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混硫化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30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共混硫化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混炼型聚氨酯塑炼后再与硫化剂、补强填料、活性剂、促进剂混炼,得到混炼型聚氨酯母炼胶;将天然橡胶塑炼后再与活性剂、促进剂、补强填料、硫化剂混炼,得到天然橡胶母炼胶;将混炼型聚氨酯母炼胶预硫化后与所述天然橡胶母炼胶共混炼后硫化,得到共混硫化胶。本申请将预硫化后的混炼型聚氨酯和天然橡胶硫化共混,提高两相共混硫化的程度,从而使共混硫化胶具有较高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较好的动态性能,大大增加了混炼型聚氨酯在轮胎上的可应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混硫化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共混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共混硫化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混炼型聚氨酯橡胶是多异氰酸酯、多元醇以及扩链剂混合反应的嵌段共聚产物。混炼型聚氨酯橡胶的结构中含有较多的极性脂基和氨基甲酸酯,聚氨酯分子内及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软段的多元醇和硬段的异氰酸酯交替排列产生微观相分离结构。上述结构特点使混炼型聚氨酯橡胶具有强度高、耐油、耐化学腐蚀、耐老化以及耐磨等优异性能,但是其分子链间强相互作用力使得其动态生热较大而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天然橡胶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具有较好的混炼加工性能,还具有优异物理机械性能和动态性能,但是天然橡胶耐候性、耐老化及耐磨性较差因此较多的用于和其他橡胶的共混,并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胶管、胶带、减震和轮胎制品中。目前,在混炼型聚氨酯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混料性聚氨酯橡胶的生产成本较高,动态生热较大,与其他非极性橡胶相容性差,共混硫化时不能同步硫化而使其性能大大下降,从而限制了这一优异的材料的应用。在公开号为CN10472583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共混改性橡胶材料,其将未固化的聚氨酯和其他未硫化的橡胶一同混炼,再硫化成橡胶制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混硫化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混炼型聚氨酯塑炼后再与硫化剂、补强填料、活性剂、促进剂混炼,得到混炼型聚氨酯母炼胶;将天然橡胶塑炼后再与活性剂、促进剂、补强填料、硫化剂混炼,得到天然橡胶母炼胶;将混炼型聚氨酯母炼胶预硫化后与所述天然橡胶母炼胶共混炼后硫化,得到共混硫化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混硫化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混炼型聚氨酯塑炼后再与硫化剂、补强填料、活性剂、促进剂混炼,得到混炼型聚氨酯母炼胶;将天然橡胶塑炼后再与活性剂、促进剂、补强填料、硫化剂混炼,得到天然橡胶母炼胶;将混炼型聚氨酯母炼胶预硫化后与所述天然橡胶母炼胶共混炼后硫化,得到共混硫化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混炼型聚氨酯母炼胶的步骤中,以所述混炼型聚氨酯的份数为计量标准,所述硫化剂为1.0~5.0重量份,所述补强填料为20.0~70.0重量份,所述活性剂为2.0~5.0重量份,所述促进剂为1.0~8.0重量份;在得到天然橡胶母炼胶的步骤中,以所述天然橡胶的份数为计量标准,所述硫化剂为1.0~5.0重量份,所述补强填料为20.0~70.0重量份,所述活性剂为2.0~5.0重量份,所述促进剂为1.0~8.0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混炼型聚氨酯母炼胶的步骤中,所述硫化剂为硫磺,所述补强填料为炭黑N330,所述促进剂由促进剂M和促进剂DM组成,所述活性剂由活性剂NH-2和硬脂酸锌组成;在得到天然橡胶母炼胶的步骤中,所述硫化剂为硫磺,所述补强填料为炭黑N330,所述促进剂由促进剂M和促进剂DM组成,所述活性剂由氧化锌和硬脂酸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炼型聚氨酯母炼胶与所述天然橡胶母炼胶的比例为(50~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兰吕国正谭信文叶圣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