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酸胺碘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160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领域;一种盐酸胺碘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化合物1在碱性条件下与化合物2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3;2)化合物3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化合物4;3)化合物4通过分子内羟醛缩合再脱羧脱水得到化合物5;4)化合物6与氯化亚砜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7;5)化合物5在路易斯酸存在下与化合物7发生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8;6)化合物8在路易斯酸存在下脱甲基生成化合物9,即盐酸胺碘酮中间体2‑丁基‑3‑(4‑羟基苯甲酰基)苯并呋喃。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盐酸胺碘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产品纯度高、收率高的优点,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酸胺碘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盐酸胺碘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2-丁基-3-(4-羟基苯甲酰基)苯并呋喃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合成领域。
技术介绍
盐酸胺碘酮,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另外,盐酸胺碘酮由于稳定的疗效,较小的副作用,从而成为心律失常患者首选的长期用药。当今社会,人们工作节奏不断加强,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断增加,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需求量巨幅提升,盐酸胺碘酮的市场份额必将继续增加。2-丁基-3-(4-羟基苯甲酰基)苯并呋喃是盐酸胺碘酮的重要中间体。专利CN104262304以化合物1、2为起始原料,生成的化合物3在甲醇钠做碱、甲苯做溶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5;化合物5在路易斯酸条件下与化合物7反应生成化合物8;化合物8在路易斯酸条件下水解,反应生成2-丁基-3-(4-羟基苯甲酰基)苯并呋喃9。该合成路线存在以下缺点:化合物3在甲醇钠做碱、甲苯做溶剂的条件下,虽然可以无需经过水解而直接得到化合物5,但由于脱甲酯的难度较脱羧难度大很多,导致生成化合物5的成环反应转化率低,副产物多,分离困难;从而导致总收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酸胺碘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化合物1在碱性条件下与化合物2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3;2)化合物3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化合物4;3)化合物4通过分子内羟醛缩合再脱羧脱水得到化合物5;4)化合物6与氯化亚砜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7;5)化合物5在路易斯酸存在下与化合物7发生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8;6)化合物8在路易斯酸存在下脱甲基生成化合物9,即盐酸胺碘酮中间体2‑丁基‑3‑(4‑羟基苯甲酰基)苯并呋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酸胺碘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化合物1在碱性条件下与化合物2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3;2)化合物3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化合物4;3)化合物4通过分子内羟醛缩合再脱羧脱水得到化合物5;4)化合物6与氯化亚砜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7;5)化合物5在路易斯酸存在下与化合物7发生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8;6)化合物8在路易斯酸存在下脱甲基生成化合物9,即盐酸胺碘酮中间体2-丁基-3-(4-羟基苯甲酰基)苯并呋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所述的反应温度为60~100℃;所述反应溶剂为极性非质子溶剂或非极性溶剂;所述反应用碱为无机弱碱;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季铵盐类;所述碱用量为0.2~1.0摩尔当量;所述相转移催化剂用量为0.01~0.10摩尔当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所述的反应温度为60~100℃;所述反应溶剂为DMF或乙酸乙酯;所述反应用碱为碳酸钾、碳酸钠或碳酸铯;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甲基三辛基氯化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所述的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姜爱斌胡卫东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深蓝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