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胃癌脾虚胃弱寒热错杂淤血内结证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胃癌脾虚胃弱寒热错杂淤血内结证的中药。
技术介绍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往往发现时即为中晚期,有80%以上的胃癌患者,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的现象,有1/3的胃癌有食欲减退的表现,无论是哪种肿瘤,在癌细胞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也因此会导致其它机体正常组织无法获得营养,从而表现为明显的消瘦。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反酸。随着肿瘤的生长,会破坏胃内的小血管,因此会有大便潜血的症状表现,但如果侵犯的血管较大,则往上会引发呕血,往下则会出现黑便,疾病进展快,患者生活质量极差,放化疗虽一定程度上可延缓疾病进展,但不良反应加重,中医药通过整体调整和辨证论治可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力及延长生存期。因此,中药治疗胃癌药物上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胃癌脾虚胃弱寒热错杂淤血内结证的中药,可有效解决胃癌脾虚胃弱寒热错杂淤血内结证的用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胃癌脾虚胃弱寒热错杂淤血内结证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党参10‑20g、白术10‑20g、莪术8‑17g、生姜3‑9g、黄连2‑4g、半夏8‑17g、鸡内金10‑20g、炒麦芽10‑20g、香附8‑17g、延胡索8‑17g、刀豆8‑17g和藤梨根6‑14g,其中,将白术、半夏、刀豆、延胡索粉碎并加白术、半夏、刀豆、延胡索4‑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渗漉,在45‑55℃下,减压浓缩制备成相对密度为1.2的浸膏,将上述白术、半夏、刀豆、延胡索4味药材的药渣与党参、黄连、香附、生姜、莪术、藤梨根、炒麦芽、鸡内金8味药材合并在一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胃癌脾虚胃弱寒热错杂淤血内结证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党参10-20g、白术10-20g、莪术8-17g、生姜3-9g、黄连2-4g、半夏8-17g、鸡内金10-20g、炒麦芽10-20g、香附8-17g、延胡索8-17g、刀豆8-17g和藤梨根6-14g,其中,将白术、半夏、刀豆、延胡索粉碎并加白术、半夏、刀豆、延胡索4-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渗漉,在45-55℃下,减压浓缩制备成相对密度为1.2的浸膏,将上述白术、半夏、刀豆、延胡索4味药材的药渣与党参、黄连、香附、生姜、莪术、藤梨根、炒麦芽、鸡内金8味药材合并在一起,加原料药物4-6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2小时,合并2次所得煎液,在45-55℃下,减压浓缩制备相对密度为1.2的浸膏,合并2次制备得到的浸膏,干燥,粉碎成药粉,加入辅料,药粉与辅料配比为1:2,辅料组成为糊精-糖粉1:1,以质量浓度为80%乙醇为润湿剂,均匀制成软材,过20目筛制粒,55-65℃进行干燥,14目筛过筛制粒,分装,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癌脾虚胃弱寒热错杂淤血内结证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党参11g、白术19g、莪术9g、生姜8g、黄连2g、半夏16g、鸡内金11g、炒麦芽19g、香附9g、延胡索16g、刀豆9g和藤梨根13g,其中,将白术、半夏、刀豆、延胡索粉碎并加白术、半夏、刀豆、延胡索4-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渗漉,在45℃下,减压浓缩制备成相对密度为1.2的浸膏,将上述白术、半夏、刀豆、延胡索4味药材的药渣与党参、黄连、香附、生姜、莪术、藤梨根、炒麦芽、鸡内金8味药材合并在一起,加原料药物4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2次所得煎液,在45℃下,减压浓缩制备相对密度为1.2的浸膏,合并2次制备得到的浸膏,干燥,粉碎成药粉,加入辅料,药粉与辅料配比为1:2,辅料组成为糊精-糖粉1:1,以质量浓度为80%乙醇为润湿剂,均匀制成软材,过20目筛制粒,55℃进行干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玉玲,陈晓琦,朱建光,苏成福,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