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心囊体的整流式海水管路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200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中心囊体的整流式海水管路消声器,包括中心囊体、穿孔中心腔管、球形导流体、穿孔歧管以及外壳,中心囊体位于穿孔中心腔管内部,中心囊体中空设置,两球形导流体分别位于中心囊体的两侧将其端部包裹于其内,两球形导流体之间通过多根穿孔歧管连通,外壳套于两球形导流体与穿孔歧管外侧,外壳与两球形导流体和穿孔歧管外侧壁之间空隙形成外腔,穿孔歧管上开设有多个透水通孔与外腔连通以与外腔中海水进行交换,穿孔中心腔管中开设有透水通孔以使中心囊体外壁与外腔中海水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具有中心囊体的整流式海水管路消声器,可优化管路内流场,降低管内流体水动力噪声,同时减小流体压力脉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中心囊体的整流式海水管路消声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管路振动噪声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中心囊体的整流式海水管路消声器。
技术介绍
根据实艇测试结果,海水系统管路的振动噪声控制是舰船机械噪声控制的薄弱环节,其引起的辐射噪声会影响舰船声隐身性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路内流体压力脉动引起的管路振动激励艇体进而形成声辐射,二是管路内流体的水动力噪声直接通过舷侧阀向外形成声辐射。针对海水管路振动噪声问题,目前在管路中应用了抗性消声器,利用管道截面的扩张(或收缩)造成管道内声阻抗变化,阻止某些频率声波的通过,达到降低管路噪声的目的。但是,根据实测数据,现有消声器的插入损失通常在5~8dB(100Hz~2kHz)间,且对100Hz以下可导致管路振动的流体脉动基本无衰减控制效果,离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中心囊体的整流式海水管路消声器,旨在优化管路内流场,降低管内流体水动力噪声,同时减小流体压力脉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中心囊体的整流式海水管路消声器,包括中心囊体、穿孔中心腔管、球形导流体、穿孔歧管以及外壳,其中,所述中心囊体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中心囊体的整流式海水管路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囊体、穿孔中心腔管、球形导流体、穿孔歧管以及外壳,其中,所述中心囊体位于穿孔中心腔管内部,中心囊体外壁与穿孔中心腔管内壁紧密贴合,中心囊体中空设置,两球形导流体分别位于中心囊体的两侧将其端部包裹于其内,两球形导流体之间通过多根穿孔歧管连通,外壳套于两球形导流体与穿孔歧管外侧,海水经一球形导流体进入后经过穿孔歧管从另一球形导流体留出,外壳与两球形导流体和穿孔歧管外侧壁之间空隙形成外腔,穿孔歧管上开设有多个透水通孔与外腔连通以与外腔中海水进行交换,穿孔中心腔管中开设有透水通孔以使中心囊体外壁与外腔中海水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中心囊体的整流式海水管路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囊体、穿孔中心腔管、球形导流体、穿孔歧管以及外壳,其中,所述中心囊体位于穿孔中心腔管内部,中心囊体外壁与穿孔中心腔管内壁紧密贴合,中心囊体中空设置,两球形导流体分别位于中心囊体的两侧将其端部包裹于其内,两球形导流体之间通过多根穿孔歧管连通,外壳套于两球形导流体与穿孔歧管外侧,海水经一球形导流体进入后经过穿孔歧管从另一球形导流体留出,外壳与两球形导流体和穿孔歧管外侧壁之间空隙形成外腔,穿孔歧管上开设有多个透水通孔与外腔连通以与外腔中海水进行交换,穿孔中心腔管中开设有透水通孔以使中心囊体外壁与外腔中海水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中心囊体的整流式海水管路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穿孔歧管在中心囊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中心囊体的整流式海水管路消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穿孔中心腔管端部且位于球形导流体内部的两分流椭头,分流椭头呈椭球形结构,两分流椭头分别与穿孔中心腔管的两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中心囊体的整流式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渡付晓明孙启滨王壮彭伟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