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59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李箱,其涉及箱包领域,其主体由箱体、滚轮以及拉杆三部分组成,箱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有扩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容层为翻盖结构,其包括壳体扩容部和翻盖两部分,所述翻盖一侧与壳体扩容部铰接;所述翻盖与壳体扩容部相开合的边缘部分为公母槽结构,其两者相互榫接,通过公母槽相互嵌入榫接,能够使壳体扩容部的边缘与翻盖的边缘相互之间有效的吻合,以达到密封的效果,避免了渗水等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李箱
本技术涉及箱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李箱。
技术介绍
行李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通常人们用于放置旅行途中所需的衣物、个人用品等。市面上常见的行李箱大体包括了单一的行李箱和带前置扩容层的行李箱两种,且多为通过拉链使其闭合,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拉链拉至转角时由于拐弯会有不顺畅的感觉,而且在批量生产时也有不足之处,特别是前置的扩容层,其在做内包边时还可能会出现包空等情况,导致了他批量生产时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连接方便的行李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行李箱,其主体由箱体、提手、滚轮以及拉杆四部分组成,箱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有扩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容层为翻盖结构,其包括壳体扩容部和翻盖两部分,所述翻盖一侧与壳体扩容部铰接;所述翻盖与壳体扩容部相开合的边缘部分为公母槽结构,其两者相互榫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盖连接在壳体扩容部实现开合,通过公母槽相互嵌入榫接,能够使壳体扩容部的边缘与翻盖的边缘相互之间有效的吻合,以达到密封的效果,避免了渗水等情况的发生。优选的,所述翻盖一侧通过铁栓与壳体扩容部相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够将铰接点隐藏在翻盖内侧达到美观的效果,而且通过铁栓实现铰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翻盖在开合时活动的幅度。优选的,所述翻盖与壳体扩容部相开合部分一侧设置有锁止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壳体扩容部与翻盖闭合的状态下实现锁止,防止其因不慎被打开。优选的,所述锁止机构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与锁止机构相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止结构能够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翻盖与壳体扩容部的开合,使翻盖操作起来更为方便。优选的,所述翻盖内侧设置有网格收纳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翻盖部分也能实现置物的效果,且放置于翻盖一侧能够方便拿取。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开合的边缘为公母槽结构,其两者相互榫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下壳体的公母槽相互嵌入榫接,实现了上下壳体的边缘相互之间有效的吻合,以达到密封的效果,避免了渗水等情况的发生。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榫接部分一侧设置有密码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上下壳体闭合状态下实现锁止的同时,保证其内部的安全。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一侧通过铁栓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够将铰接点隐藏在翻盖内侧达到美观的效果,而且通过铁栓实现铰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上下壳体开合的幅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箱体开合所采用的连接方式便捷,能够方便用户操作,且易于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翻盖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翻盖部分细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上下壳体打开细节示意图。图中:1、箱体;2、滚轮;3、拉杆;4、上壳体;5、下壳体;6、翻盖;7、壳体扩容部;8、公槽;9、母槽;10、铁栓;11、锁止机构;101、扩容层密码锁;12、开关;13、网格收纳袋;14、密码锁;15、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3所示的一种行李箱,其主体由箱体1、提手15、滚轮2以及拉杆3四部分组成,箱体1分为上壳体4和下壳体5,所述上壳体4有扩容层,所述扩容层为翻盖结构,其包括了壳体扩容部7和翻盖6两部分,所述翻盖6通过的底部边缘与相对应的壳体扩容部7的边缘相铰接,其余边缘部分相开合,所述翻盖6与壳体扩容部7相开合的边缘为公母槽结构,壳体扩容部7的边缘为凸起的公槽8,翻盖6的边缘为凹陷的母槽9,两者实现榫接,且该两者尺寸相互匹配,能够完全吻合,起到密封的效果,其中箱体1包括其壳体扩容部7边缘的公槽或母槽、翻盖6包括其边缘的母槽或公槽,分别为一体铸造成型的,如此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工制造的成本,尺寸的误差小,能够很好的保证公母槽榫接处的密封性,避免箱体渗水;上述壳体扩容部7和翻盖6其边缘公槽与母槽的位置关系仅仅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同样也可以是壳体扩容部7的边缘为凹陷的母槽9,而翻盖6的边缘凸起为公槽8,两者实现榫接。在本实施例中,翻盖6通过其底部的边缘与壳体扩容部7相对应的边缘铰接的部分,所采用的连接件为铁栓10,铁栓10在实现两者铰接的前提下,所具备的优点是无需向合叶一样通过打铆钉与所需铰接的部件连接,而是从内侧直接与需要铰接的两者连接,如此便很好的隐藏了起来,看起来更为美观,并且,铁栓10不限制转动的幅度,即翻盖6与壳体扩容部7所实现的铰接能够达到最大程度的活动幅度。在本实施例中,翻盖6与壳体扩容部7相开合处,设置有锁止机构11,该锁止机构11具体为扩容层密码锁101,其包括卡扣和卡槽分别设置于壳体扩容部7顶部的内侧以及其相对应的翻盖6的内侧;所述卡槽对应位置,翻盖6的外侧,设置有开关12,当扩容层密码锁101在解锁状态下,按下开关12能够对翻盖6实现解锁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翻盖6与壳体扩容部7底部铰接的铁栓10、其顶部的锁止机构11以及位于其两侧的相互榫接的公母槽,此三者之间形成了三角点位固定的关系,通过此三个位置的配合,使翻盖6的位置具备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翻盖6内侧竖直方向上设置有网格收纳袋13,该网格收纳袋13为网状结构,网孔较小,能够在实现透气的前提下小物件不容易掉出,该网格收纳袋13四周与翻盖6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取下清洁,该网格收纳袋13的侧面偏上处设置有拉链,能够防止物品掉出,且网格收纳袋13设置于翻盖6内侧能够方便使用者拿取物品。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的上壳体4与下壳体5一侧同样通过铁栓10铰接,如此使其更为美观,上壳体4与下壳体5同样通过边缘的公母槽结构榫接,通过将上壳体4的公槽8或母槽9嵌入到下壳体5的母槽9或公槽8,实现了上下壳体边缘完美的吻合,达到了密封的效果,避免了渗水等情况的发生,此仅仅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上下壳体之间也可通过拉链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4与下壳体5相开合,其两者铰接点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密码锁14,密码锁14对上壳体4与下壳体5进行了锁止,同时保证了箱体1内的安全。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李箱,其主体由箱体(1)、提手(15)、滚轮(2)以及拉杆(3)四部分组成,箱体(1)可分为上壳体(4)和下壳体(5),所述上壳体(4)有扩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容层为翻盖结构,其包括壳体扩容部(7)和翻盖(6)两部分,所述翻盖(6)一侧与壳体扩容部(7)铰接;所述翻盖(6)与壳体扩容部(7)相开合的边缘部分为公母槽结构,其两者相互榫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李箱,其主体由箱体(1)、提手(15)、滚轮(2)以及拉杆(3)四部分组成,箱体(1)可分为上壳体(4)和下壳体(5),所述上壳体(4)有扩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容层为翻盖结构,其包括壳体扩容部(7)和翻盖(6)两部分,所述翻盖(6)一侧与壳体扩容部(7)铰接;所述翻盖(6)与壳体扩容部(7)相开合的边缘部分为公母槽结构,其两者相互榫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6)一侧通过铁栓(10)与壳体扩容部(7)相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6)与壳体扩容部(7)相开合部分一侧设置有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相伴宝产业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