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钢丸的异形选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074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钢丸的异形选圆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一侧设有进料管,所述第一壳体内安装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的底部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转动槽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上端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一挡板,所述转动板的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转动板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壳体并延伸至第一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自动化使不合格产品之间的相互碰撞,从而打磨掉不合格产品上的异形,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加快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保护了生产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钢丸的异形选圆器
本技术涉及钢丸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生产钢丸的异形选圆器。
技术介绍
钢丸是一种用特种材料经特殊热处理制成的球状颗粒,首先熔化高质量的钢块、毛丝、钢屑,然后采用利用离心盘高速离心成型把熔融的钢水甩入水中,使钢丸表面温度急剧下降形成丸体,在钢丸生产过程中,因为使用不规则的离心雾化,不可避免的有些钢丸上会有一些长椭圆形或针尖状的异形,这种钢丸是不合格的,而不合格的钢丸占到总体半成品率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造成大量的浪费,增加成本,传动工艺中是工作人员使用模具对这部分不合格产品进行打磨,会产生大量粉尘,影响生产环境,且工作效率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生产钢丸的异形选圆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产钢丸的异形选圆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钢丸的异形选圆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一侧设有进料管,所述第一壳体内安装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的底部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转动槽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上端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一挡板,所述转动板的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转动板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壳体并延伸至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在第二转轴的上端,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顶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两个第一转轴上均固定有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位于两个第二齿轮之间,两个第二齿轮均和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封闭固定在第一壳体内的相对侧壁上,所述第一转轴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搅拌叶,所述第一隔板的下端固定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下端固定在第一壳体内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吸尘器,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一侧贯穿设有输料管,且输料管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并延伸至第一壳体内,所述输料管位于过滤板的一侧,所述输料管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一侧均铰接有夹板,两个夹板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壳体内的一端侧壁上,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夹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第五开口,且第五开口位于连接板的上端,所述第二壳体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推板,且推板的一端和夹板的一侧相抵触,且推板位于第五开口内,两个连接板上均滑动套接有移动杆,所述两个移动杆的下端共同固定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移动杆的下端套设有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弹簧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板的下端,两个第一弹簧的下端均固定在移动板的上端,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底部一侧设有第三开口,且第三开口位于移动板的下端,所述第二壳体内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六开口,且第六开口位于其中一个连接板和移动板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贯穿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内安装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光杆,且第四开口位于两个光杆之间,两个光杆的一端均固定在出料管内的一端侧壁上,两个光杆上共同滑动套接有密封板,且密封板和第四开口相对应,所述出料管内的另一端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第四开口和密封板并延伸至出料管的一侧,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有转盘。优选地,所述转盘上包覆有橡胶层。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安装有支架。优选地,所述螺纹杆采用碳素钢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内的一周侧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二挡板。本技术中,使用时,不合格产品通过进料管进入第一壳体内,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使两个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搅拌叶转动,从而使不合格产品之间相互碰撞,将产品上所带的异形碰撞掉,转动板跟随第二转轴转动,吸尘器将碰撞产生的粉尘吸附掉,当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对应时,一部分经过搅拌的不合格产品掉落在过滤板上,将所掺杂的异形过滤掉,产品经输料管进入第二壳体内,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推板转动,使两个夹板相互靠近,从而对产品进行二次碰撞,推板转动使移动杆移动推动移动板振荡,进行再次过滤,本技术实现自动化使不合格产品之间的相互碰撞,从而打磨掉不合格产品上的异形,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加快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保护了生产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生产钢丸的异形选圆器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生产钢丸的异形选圆器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生产钢丸的异形选圆器的B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第一驱动电机、2第一齿轮、3第一转轴、4进料管、5第一挡板、6转动板、7第一隔板、8转动槽、9第一壳体、10支架、11第二转轴、12第二齿轮、13第二挡板、14搅拌叶、15连接杆、16第一开口、17第二开口、18输料管、19第二壳体、20第二驱动电机、21移动杆、22通孔、23连接板、24第一弹簧、25第三开口、26移动板、27出料管、28第二隔板、29第四开口、30螺纹杆、31转盘、32密封板、33光杆、34第五开口、35推板、36伸缩杆、37第二弹簧、38夹板、39吸尘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生产钢丸的异形选圆器,包括第一壳体9,第一壳体9的上端一侧设有进料管4,方便进料,第一壳体9内安装有第一隔板7,第一隔板7的上端设有转动槽8,转动槽8内的底部一侧设有第二开口17,转动槽8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6,转动板6的上端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一挡板5,转动板6的上设有第一开口16,转动板6转动,当第一开口16和第二开口17对应时,会有一部分钢丸掉落,转动板6转动时,转动板6上的第一挡板5跟随转动,从而碰撞钢丸,并使钢丸之间能发生碰撞,转动板6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转轴11,第一壳体9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1,第一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壳体9并延伸至第一壳体9内,第一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末端固定在第二转轴11的上端,第一驱动电机1带动第二转轴11转动,并使转动板6转动,第二转轴11上固定有第一齿轮2,第一壳体9内的顶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两个第一转轴3上均固定有第二齿轮12,且第一齿轮2位于两个第二齿轮12之间,两个第二齿轮12均和第一齿轮2相啮合,第二转轴11转动带动第一齿轮2转动,第一齿轮2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2转动,从而使第一转轴3转动,第一转轴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5,两个连接杆15的一端封闭固定在第一壳体9内的相对侧壁上,第一转轴3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搅拌叶14,第一转轴3转动带动搅拌叶14转动,搅动钢丸,使钢丸发生碰撞,将钢丸上的异形被碰撞掉,第一隔板7的下端固定有过滤板,钢丸从第一开口16和第二开口17掉落在过滤板上,将碰撞掉的异形过滤掉,过滤板的下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钢丸的异形选圆器,包括第一壳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9)的上端一侧设有进料管(4),所述第一壳体(9)内安装有第一隔板(7),所述第一隔板(7)的上端设有转动槽(8),所述转动槽(8)内的底部一侧设有第二开口(17),所述转动槽(8)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6),所述转动板(6)的上端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一挡板(5),所述转动板(6)的上设有第一开口(16),所述转动板(6)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一壳体(9)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壳体(9)并延伸至第一壳体(9)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末端固定在第二转轴(11)的上端,所述第二转轴(11)上固定有第一齿轮(2),所述第一壳体(9)内的顶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两个第一转轴(3)上均固定有第二齿轮(12),且第一齿轮(2)位于两个第二齿轮(12)之间,两个第二齿轮(12)均和第一齿轮(2)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5),两个连接杆(15)的一端封闭固定在第一壳体(9)内的相对侧壁上,所述第一转轴(3)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搅拌叶(14),所述第一隔板(7)的下端固定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下端固定在第一壳体(9)内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壳体(9)的两侧均安装有吸尘器(39),所述第一壳体(9)的下端一侧贯穿设有输料管(18),且输料管(18)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9)并延伸至第一壳体(9)内,所述输料管(18)位于过滤板的一侧,所述输料管(18)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壳体(19),所述第二壳体(19)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的上端一侧均铰接有夹板(38),两个夹板(38)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伸缩杆(36),所述伸缩杆(36)上套设有第二弹簧(37),所述第二弹簧(37)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壳体(19)内的一端侧壁上,且第二弹簧(37) 的另一端固定在夹板(38)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19)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第五开口(34),且第五开口(34)位于连接板(23)的上端,所述第二壳体(19)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2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推板(35),且推板(35)的一端和夹板(38)的一侧相抵触,且推板(35)位于第五开口(34)内,两个连接板(23)上均滑动套接有移动杆(21),所述两个移动杆(21)的下端共同固定有移动板(26),所述移动板(26)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通孔(22),所述移动杆(21)的下端套设有第一弹簧(24),两个第一弹簧(24)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板(23)的下端,两个第一弹簧(24)的下端均固定在移动板(26)的上端,所述第二壳体(19)内的底部一侧设有第三开口(25),且第三开口(25)位于移动板(26)的下端,所述第二壳体(19)内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六开口,且第六开口位于其中一个连接板(23)和移动板(26)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钢丸的异形选圆器,包括第一壳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9)的上端一侧设有进料管(4),所述第一壳体(9)内安装有第一隔板(7),所述第一隔板(7)的上端设有转动槽(8),所述转动槽(8)内的底部一侧设有第二开口(17),所述转动槽(8)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6),所述转动板(6)的上端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一挡板(5),所述转动板(6)的上设有第一开口(16),所述转动板(6)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一壳体(9)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壳体(9)并延伸至第一壳体(9)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末端固定在第二转轴(11)的上端,所述第二转轴(11)上固定有第一齿轮(2),所述第一壳体(9)内的顶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两个第一转轴(3)上均固定有第二齿轮(12),且第一齿轮(2)位于两个第二齿轮(12)之间,两个第二齿轮(12)均和第一齿轮(2)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5),两个连接杆(15)的一端封闭固定在第一壳体(9)内的相对侧壁上,所述第一转轴(3)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搅拌叶(14),所述第一隔板(7)的下端固定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下端固定在第一壳体(9)内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壳体(9)的两侧均安装有吸尘器(39),所述第一壳体(9)的下端一侧贯穿设有输料管(18),且输料管(18)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9)并延伸至第一壳体(9)内,所述输料管(18)位于过滤板的一侧,所述输料管(18)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壳体(19),所述第二壳体(19)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的上端一侧均铰接有夹板(38),两个夹板(38)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伸缩杆(36),所述伸缩杆(36)上套设有第二弹簧(37),所述第二弹簧(37)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壳体(19)内的一端侧壁上,且第二弹簧(37)的另一端固定在夹板(38)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19)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第五开口(34),且第五开口(34)位于连接板(23)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祎泽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鲁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