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灌溉
,具体涉及一种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即便到了现代社会,农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大田种植的农作物,传统的灌溉方式是从地表引水至田间湿润土壤,这种灌溉方式均匀度差,水资源浪费大,给农作物施肥时,采用人工撒肥的方式,撒肥后再灌溉,以使肥料溶解浸入土壤供作物吸收,此种施肥方式施肥不均,易造成肥料浪费。国家发展的根本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农业部门的大力推广下,国内部分地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但技术水平较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大多农业灌溉控制系统采用定时控制或者手动控制方式,不能进行远程监控,其灌溉精准度低,存在浇水不及时、不均、灌水不足或过量灌水等现象,没有与农作物生长周期所需水规律及需水量和各生长周期需肥量融为一体的精准灌溉技术,造成肥料利用率极低、成本较高的现状,降低了生产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土壤环境参数及农作物生长规律进行实时浇水施肥的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能进行远程监控,灌溉精准度低,存在浇水不及时、不均、灌水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包括供水部(100),通过主管道(1)与所述供水部(100)连通的灌溉部(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供水部(100)和所述灌溉部(200)通信连接的灌溉控制部(300),所述供水部(100)包括有水泵(2),所述水泵(2)的出水端与所述主管道(1)连接,所述水泵(2)的后侧主管道通过第一支管道(3)连通有混料罐(4),所述混料罐(4)连通有储肥罐(5),所述储肥罐(5)与所述混料罐(4)之间设有肥料注入泵(6),所述混料罐(4)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支管道(7)连通所述主管道(1);所述灌溉控制部(300)包括控制器、上位机(9),所述控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包括供水部(100),通过主管道(1)与所述供水部(100)连通的灌溉部(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供水部(100)和所述灌溉部(200)通信连接的灌溉控制部(300),所述供水部(100)包括有水泵(2),所述水泵(2)的出水端与所述主管道(1)连接,所述水泵(2)的后侧主管道通过第一支管道(3)连通有混料罐(4),所述混料罐(4)连通有储肥罐(5),所述储肥罐(5)与所述混料罐(4)之间设有肥料注入泵(6),所述混料罐(4)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支管道(7)连通所述主管道(1);所述灌溉控制部(300)包括控制器、上位机(9),所述控制器包括环境监测模块(10)、触控显示模块(11)、数据存储模块(12)、单片机(13)、通信模块(14),所述环境监测模块(10)、所述触控显示模块(11)、所述数据存储模块(12)、所述通信模块(14)均与所述单片机(13)通信连接,所述通信模块(14)与所述上位机(9)通信连接;所述环境监测模块(10)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离子浓度传感器;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所述离子浓度传感器均与所述单片机(13)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部(200)包括与所述主管道(1)连通的若干灌溉支管(201),所述灌溉支管(201)上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崇宝,秦磊,张国华,高进,魏统全,鲁少华,金殿文,田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中灌顺鑫华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拉斐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