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铁尾矿土壤透气性的改良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41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加铁尾矿土壤透气性的改良剂。它是由按照重量份配比的稻壳1~3份、有机肥1~5份、生物炭1~3份及自然土5~10份组成,其中稻壳的施加量为80~210吨/公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大量利用铁尾矿,降低堆存风险,利用稻壳提高铁尾矿土壤的孔隙度,使用有机肥、生物炭份及自然土增加尾矿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的板结程度,使尾矿土壤长期保持良好的透气、松软状态,从而有利于土壤种植物的呼吸,提高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铁尾矿土壤透气性的改良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特别涉及一种增加铁尾矿土壤透气性的改良剂。
技术介绍
尾矿土作为选矿后的废弃物,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排出的尾矿土及废石在100亿吨以上。截止2014年,我国有8000多个国营矿山和23万多个乡镇集体矿山,堆存的尾矿土量近50亿吨,并以每年5亿吨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的尾矿土综合利用率只有7%,堆存的铁尾矿土量高达十几亿吨,占全部尾矿堆存总量的近1/3。铁尾矿的大量堆积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更是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实现的是大量的铁尾矿土再利用。现有铁尾矿土利用方式有回收其高价元素,制作建筑材料、土壤改良剂及微量元素肥料,进行复垦等方式。其中,能够实现尾矿大量利用的最高效方式即为复垦,将废弃的铁尾矿库转化为可以种植植物的土壤,不仅降低了堆存所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还减少了裸尾矿库所产生的扬尘等环境污染问题。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生长土壤孔隙度在45%~60%之间、容重在1.10~1.14g/cm3之间较为合适,这是由于土壤的孔隙度和容重反映了土壤的透气性,合适的透气性利于植物生长。目前,在现有的专利技术中,利用铁尾矿制作土壤透气增效材料,因为铁尾矿土壤属于砂质土壤,少量使用能起到增加土壤透气性,但是,不能满足铁尾矿大量使用的目标;还有通过污泥来改良铁尾矿的技术,虽然有良好的效果,但忽略了其中的重金属污染等问题。铁尾矿土因细沙含量较高,致使尾矿土壤堆积密实,导致孔隙度较低,土壤透气性较差,以至于无法满足土壤种植物呼吸的条件,因此,目前,需要寻找一种改良铁尾矿土壤透气性的方法。目前,土壤透气性改良的专利多以装置与结构改良为主的技术。本专利技术人经过试验找到一种增加铁尾矿土壤透气性的改良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铁尾矿土壤透气性的改良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增加铁尾矿土壤透气性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按照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稻壳1~3份、有机肥1~5份、生物炭1~3份及自然土5~10份,其中稻壳的施加量为80~210吨/公顷。上述改良剂的施加深度为25~35厘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稻壳由内外颖及小穗轴共同组成,长度为2.5~10mm;所述的生物炭为由秸秆或木屑加工的生物炭产品或市售品;所述的有机肥为腐熟鸡粪肥,含水量为25~35%;所述的自然土是指在自然成土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地貌、时间)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未经人类开垦利用的自然植被下的土壤。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可以大量利用铁尾矿,降低堆存风险,利用稻壳提高铁尾矿基质的孔隙度,使用有机肥、生物炭及自然土增加尾矿土壤有机质,降低尾矿的密实程度,使尾矿土壤长期保持良好的透气、松软状态,从而有利于土壤种植物的呼吸,提高存活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材料稻壳、生物炭、有机肥均属于农用物,材料来源广泛。通过提高透气性,来改善铁尾矿土壤的质地,解决了铁尾矿因细沙含量太高而导致的土壤堆积密实,孔隙度低,透气性差的难题,为铁尾矿通过复垦来实现大量利用的方式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无污染,使用过程省时省力,适于大范围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利用稻壳配以生物炭、有机肥、自然土作为复合改良剂施加于鞍山大孤山铁尾矿库中的尾矿土壤中进行孔隙度的改善试验。所述的稻壳由内外颖及小穗轴共同组成,长度为2.5~10mm;生物炭为由秸秆或木屑加工的市售生物炭产品;有机肥为鸡粪肥,含水量为30%;所用自然土为未受污染的,适合动植物生存的自然风干土壤,粒度≤2mm。将改良剂按如下方式进行施加:实施例:将改良剂按照609吨/公顷的量施加于尾矿土壤中,其中稻壳、生物炭、有机肥、自然土的质量比为2∶1∶1∶10,稻壳的施加量为87吨/公顷;对比例1:将改良剂按照125吨/公顷的量施加于尾矿土壤中,其中稻壳、生物炭、有机肥、自然土的质量比为3∶5∶2∶0,稻壳的施加量为37.5吨/公顷;对比例2:将改良剂按照1000.5吨/公顷的量施加于尾矿土壤中,其中稻壳、生物炭、有机肥、自然土的质量比为6∶1∶1∶16;对比例3:不加改良剂。共四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三次施加到铁尾矿土壤中,并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0cm。经过培养后,采集土壤样品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每个实施例1-2对尾矿的总孔隙度、容重均有较好的改良效果。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效果对比项目对比例1实施例对比例2对比例3总孔隙度38%56%44%35%容重1.25g/cm31.12g/cm31.46g/cm31.56g/cm3经过培养后,采集土壤样品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配方对尾矿的总孔隙度、容重均有改良效果,其中总孔隙度由原来的35%分别提升至38%、56%和44%;容重由原来的1.56g/cm3降低至1.25g/cm3、1.12g/cm3、1.46g/cm3,表明施加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改良剂,土壤良好的透气状态,其土壤孔隙度在45%~60%之间、容重在1.10~1.14g/cm3之间,利于植物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加铁尾矿土壤透气性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按照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稻壳1~3份、有机肥1~5份、生物炭1~3份及自然土5~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铁尾矿土壤透气性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按照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稻壳1~3份、有机肥1~5份、生物炭1~3份及自然土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铁尾矿土壤透气性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稻壳的施加量为80~210吨/公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铁尾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安林许灏高江赵虹宋英辉宗传娇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