手拉葫芦;平台的设置供操纵者长时间工作及休息用。位于主梁悬臂22一侧的立柱23面对闸室墙的一侧设有模板纠偏装置,模板纠偏装置用于进一步调节模板的位置和状态;模板纠偏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引航道可调式手动门架系统,包括钢轨、能在钢轨上前后移动的门架本体以及带动门架本体在钢轨上移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六组行走台车以及驱动行走台车工作的卷扬机;行走台车通过底部的行走轮安置在钢轨上,且可延钢轨滚动;所述门架本体包括:可滑动且横向等间距设置在钢轨上的三个单片门架,每个单片门架均由主梁以及垂直于主梁设置的左右两个立柱组成,其中一个立柱设置在主梁一端部,另一个立柱设置在主梁另一端部,每个立柱的顶部均与主梁连接,每个立柱的底部均设置在行走台车上;主梁的另一端部向外延伸形成主梁悬臂,主梁悬臂的底部为倒T型结构,倒T型结构上设有至少两个可沿主梁悬臂长度方向移动的手动滑车,每个手动滑车下方均安装有手拉葫芦;每两个相邻的单片门架之间均通过上连系梁和下连系梁连接,上连系梁的两端分别位于相邻主梁端部内侧面上,下连系梁两端分别位于相邻行走台车的内侧面上;每个上连系梁的下方均设有两个斜撑,两个斜撑之间成倒V型设置,两个斜撑的其中一端焊接在上连系梁中部下方,两个斜撑的另外一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相邻的立柱内侧面上;所述每个下连系梁上均设有可拆卸的砼配重块;位于主梁悬臂一侧的立柱面对闸室墙的一侧设有模板纠偏装置,模板纠偏装置用于进一步调节模板的位置和状态;模板纠偏装置包括设置在模板和立柱之间的螺杆,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模板和立柱连接,且两端通过螺母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引航道可调式手动门架系统,包括钢轨、能在钢轨上前后移动的门架本体以及带动门架本体在钢轨上移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六组行走台车以及驱动行走台车工作的卷扬机;行走台车通过底部的行走轮安置在钢轨上,且可延钢轨滚动;所述门架本体包括:可滑动且横向等间距设置在钢轨上的三个单片门架,每个单片门架均由主梁以及垂直于主梁设置的左右两个立柱组成,其中一个立柱设置在主梁一端部,另一个立柱设置在主梁另一端部,每个立柱的顶部均与主梁连接,每个立柱的底部均设置在行走台车上;主梁的另一端部向外延伸形成主梁悬臂,主梁悬臂的底部为倒T型结构,倒T型结构上设有至少两个可沿主梁悬臂长度方向移动的手动滑车,每个手动滑车下方均安装有手拉葫芦;每两个相邻的单片门架之间均通过上连系梁和下连系梁连接,上连系梁的两端分别位于相邻主梁端部内侧面上,下连系梁两端分别位于相邻行走台车的内侧面上;每个上连系梁的下方均设有两个斜撑,两个斜撑之间成倒V型设置,两个斜撑的其中一端焊接在上连系梁中部下方,两个斜撑的另外一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相邻的立柱内侧面上;所述每个下连系梁上均设有可拆卸的砼配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金平刘瀚波杨凯捷孙恩林张倍明王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