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广角光学系统、透镜单元及拍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车载用摄像头等的拍摄用广角光学系统、具有该广角光学系统的透镜单元及拍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CMOS及CCD等拍摄元件的小型化及高像素化不断推进,具备这些拍摄元件的拍摄设备也不断小型化。随之而来地,对搭载于这种拍摄设备的拍摄镜头,既要求良好的光学性能,又要求小型化。特别是对于车载用及监视用的摄像头用途,要求小型、高性能、廉价、且为广角,还有重视屋外使用时的耐环境性倾向。在专利文献1、2中,作为搭载于车载用摄像头的拍摄镜头,提出有从物体侧依次具有从负、负及正开始的光焦度配置的广角拍摄镜头。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通过将最终组的接合面最优化而提供制造容易且高性能的拍摄镜头,但很难说相对于传感器充分小型,且对耐环境性没有任何考虑。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考虑到耐环境性,提出有将弹性部件配置于第一透镜的背面,但在这种配置中,会对第一透镜在光轴方向上作用负荷,因此,产生透镜的松动,可能在视角等性能上产生不均。此外,专利文献2中虽没有对于光学形状的数值实施例的记载,但根据附图推测,相对于传感器尺寸的总长较长,相对于传感器尺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广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起依次由以下部件实质构成:负的第一透镜,其在物体侧具有凸形状且在像侧具有凹形状,由玻璃制成,且两面均为球面;负的第二透镜,其在至少一面具有非球面,在像侧具有凹形状;正的第三透镜;光圈;第四透镜,其在至少一面具有非球面;第五透镜,其在至少一面具有非球面,所述广角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0.27≦D14/D1L≦0.37…(1)0.65≦D24/SAG2≦0.85…(2)在此,D14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体侧面到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D1L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体侧面到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D24是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28 JP 2016-0645501.一种广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起依次由以下部件实质构成:负的第一透镜,其在物体侧具有凸形状且在像侧具有凹形状,由玻璃制成,且两面均为球面;负的第二透镜,其在至少一面具有非球面,在像侧具有凹形状;正的第三透镜;光圈;第四透镜,其在至少一面具有非球面;第五透镜,其在至少一面具有非球面,所述广角光学系统满足下述条件式,0.27≦D14/D1L≦0.37…(1)0.65≦D24/SAG2≦0.85…(2)在此,D14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体侧面到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D1L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体侧面到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D24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SAG2是在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光学面端的SAG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条件式,4.0≦TTL/Hmax≦5.5…(3)在此,TTL是光学总长,Hmax是最大像高。3.如权利要求1及2中任一项所述的广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条件式,4.0≦φ1/Hmax≦5.5…(4)在此,φ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体侧面的光学面直径,Hmax是最大像高。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广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条件式,0.65≦(D23+SAG3)/SAG2≦1.0…(5)在此,D23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体侧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SAG2是在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光学面端的SAG量;SAG3是在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体侧面的光学面端的SAG量。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广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条件式,3.0≦R1/R2≦3.5…(6)1.85≦φ2/R2≦1.95…(7)在此,R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R2是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φ2是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光学面直径。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广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条件式,0.8≦D12/f≦1.2…(8)在此,D12是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f是全系统的焦点距离。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广角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直径内的最大面角度为60°以上。8.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