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湖沉积相边坡生态稳固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809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湖沉积相边坡生态稳固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目标治理边坡土层识别划分及乡土物种筛选;乡土物种栽培及速生植被的形成;田间管理;边坡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水土保持功能的恢复;种群更新及植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本稳固治理方法不需要水泥、砖块等工程措施投入,治理成本大大降低,历时1.5‑2年可建成以乡土物种为主的群落,目标治理边坡植被覆盖度达60%‑90%,边坡土壤侵蚀量降低为原来的20%‑50%;建成的群落适应区域环境,是具有物种多样性好、群落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高、土壤侵蚀调控能力强的功能性群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湖沉积相边坡生态稳固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区域水土保持及环境治理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河湖沉积相边坡生态稳固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浦庆余等指出:云贵高原北缘金沙江流域的干热河谷区地质构造属康滇背斜中段、新生代断陷堆积的元谋盆地,元谋组地层在元谋盆地内广泛分布,地层厚695.4m,分为4段28层,形成河流相、湖泊相或河湖交替相的沉积物,具有砂砾层、粉砂层、亚粘土层及砂砾层互层,岩性松散,易被侵蚀的特征(浦庆余,钱方.对元谋人化石地层-元谋组的研究[J].地质学报,1977(1):89-100.)。张素等在干热河谷土壤崩解性试验过程中人工开挖的边坡剖面,高23.4m,土壤分层明显,包含剖面发育的燥红土、变性土和新积土层。(张素,郑学用,熊东红,张宝军,杨丹,郭敏,校亮.干湿交替对干热河谷冲沟发育区不同土壤崩解性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2016,30(2):111-121.)。张素等在元谋干热河谷人工开挖的公路边坡边坡剖面样本,该剖面高23.4m,分层明显,具备干热河谷冲沟土层发育特征,采样前将冲沟剖面土层从上至下依次划分为Ⅰ、Ⅱ、Ⅲ、Ⅳ、Ⅴ、Ⅵ层。其中,Ⅰ层为燥红土,裂缝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湖沉积相边坡生态稳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目标治理边坡土层识别划分及乡土物种筛选;步骤2、乡土物种栽培及速生植被的形成;步骤3、田间管理;步骤4、边坡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水土保持功能的恢复;步骤5、种群更新及植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湖沉积相边坡生态稳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目标治理边坡土层识别划分及乡土物种筛选;步骤2、乡土物种栽培及速生植被的形成;步骤3、田间管理;步骤4、边坡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水土保持功能的恢复;步骤5、种群更新及植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目标治理边坡土层识别划分及乡土物种筛选中,边坡土层分为以下6个不同的土层:变性土层、燥红土层、新积土层或砂砾土层、变性土和燥红土交界区、变性土和新积土交界区、燥红土和新积土交界区,每个土层种植不同的植物物种,分别为:在变性土层为孔颖草Bothriochloapertusa;燥红土层种植黄茅Heteropogoncontortus;在新积土层或砂砾土层种植刺芒野谷草Arundinellasetosa或四脉金茅Eulaliaquadrinervis;在变性土和燥红土交界区种植橘草Cymbopogongoeringii或拟金茅Eulaliopsisbinata;在变性土和新积土交界区种植蔓草虫豆Cajanusscarabaeoides;在燥红土和新积土交界区种植双花草Dichanthiumannulatum或扁穗白莎草Dichostylispygmae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乡土物种栽培及速生植被的形成具体按照以下步骤操作:选择干热区旱雨交替期,行距30-40cm,宽度15-20cm,深度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光熊史亮涛闫帮国岳学文李建查潘志贤方海东王艳丹张梦寅张明忠李纪潮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