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人力多用打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2 阅读:3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农用脚踏式轻型人力多用打谷机。底座为三段框架结构,以活动连接拼成一体,前后框架均可向上弯折收拢。滚筒是端轮式组合结构,两端轮周边之间可分别安装禾齿板、切蔓刀、磨浆筒、磨齿片,旋转轴伸出端可安装砂轮,链轮传动,谷桶用柔性纤维织物制成,可支撑在机架下的底座上,该机具有稻谷脱粒、饲料切蔓、薯类磨浆、农具磨刃多种功能,结构简单、体积小、自重20kg、单人可搬运、作业、省力、工效高。(*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机械,特别是轻型人力多用打谷机。传统的打谷机大多采用齿轮结构作传动力,其余均为木质结构,体积大、自重重,且为单一脱粒用途,脱净率与工效都低,操作费力,搬运不便,不适合山区梯田作业。国家专利局《技术专利公报》1990年5月2日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89217581.8的《脚踏式多功能农用机》,虽能进行青饲料切蔓、粮食磨碎、农具磨刃工作,但存在笨重、无脱粒功能等缺陷,不满足田间作业的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在田间进行稻谷脱粒、又能进行青饲料切蔓、薯类磨浆、农具磨刃广谱适应山区平原个体农户单人即可操作、搬运的轻型人力多用打谷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方案是底座为折叠式框架结构,分前、中、后三块,通过活动连接拼成一体,使前后框均可向上弯折,收拢时缩小体积、便于搬运,展开即可进行田间稻谷脱粒作业。谷桶由柔性纤维编织物制成,革除传统的木质谷桶,以减轻整机的重量和降低成本。滚筒是端轮式组合结构,重量集中在两端轮的外缘,加大了质量的回转半径,因而可减轻滚筒的目重量和缩小滚筒的直径,在目重轻、直径小的条件下得到较大的惯量。又由于使用组合结构,根据不同用途的需要滚筒作为载体可分别安装禾齿板,切蔓刀、磨片和砂轮,从而实现稻谷脱粒、青饲料切蔓、薯类磨浆、农具磨刃等多种用途,满足山区农民的需求。本技术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折装方便、耐用、成本低;(2)体积小、重量轻,整机重量只有20kg,若一头为本机,另一头为相应重量的其它物件组成一挑,一个女性劳力即可肩挑行走,非常适合山区小块梯田作业,转移方便;(3)链式传动比齿轮传动省力、工效高,一个弱劳动力即可操作;(4)谷桶采用柔纤维织物,大大减轻整机重量,节省钢材、木材;(5)多用途,也可人力电动两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底座的前、后框收拢状态示图。图2是本技术作田间稻谷脱粒工作状态示图。图3是本技术作薯类磨浆、青饲料切蔓和农具磨刃工作状态示图。本技术所述的轻型人力多用打谷机,当作为田间稻谷脱粒使用时,由图1、图2可知,它由底座、机架、传动机构、滚筒、柔性谷桶、谷桶罩组成。底座由前框(1)、中框(2)和后框(3)通过活动连接件(4)、(5)拼接成一体,中框(2)和前框(1)面上铺垫板(6),用以安放谷桶,前框(1)的顶框(7)与垫板(6)之间留有空格,顶框(7)兼作拉手,便于拖拉,后框(3)面上铺有垫脚板(8),便于操作。前后框均可向上弯折收拢。机架(9)固装在底座的中框(2)上。脚踏杠杆(10)的支点安装在机架(9)上,一端固装脚踏板(11),另一端与曲柄轮连杆(12)铰接,曲柄轮(13)安装在机架(9)侧面的中部。机架(9)上方装有轴承座(14),滚筒轴(15)装在轴承座(14)内,右伸出端装有从动轮(16),通过传动带(17)接受动力。左端轮(18)、右端轮(19)由加强筋支撑同轴对称安装于轴承座(14)的内侧,左、右端轮(18)、(19)外圆等距离预留罗孔;禾齿板(20)是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装有一排排形禾齿,两端用螺栓紧固在预留的孔内。柔性谷桶(21)用纤维织物缝制成长方体口袋状,后端延长部分包在垫禾栏(22)上,用暗扣锁紧,,袋口两长边卷缝成筒状,用挑杆(23)插入,使其平整张开。谷桶罩(24)是通过罩筋框架(25)支撑安装在机架(9)上,罩筋框架(25)的前撑脚插在焊接于机架(9)上的插筒(26)内,后撑脚插在焊接在机架(9)后端的方铁(27)孔内,罩筋框架(25)顶端焊有插筒(28),罩筋框架横梁(29)两端弯折90度,插入插筒(28)内。谷桶罩(24)的形状和大小按罩筋框架(25)缝制,后端开口,顶部盖过横梁用暗扣锁紧、谷桶罩(24)的下缘和谷桶上缘缝有连结带(30),打结连接,从而提住谷桶。当用于薯类磨浆、青饲料切蔓和农具磨刃时,如图3所示,将滚筒从轴承座(14)上卸下,拆去禾齿板(20),在滚筒轴(15)的中间位置加装一个由两只边缘封闭的半圆组成的中间轮(31),外径与左、右端轮(18)、(19)相等,安装时将两半圆对夹在滚筒轴(15)上,用螺栓固紧。然后从滚筒轴(15)左端(从操作方向看)套入磨浆筒(32)至中间轮(31)上,磨浆筒(32)外圆安装磨浆齿片(33),用螺栓固定,惯性块(34)骑在磨筒(32)左端上与磨筒(32)一起用螺栓紧固在左端轮(18)上。中间轮(31)与右端轮(19)之间相距180度安装切蔓刀(35)。滚筒轴(15)的左伸出端安装砂轮(36)。磨浆、切蔓的进料机构由进料斗、靠磨板、夹持输送叶轮、叶轮轴、咬合齿轮、传动轮、底板等组成。磨浆进料斗(37)固定在底板(38)上,削磨边内壁装有中间开通槽的靠磨板(39),松开紧固螺栓(40),靠模板(39)可上下移动,以调整磨浆间隙。切蔓进料斗(41)、左、右叶轮轴座(42)、(43)、隔板(44)固装在底板(38)上,切蔓进料斗(45)两侧用螺栓栓紧在左叶轮轴座(42)与隔板(44)上,隔板(44)留有通孔,叶轮轴(46)穿过隔板(44)的通孔两头安装在左、右叶轮轴座(42)、(43)上,叶片(47)装在左轴座(42)与隔板(44)之间的叶轮轴(46)上,叶轮轴(46)的右边装有咬合齿轮(48),其伸出端还装有传动轮(49),通过切蔓传动带(50)连接切蔓主动轮(51)。当叶轮轴(46)转动即实现夹持送料。进料机构总成固装在机架(9)上。安全罩(52)的罩筋前脚插在前撑脚筒(53)内,罩筋后脚插在插筒(26)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用机械,包括底座、机架、传动机构、滚筒、谷桶、谷桶罩、垫禾栏、进料机构、安全罩,其特征是:a、底座为折叠式框架结构,分前框(1)、中框(2)、后框(3),通过活动连接件(4)、(5)拼成一体,机架(9)装在中框(2)上,机架(9) 上方前端固装滚筒轴座(14),左端轮(18)、右端轮(19)的周边固装禾齿板(20),滚筒轴(15)的伸出端装有从动轮(16),柔性谷桶(21)安放在机架(9)下的中框(2)和前框(1)上,后端延长部分包在垫禾栏(22)上。以暗扣锁紧,挑杆(23)插在袋口的卷筒里,谷桶罩(24)通过罩筋框架(25)安装在机架(9)上,谷桶罩(24)下缘和柔性谷桶(21)上缘缝有连结带(30),打结连接,传动机构安装在机架(9)的一侧,脚踏杠杆(10)的一端固装脚踏板(11),另一端与曲柄轮连杆(12)铰接,曲柄轮(13)通过传动带(17)与从动轮(16)相接;b、折去谷桶罩(24)、柔性谷桶(21)、卸下禾齿板(20)、在左端轮(18)、右端轮(19)之间安装中间轮(31),套入磨浆筒(32)至中间轮(31)位置,磨浆筒( 32)外圆固装磨齿片(33),惯性块(34)骑装在磨浆筒(32)左侧,中间轮(31)与右端轮(19)之间相距180度固装切蔓刀(35),滚筒轴(15)的左伸出端安装砂轮(36);c、进料机构底板(38)的一侧固装磨浆进料斗(37),其削 磨边内壁装有中间开通槽的靠磨板(39),另一侧固装切蔓进料斗(45)、左叶轮轴座(42)、右叶轮轴座43)和开有通孔的隔板(44)、叶轮轴(46)穿过通孔装在左、右叶轮轴座(42)、(43)上,叶片(47)与咬合齿轮(48)分别装在隔板(44)两侧的叶轮轴(46)上,叶轮轴(46)的伸出端装有传动轮(49),通过切蔓传动带(50)连接切蔓主动轮(51)、磨浆筒(32)、切蔓刀(35)裸露面装有安全罩(5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农用机械,包括底座、机架、传动机构、滚筒、谷桶、谷桶罩、垫禾栏、进料机构、安全罩,其特征是a、底座为折叠式框架结构,分前框(1)、中框(2)、后框(3),通过活动连接件(4)、(5)拼成一体,机架(9)装在中框(2)上,机架(9)上方前端固装滚筒轴座(14),左端轮(18)、右端轮(19)的周边固装禾齿板(20),滚筒轴(15)的伸出端装有从动轮(16),柔性谷桶(21)安放在机架(9)下的中框(2)和前框(1)上,后端延长部分包在垫禾栏(22)上。以暗扣锁紧,挑杆(23)插在袋口的卷筒里,谷桶罩(24)通过罩筋框架(25)安装在机架(9)上,谷桶罩(24)下缘和柔性谷桶(21)上缘缝有连结带(30),打结连接,传动机构安装在机架(9)的一侧,脚踏杠杆(10)的一端固装脚踏板(11),另一端与曲柄轮连杆(12)铰接,曲柄轮(13)通过传动带(17)与从动轮(16)相接;b、折去谷桶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峰卢敬德
申请(专利权)人:龙胜各族自治县科学技委员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