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耀宗专利>正文

网络地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24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网络地板结构,包括数个地板单元,每二相邻的地板单元由一线槽盖板接合,每四个相邻的地板单元中央设有一中央盖板,各地板单元下方设有数个支柱支撑架高,以供线路铺设在该地板单元的下方。上述线槽盖板及中央盖板上设有数个V状补强肋,各地板单元周缘设有供承接上述V状补强肋的V状凹陷部,使V状补强肋得以稳固地被容置在V状凹陷部上,以强化整个网络地板的结构,适用于住家、办公室等网络线路铺设。(*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网络地板结构,特别是一种设置V状补强肋于线槽盖板及中央盖板上,而地板单元的周缘亦相对设有供其承接的V状凹陷部,使地板单元藉由线槽盖板及中央盖板的接合下,整体网络地板的结构更坚固耐用,适用于住家、办公室等网络线路铺设。
技术介绍
对于计算机使用普及的工作场所而言,网络和其它线路的配接布线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由于每一部计算机均须通过网络方可与其它计算机联机或通电,当机器设备量多时,线路交织的情形也就越复杂。若将线路暴露于外时,不但有碍观瞻,更会影响人员的走动。网络地板因可腾高架设,使底部留有供穿线配接的空间,故已成为现代信息化办公室的主流。现有市面上的相关网络高架地板的产品有许多种,请参阅图1、图2所示的传统网络地板外观图及其剖示图,主要包括数个地板单元T10、每二相邻的地板单元T10由一线槽盖板T11所接合,而每四个地板单元则由一中央盖板T12所接合。地板单元T10由支柱T13支撑架高,而留有供线路铺设的空间。在过去,为了强化线槽盖板T11的支撑强度,通常在其上设有互相平行的复数U形状的凹陷部T111。同样地,为了强化中央盖板T12的支撑强度,也会在其上设有呈交叉状的U形状的凹陷部T121。请参阅图3所示的传统网络地板的前视图的局部放大图。线槽盖板T11盖合在地板单元T10上,由于呈U形状的凹陷部T111并没有延伸直接跨座在地板单元T10上,因此,当有重物T14置放于线槽盖板T11上方时,重物T14的重量则完全由线槽盖板T11的二侧跨座于地板单元T10的接合处T15所承受,若重物T13过重时,线槽盖板T11的支撑强度则会略显不足。此外,传统的网络地板用U形状的凹陷部来做为线槽盖板T11与中央盖板T12的补强肋,U型状的凹陷部底缘L1有较宽的宽度,因此,若线路置放完成,将地毯铺设在整个网络地板上后,地毯上则会隐约呈现相对的U形状的凹陷部,十分不雅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地板结构,用V状补强肋取代原有的U状补强肋,并设置在线槽盖板及中央盖板上,使得线槽盖板及中央盖板的强度增强,而得以承受较大的重量。且由于线槽盖板及中央盖板的强度增强,故可以将其制成较薄,减少材料的支出成本、减轻其制成后的重量,但仍可承受较大的重力。本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地板结构,藉由线槽盖板及中央盖板上的V状补强肋二端延伸至地板单元的周缘上,故当盖板承受重力时,能藉由地板单元一并分担承受该重力,以提高承载的重量。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一种网络地板结构,包括数个地板单元,每二相邻的地板单元由一线槽盖板接合,每四个相邻的地板单元中央设有一中央盖板,各地板单元下方设有数个支柱支撑架高,以供线路铺设在该地板单元的下方,其特征在于上述线槽盖板及中央盖板上设有数个V状补强肋,各地板单元周缘设有供承接上述V状补强肋的凹陷部,V状补强肋稳固地被容置在凹陷部上。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以下列举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习用网络地板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沿图1中剖面线AA’的剖示图;图3是图1的前视图局部放大意示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组件立体分解图;图4A是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B是本技术的中央盖板立体放大图;图4C是本技术的线槽盖板立体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组件立体组合图;图6是沿图5中剖面线BB’的剖示图;图6A是图6中V状补强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T10地板单元;T11线槽盖板;T111线槽盖板上U形状的凹陷部;T12中央盖板;T121中央盖板上U形状的凹陷部;T13支柱;T14重物;T15线槽盖板二侧与地板单元的接合处;L1-U形状的凹陷部的底缘;10地板单元;11跨接部;12支柱;13、14V状凹陷部;20线槽盖板;21V状补强肋;22出线孔;30中央盖板;31折缘;32V状补强肋;L2V状补强肋的底缘。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图5所示的网络地板结构的一实施例,其由数个地板单元10、数个线槽盖板20以及中央盖板30构成。每二相邻的地板单元10由一线槽盖板20所接合,而每四个地板单元10则由一中央盖板30所接合。地板单元10由支柱12支撑架高,而留有供线路铺设的空间。组合后如图5所示。该中央盖板30四边向下弯折形成一折缘31,以与地板单元10角隅的一跨接部11相跨接。因此,藉由一个中央盖板30可接合四个地板单元10,而使中央盖板30贴平于地板单10元之间。该中央盖板30上设有呈交叉状的V状补强肋32(如图4B所示),以强化中央盖板30支撑重量;该V状补强肋32系延伸接近中央盖板30的四端点但不碰触四端点;于地板单元10四角隅亦设有供承接上述V状补强肋32的V状凹陷部13,因此,若将中央盖板30放置于地板单元10角隅时,V状补强肋32得以稳固的被容置在V状凹陷部13上。该线槽盖板20上设有数条相互并排的V状补强肋21(如图4C所示),以强化线槽盖板20支撑重量;线槽盖板20上的V状补强肋21延伸接近至线槽盖板30二侧缘但不碰触二侧缘;地板单元四周缘亦设有供承接上述V状补强肋21的V状凹陷部14,因此,若将线槽盖板20放置于地板单元10时,V状补强肋21得以稳固的被容置在V状凹陷部14上(如图6及图6A所示)。线槽盖板20另设有出线孔22,以供线路自地板单元10下方出线。藉此,当有重物放置于线槽盖板20及中央盖板30上时,重物的重力将藉由延伸的V状补强肋21、32而将重力分散至地板单元10周缘的V状凹陷部13、14上,使地板单元10一并分担承受该重力。实施时,请再参阅图4~图6,首先依设计需要将数个地板单元10间隔铺设于施工地面上,将中央盖板30放置于四个地板单元10之间,使中央盖板30的折缘31紧密扣入地板单元10的跨接座11,此时,中央盖板的V状补强肋32亦将稳固地被置入地板单元的V状凹陷部13中,以紧密接合四个地板单元10。再将线槽盖板20放置于相邻的地板单元10之间,使线槽盖板的V状补强肋21亦能稳固地被置入地板单元的V状凹陷部14中,以紧密接合二相邻的地板单元10,如此使形成一大片且完整的网络地板。因此,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网络地板结构,其于线槽盖板与中央盖板上以V状补强肋取代习用的U状补强肋,故其补强肋底缘L2的间距可大为缩小,不但可维持原有承载的强度外,而所制成的盖板整体的体积与厚度可比U状补强肋所制成的盖板来轻薄,故可大幅缩减材料支出成本以及降低运送的成本。2、由于本技术于线槽盖板及中央盖板上设有V状补强肋,而于地板单元的四周缘亦相对设有供补强肋置放的V状凹陷部,故本技术的V状补强肋的长度比习用的补强肋长出许多,使当重物置放或移动于地板上时,其重量可同时藉由地板单元一并分担承受该重力,进而可承受比习用结构更重的物品。以上所述仅为揭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因此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所明显可作变化与修饰的,皆应视为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网络地板结构,包括数个地板单元,每二相邻的地板单元由一线槽盖板接合,每四个相邻的地板单元中央设有一中央盖板,各地板单元下方设有数个支柱支撑架高,以供线路铺设在该地板单元的下方,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地板结构,包括数个地板单元,每二相邻的地板单元由一线槽盖板接合,每四个相邻的地板单元中央设有一中央盖板,各地板单元下方设有数个支柱支撑架高,以供线路铺设在该地板单元的下方,其特征在于:上述线槽盖板及中央盖板上设有数个V状补强 肋,各地板单元周缘设有供承接上述V状补强肋的凹陷部,V状补强肋稳固地被容置在凹陷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宗王世然
申请(专利权)人:陈耀宗王世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