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行和左转同时进行的路口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行和左转同时进行的路口系统,属于道路建设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道路建设的发展和交通的需要,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使车辆日益增多,平面交叉的公路道口极易造成车辆拥堵,因此立交桥成为了解决交通拥堵的极佳方案。虽然立交桥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足够的离地高度,同时又不至于桥面过于陡峭,立交桥的延伸长度较长,但是对于城市道路来说,一般情况下并没有足够的空间用于立交桥的延伸。而且,立交桥的建造成本是随立交桥的高度逐渐攀升的,现有的立交系统耗资巨大。现有的公路路口的红绿灯系统分四个通行阶段,分别是纵向直行阶段、纵向左转阶段、横向直行阶段和横向左转阶段。目前,在车流量大的路口及高峰期,路口压车严重,每个阶段的车辆都需要等其他三个阶段结束后才能通行,影响交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行和左转同时进行的路口系统,相向行驶的车辆直行和左转可同时进行,大大降低交通拥堵,并且施工方便,占地面积小,适于城市内的道路路口改造,成本低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行和左转同时进行的路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行车道路和横向行车道路,纵向行车道路和横向行车道路相交处为地上平台(1),地上平台(1)下部挖空形成空腔,空腔底部为地下平台(3),地下平台(3)小于地上平台(1),地下平台(3)在地上平台(1)正下方,纵向行车道路分为北向车道和南向车道,北向车道被地上平台(1)分为北向进平台车道和北向出平台车道,南向车道被地上平台(1)分为南向进平台车道和南向出平台车道;横向行车道路分为东向车道和西向车道,东向车道被地上平台(1)分为东向进平台车道和东向出平台车道,西向车道被地上平台(1)分为西向进平台车道和西向出平台车道;北向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行和左转同时进行的路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行车道路和横向行车道路,纵向行车道路和横向行车道路相交处为地上平台(1),地上平台(1)下部挖空形成空腔,空腔底部为地下平台(3),地下平台(3)小于地上平台(1),地下平台(3)在地上平台(1)正下方,纵向行车道路分为北向车道和南向车道,北向车道被地上平台(1)分为北向进平台车道和北向出平台车道,南向车道被地上平台(1)分为南向进平台车道和南向出平台车道;横向行车道路分为东向车道和西向车道,东向车道被地上平台(1)分为东向进平台车道和东向出平台车道,西向车道被地上平台(1)分为西向进平台车道和西向出平台车道;北向进平台车道分为北向机动车进平台车道和北向非机动车进平台车道,最左侧的北向机动车进平台车道为北向机动车进平台左转车道(N1),最右侧的北向机动车进平台车道为北向机动车进平台右转车道(N3),其余北向机动车进平台车道为北向机动车进平台直行车道(N2),北向非机动车进平台车道分为北向非机动车进平台左转车道(N4)和北向非机动车进平台直行车道(N5),北向出平台车道分为北向机动车出平台直行车道(N6)和北向非机动车出平台车道,北向非机动车出平台车道在北向机动车出平台车道右侧,北向非机动车出平台车道分为北向非机动车出平台直行车道(N8)和东向非机动车出平台左转车道(N7),东向非机动车出平台左转车道(N7)在北向非机动车出平台直行车道(N8)左侧,其中北向机动车进平台左转车道(N1)、北向非机动车进平台左转车道(N4)、北向机动车出平台直行车道(N6)最右侧车道和东向非机动车出平台左转车道(N7)均通过斜坡(2)与地下平台连通,北向机动车进平台左转车道(N1)通过地下平台上的北向机动车左转车道(N10)与西向机动车出平台直行车道(W6)最右侧车道连通,北向非机动车进平台左转车道(N4)通过地下平台上的北向非机动车左转车道(N11)与北向非机动车出平台左转车道(W7)连通;南向进平台车道分为南向机动车进平台车道和南向非机动车进平台车道,最左侧的南向机动车进平台车道为南向机动车进平台左转车道(S1),最右侧的南向机动车进平台车道为南向机动车进平台右转车道(S3),其余南向机动车进平台车道为南向机动车进平台直行车道(S2),南向非机动车进平台车道分为南向非机动车进平台左转车道(S4)和南向非机动车进平台直行车道(S5),南向出平台车道分为南向机动车出平台直行车道(S6)和南向非机动车出平台车道,南向非机动车出平台车道在南向机动车出平台车道右侧,南向非机动车出平台车道分为南向非机动车出平台直行车道(S8)和西向非机动车出平台左转车道(S7),西向非机动车出平台左转车道(S7)在南向非机动车出平台直行车道(S8)左侧,其中南向机动车进平台左转车道(S1)、南向非机动车进平台左转车道(S4)、南向机动车出平台直行车道(S6)最右侧车道和西向非机动车出平台左转车道(S7)均通过斜坡(2)与地下平台连通,南向机动车进平台左转车道(S1)通过地下平台上的南向机动车左转车道(S10)与东向机动车出平台直行车道(E6)最右侧车道连通,南向非机动车进平台左转车道(S4)通过地下平台上的南向非机动车左转车道(S11)与南向非机动车出平台左转车道(E7)连通;西向进平台车道分为西向机动车进平台车道和西向非机动车进平台车道,最左侧的西向机动车进平台车道为西向机动车进平台左转车道(W1),最右侧的西向机动车进平台车道为西向机动车进平台右转车道(W3),其余西向机动车进平台车道为西向机动车进平台直行车道(W2),西向非机动车进平台车道分为西向非机动车进平台左转车道(W4)和西向非机动车进平台直行车道(W5),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乃祥,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丁乃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