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纺织物用易去污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720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纺织物用易去污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氨酯乳液升温至80‑90℃,向其中滴加预乳液和过硫酸钾,滴加完成后继续回流保温反应2‑3h,降至室温后,调至中性后加入水稀释,过筛,搅拌混合均匀后,降至室温,制得所述混纺织物用易去污整理剂。本申请的易去污整理剂绿色环保,对人的身体健康没有伤害,可以使得混纺织物不易被油污沾染即使沾染后也易于去除,具有良好的易去污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纺织物用易去污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助剂领域,特别是一种混纺织物用易去污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织物是由纤维通过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以及氢键等作用力重叠交织而成的,由于纤维本身的多孔性,以及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空隙,在纤维内部存在着许多“毛细管”容易被液体润湿。织物的润湿是指水、油等液体可以在织物表面迅速的铺展,织物的润湿难易程度主要与织物的结构以及纤维的表面特性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织物的各种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不同场合的织物有了不同的要求,易去污整理就是其中一种。织物的易去污整理是指织物被玷污后,污垢在正常洗涤条件下容易洗净,并在洗涤液中不会重新沾污。易去污整理实际是促进水向纤维内部和油污-纤维界面的扩散,由于促进了界面的水化,因为易使油污与纤维分离。水越易扩散,油污就越易脱落,而水的扩散取决于易去污整理剂的溶胀能力,而溶胀能力源于其化学性能、亲水性、交联度以及水洗温度等。当涂覆一层油污的织物最初置于水中时,油污与水间的排斥力迫使油渗入织物的疏水区,亲水性阻碍层阻碍了油污与疏水性织物表面的接触,亲水性阻碍层与油污之间强烈的排斥力迫使油污离开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纺织物用易去污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丁二醇,聚环氧丙烷三醇,聚内酯二醇和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热至110‑120℃,以120‑150转/min的速度搅拌,加入丙酮和2‑甲基丙二醇,以及丙烯酸羟乙酯和二羟甲基丙酸,并降低温度至40‑50℃,持续搅拌3‑4h,之后加入水,以200‑300转/min的速度搅拌,蒸除丙酮,制得固含量为55%的聚氨酯乳液;(2)将纳米ZnO颗粒加入硅烷偶联剂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60‑80℃,超声分散15‑20min,之后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高速剪切分散45‑60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纺织物用易去污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丁二醇,聚环氧丙烷三醇,聚内酯二醇和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中,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热至110-120℃,以120-150转/min的速度搅拌,加入丙酮和2-甲基丙二醇,以及丙烯酸羟乙酯和二羟甲基丙酸,并降低温度至40-50℃,持续搅拌3-4h,之后加入水,以200-300转/min的速度搅拌,蒸除丙酮,制得固含量为55%的聚氨酯乳液;(2)将纳米ZnO颗粒加入硅烷偶联剂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60-80℃,超声分散15-20min,之后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高速剪切分散45-60min,制得改性纳米ZnO颗粒分散液;(3)将丙烯酸,苯乙烯磺酸,甲基丙烯酸正丁酯,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水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60-80℃,搅拌均匀后,加入改性纳米ZnO分散液继续搅拌混合1-2h,制得预乳化液;(4)将聚氨酯乳液升温至80-90℃,向其中滴加预乳液和过硫酸钾,滴加完成后继续回流保温反应2-3h,降至室温后,调至中性后加入水稀释,过筛,搅拌混合均匀后,降至室温,制得所述混纺织物用易去污整理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纺织物用易去污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原料的使用量为,以质量份数计:聚二甲基硅氧烷30-45份,聚丁二醇22-35份,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继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印丝特纺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