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牦牛绒、绢丝混纺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尤其涉及牦牛绒混纺织造领域。
技术介绍
牦牛绒是中国特有的纺织原料,是理想的高档服用纤维。随着国内外市场上对于环保、绿色产品越来越推崇,天然纤维多样性开发利用是必然的趋势,我国牦牛绒资源充足,应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一优势。牦牛绒光泽自然柔和,弹性好,强度高,手感滑糯、蓬松柔软,有特殊的吸湿放热功能,保暖效果好,其织物质地可与羊绒相媲美,价格却远低于羊绒。但是牦牛绒纤维长度短,一般牦牛绒纤维平均长度为28mm左右,且纤维长短差异较大,短的只有15mm左右,细度差异也很大,所以牦牛绒纤维可纺性能差,纯纺难度较大。目前常见的牦牛绒产品主要是粗纺粗支纱,用于加工较厚的衣物,手感较粗硬,服用性能较差,产品单一,市场也比较小。绢丝也是一种较高级的纺织材料,强度很高,细度,长度都比较均匀,吸湿性好,织物有光泽,与牦牛绒纤维混纺可以大大提高牦牛绒的可纺性。利用粗纺生产工艺,开发出新型粗纺牦牛绒、绢丝混纺产品,发挥牦牛绒纤维的特性。纺织业中:1丝=1/100毫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牦牛绒、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牦牛绒、绢丝混纺的生产方法,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选用细度在17μm~18μm、纤维长度在28mm~32mm之间的牦牛绒纤维,选用纤维长度在36mm~40mm之间的绢丝纤维,两者形成混纺纤维,以质量百分比计,牦牛绒纤维占混纺纤维质量的75%~90%;步骤B:对混纺纤维进行和毛,和毛时将牦牛绒纤维和绢丝纤维铺层混打三遍,然后加入和毛剂剂后再混打一遍,最后闷仓24小时以上;步骤C:对混纺纤维进行梳毛处理,梳毛时,工作辊与锡林的隔距从初梳到末梳时由60丝至25丝逐渐变小,剥毛辊与锡林的隔距从初梳到末梳时由50丝至30丝逐渐变小,道夫与锡林的隔距从初梳到末梳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牦牛绒、绢丝混纺的生产方法,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选用细度在17μm~18μm、纤维长度在28mm~32mm之间的牦牛绒纤维,选用纤维长度在36mm~40mm之间的绢丝纤维,两者形成混纺纤维,以质量百分比计,牦牛绒纤维占混纺纤维质量的75%~90%;步骤B:对混纺纤维进行和毛,和毛时将牦牛绒纤维和绢丝纤维铺层混打三遍,然后加入和毛剂剂后再混打一遍,最后闷仓24小时以上;步骤C:对混纺纤维进行梳毛处理,梳毛时,工作辊与锡林的隔距从初梳到末梳时由60丝至25丝逐渐变小,剥毛辊与锡林的隔距从初梳到末梳时由50丝至30丝逐渐变小,道夫与锡林的隔距从初梳到末梳时由45丝至20丝逐渐变小,喂毛量在300g~350g,喂毛周期在60s~80s,出条速度在15m/min~20m/min;步骤D:对混纺纤维进行细纱处理,细纱时牵伸倍数在1.25至1.35之间,单纱捻度在450T/M~500T/M之间,捻向“Z”,锭速在6500rpm~7000rpm之间;步骤E:对混纺纤维进行络并捻处理,其中在并线时车速在550m/min~650m/min之间,倍捻时车速在6000rpm~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民,俞帅,卢松佳,
申请(专利权)人:康赛妮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