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矩形波互补排列式梯形钢筘及其织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装置
,涉及一种矩形波互补排列式梯形钢筘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负泊松比织物主要集中在针织物的结构编织,且只是实现织物面内的负泊松比效应,在织物经纬向拉伸过程中,厚度变化不明显,没有显著的面外负泊松比效应。另外,机织物主要通过组织、纱线结构或种类等的改变来实现不同的布面效果,机织物织造方式比较单一,织物外观结构相对单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钢筘形态直接改变经纬纱密度,实现织物的结构改变和面外负泊松比效应,能够提高机织物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的机织物织造方法。本技术改变传统机织物织造方式单一的缺陷,实现面外负泊松比机织物的直接织造成形,丰富了机织物产品种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矩形波互补排列式梯形钢筘,包括上定位框、下定位框和钢丝,上定位框的长度大于下定位框;上定位框与下定位框之间形成梯形钢筘面,N个梯形钢筘面的上定位框与下定位框依次排列,呈前后倾斜交替状态,梯形钢筘面之间形成小于30度角;每个梯形钢筘面通过钢丝连接于上定位框与下定位框之间形成筘齿;钢丝上定位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矩形波互补排列式梯形钢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位框(1)、下定位框(2)和钢丝(3),上定位框(1)的长度大于下定位框(2);上定位框(1)与下定位框(2)之间形成梯形钢筘面,N个梯形钢筘面的上定位框(1)与下定位框(2)依次排列,呈前后倾斜交替状态,梯形钢筘面之间形成小于30度角;每个梯形钢筘面通过钢丝(3)连接于上定位框(1)与下定位框(2)之间形成筘齿;钢丝(3)上定位框(1)相连形成的筘齿排列稀疏,与下定位框(2)相连形成的筘齿排列紧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形波互补排列式梯形钢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位框(1)、下定位框(2)和钢丝(3),上定位框(1)的长度大于下定位框(2);上定位框(1)与下定位框(2)之间形成梯形钢筘面,N个梯形钢筘面的上定位框(1)与下定位框(2)依次排列,呈前后倾斜交替状态,梯形钢筘面之间形成小于30度角;每个梯形钢筘面通过钢丝(3)连接于上定位框(1)与下定位框(2)之间形成筘齿;钢丝(3)上定位框(1)相连形成的筘齿排列稀疏,与下定位框(2)相连形成的筘齿排列紧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波互补排列式梯形钢筘,其特征在于,上定位框(1)比下定位框(2)长1.5~2m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矩形波互补排列式梯形钢筘,其特征在于,梯形钢筘面之间形成的角度为5~15度角。4.采用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矩形波互补排列式梯形钢筘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将低熔点涤纶纱输入矩形波互补排列式梯形钢筘中;梯形钢筘面打纬不在一条直线上,筘齿排列紧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丰鑫,胡霄睿,高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