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缝防绕流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79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提出一种地下连续墙接缝防绕流施工方法,包括有钢筋笼、工字钢接头和镀锌钢板,所述镀锌钢板边焊接于工字钢接头的翼板端,镀锌钢板成为工字钢接头的附加翼板,位于钢筋笼的近外侧,还包括有接头管和砂包段,接头管的截面尺寸略小于工字钢接头的槽内尺寸,所述砂包段由多个砂包堆成,砂包段和接头管端对接成为临时堵柱置于工字钢接头外槽内。地下连续墙施工时,混凝土将镀锌钢板边部向外挤压至抵贴实槽壁并阻挡混凝土向工字钢接头外侧绕流,少量绕流过工字钢接头的混凝土,受临时堵柱的填堵,有效解决了一期槽段施工时混凝土绕流过工字钢接头的问题,从而减少二期槽段接头施工时冲打砼的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连续墙缝防绕流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特别涉及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
技术介绍
地下连续墙是基础工程。施工时,在地面上采用一种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导向墙),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筑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间隔(1-3-5-2-4-6)施工,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地下连续墙由于设置与地面以下,深度达几十米,甚至超过100米,地下墙越深,也越受地下水渗漏影响。由于地下连续墙是逐段施工,相邻两段混凝土连接处易形成接缝,导致漏水。解决漏水问题,其中的一种办法是采用特殊结构的接头,例如目前采用较多工字钢接头。地下连续墙通常采用分期施工方法,先间隔施工一期(1-3-5)墙段,先开挖一期槽段并放置钢筋笼和灌筑混凝土,一期墙段施工的钢筋笼带有工字钢接头,待一期墙段的混凝土硬结后再开挖二期(2-4-6)槽段并放置钢筋笼和灌筑混凝土,二期墙段施工的钢筋笼没有工字钢接头。在大部分场合,即使接头结构再好,仍无法彻底解决漏水问题。究其原因,在施工一期墙段时,为方便下放接头,接头与槽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在下放钢筋笼后浇筑混凝土时,流体形式的混凝土会绕过接头流到工字钢接头的另一侧(二期槽段)。绕流过接头另一侧并硬结的混凝土直接影响二期墙段的施工,更不能与二期墙段混凝土牢固结合。因此,有必要解决一期墙段施工时混凝土绕流过工字钢接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地下连续墙接缝防绕流施工方法,其可确保一期墙段施工时混凝土不绕流过工字钢接头,达到提高二期墙段施工质量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地下连续墙接缝防绕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现有技术制作钢筋笼和工字钢接头,所述钢筋笼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钢筋笼的两端与工字钢接头焊接连接。步骤2,将镀锌钢板边焊接于工字钢接头的翼板端,镀锌钢板成为工字钢接头的附加翼板,位于钢筋笼的近外侧,镀锌钢板的宽度为600~800mm、长度与工字钢接头相等。步骤3,制作接头管和砂包,接头管的长度为10~20m、截面尺寸略小于工字钢接头的槽内尺寸,砂包采用纤维袋装砂包、每包重量为20~30kg,砂包数量若干个。步骤4,按现有技术开挖一期槽段,并将步骤2的钢筋笼和工字钢接头吊放入挖好的一期槽段内,工字钢接头连接二期连续墙的一侧具有外槽。步骤5,将步骤3准备的砂包逐一放入工字钢接头的外槽,多个砂包沿工字钢接头的外槽底段堆填成为砂包段。步骤6,将步骤3准备的接头管吊放入工字钢接头的外槽,使接头管的下端抵接于步骤5完成的砂包段,由接头管和砂包段构成的临时堵柱的高度与工字钢接头的长度相当。步骤7,按现有技术往一期槽段内灌筑混凝土,混凝土将镀锌钢板边部向外挤压至抵贴槽壁,镀锌钢板阻挡混凝土向工字钢接头外侧绕流。少量绕流过工字钢接头的混凝土,由接头管和砂包段构成的临时堵柱填堵,施工期间不定时将接头管微动,防止混凝土将接头管牢固。随后进行二期槽段施工时,先将接头管拔去,然后按现有技术开挖二期槽段,开挖二期槽段同时将砂包段的砂包除去。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本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一期槽段施工时混凝土绕流过工字钢接头的问题,从而减少二期槽段接头施工时冲打砼的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地下连续墙接缝防绕流施工方法,本实施例施工的地下连续墙高度30m,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现有技术制作钢筋笼和工字钢接头1,所述钢筋笼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纵向钢筋2和横向钢筋3,钢筋笼的两端与工字钢接头1焊接连接。步骤2,将镀锌钢板4边焊接于工字钢接头1的翼板端,镀锌钢板4成为工字钢接头1的附加翼板,位于钢筋笼的近外侧,镀锌钢板4的宽度为600mm、长度与工字钢接头相等。步骤3,制作接头管5和砂包,接头管5的长度为15m、截面尺寸略小于工字钢接头1的槽内尺寸(940mm×300mm),砂包采用纤维袋装砂包、每包重量为20kg,砂包数量若干个。步骤4,按现有技术开挖一期槽段,并将步骤2的钢筋笼和工字钢接头1吊放入挖好的一期槽段内,工字钢接头1连接二期连续墙的一侧具有外槽。步骤5,将步骤3准备的砂包逐一放入工字钢接头1的外槽,多个砂包沿工字钢接头1的外槽底段堆填成为砂包段6。步骤6,将步骤3准备的接头管5吊放入工字钢接头的外槽,使接头管5的下端抵接于步骤5完成的砂包段6,由接头管5和砂包段6构成的临时堵柱的高度与工字钢接头1的长度相当。步骤7,按现有技术往一期槽段内灌筑混凝土,混凝土将镀锌钢板4边部向外挤压至抵贴槽壁,镀锌钢板阻挡混凝土向工字钢接头外侧绕流;少量绕流过工字钢接头1的混凝土,由接头管5和砂包段6构成的临时堵柱填堵,施工期间不定时将接头管5微动,防止混凝土将接头管5牢固。随后进行二期槽段施工时,先将接头管5拔去,然后按现有技术开挖二期槽段,开挖二期槽段同时将砂包段6的砂包除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地下连续墙接缝防绕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现有技术制作钢筋笼和工字钢接头(1),所述钢筋笼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纵向钢筋(2)和横向钢筋(3),钢筋笼的两端与工字钢接头(1)焊接连接;步骤2,将镀锌钢板(4)边焊接于工字钢接头(1)的翼板端,镀锌钢板(4)成为工字钢接头(1)的附加翼板,位于钢筋笼的近外侧,镀锌钢板(4)的宽度为600~800mm、长度与工字钢接头相等;步骤3,制作接头管(5)和砂包,接头管(5)的长度为10~20m、截面尺寸略小于工字钢接头(1)的槽内尺寸,砂包采用纤维袋装砂包、每包重量为20~30kg,砂包数量若干个;步骤4,按现有技术开挖一期槽段,并将步骤2的钢筋笼和工字钢接头(1)吊放入挖好的一期槽段内,工字钢接(1)连接二期连续墙的一侧具有外槽;步骤5,将步骤3准备的砂包逐一放入工字钢接头(1)的外槽,多个砂包沿工字钢接头(1)的外槽底段堆填成为砂包段(6);步骤6,将步骤3准备的接头管(5)吊放入工字钢接头(1)的外槽,使接头管(5)的下端抵接于步骤5完成的砂包段(6),由接头管(5)和砂包段(6)构成的临时堵柱的高度与工字钢接头(1)的长度相当;步骤7,按现有技术往一期槽段内灌筑混凝土,混凝土将镀锌钢板(4)边部向外挤压至抵贴槽壁,镀锌钢板阻挡混凝土向工字钢接头外侧绕流;少量绕流过工字钢接头(1)的混凝土,由接头管(5)和砂包段(6)构成的临时堵柱填堵,施工期间不定时将接头管(5)微动,防止混凝土将接头管(5)牢固;随后进行二期槽段施工时,先将接头管(5)拔去,然后按现有技术开挖二期槽段,开挖二期槽段同时将砂包段(6)的砂包除去。...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连续墙接缝防绕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现有技术制作钢筋笼和工字钢接头(1),所述钢筋笼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纵向钢筋(2)和横向钢筋(3),钢筋笼的两端与工字钢接头(1)焊接连接;步骤2,将镀锌钢板(4)边焊接于工字钢接头(1)的翼板端,镀锌钢板(4)成为工字钢接头(1)的附加翼板,位于钢筋笼的近外侧,镀锌钢板(4)的宽度为600~800mm、长度与工字钢接头相等;步骤3,制作接头管(5)和砂包,接头管(5)的长度为10~20m、截面尺寸略小于工字钢接头(1)的槽内尺寸,砂包采用纤维袋装砂包、每包重量为20~30kg,砂包数量若干个;步骤4,按现有技术开挖一期槽段,并将步骤2的钢筋笼和工字钢接头(1)吊放入挖好的一期槽段内,工字钢接(1)连接二期连续墙的一侧具有外槽;步骤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武兴唐文杨飞虎汪国胜晏迎秋许燮枢刘凯嘉黎柳坤刘磊云昌倬罗辉朱招兵李馀叶恩马南贵冯颖娇龙连杰宋维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