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碳烷烃的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7100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氟碳烷烃的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与氟碳烷烃的反应器通过出料管道连通的预分离塔、与所述预分离塔的塔顶连通的塔顶冷凝器、与所述塔顶冷凝器连通的氯化氢分离塔、与所述氯化氢分离塔的釜底连通的产品塔以及与所述产品塔的釜底连通的汽化缓冲塔,所述预分离塔的釜底通过第一回料管道与所述反应器的塔顶连通,所述汽化缓冲塔的塔顶通过第二回料管道与所述反应器的塔顶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氟碳烷烃的分离装置,将部分重组分以及过量HF原料先分离出来返回反应器,则该部分重组分就不需要流经整个工艺分离系统,从而降低了后续分离系统的分离负荷,大幅降低主体分离装置设备处理量、降低分离装置的处理运行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碳烷烃的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氟碳烷烃的分离装置及采用该分离装置进行氟碳烷烃分离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氟碳烷烃属于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ODP(臭氧消耗潜值)为0,属于绿色环保新型制冷剂。但在其生产过程中,同时也会生成ODS类物质,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氟碳烷烃产品中ODS类物质的含量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因此如何尽可能在系统内进行深度分离,将其再次返回反应系统,氟氯烷烃取代为氟碳烷烃,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物料的挥发度(沸点)的不同,氟碳烷烃分离装置通常的做法是先将最轻组分氯化氢(HCl)予以分离,再将次轻组分六氟乙烷(FC-116或R116)、五氟乙烷(HFC-125或R125)、五氟氯乙烷(CFC-115或R115)、四氟乙烷(HFC-134a或R134a)予以分离,最后重组分中间体四氟氯乙烷(HCFC-124或R124)、三氟氯乙烷(HCFC-133a或R133a)、三氟二氯乙烷(HCFC-123或R123)及过量氟化氢(HF)原料返回反应系统重新进行反应。因氟碳烷烃装置反应转化率及固有的工艺控制要求,最后被分离的重组分占整个物料的质量分率高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氟碳烷烃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与氟碳烷烃的反应器通过出料管道连通的预分离塔、与所述预分离塔的塔顶连通的塔顶冷凝器、与所述塔顶冷凝器连通的氯化氢分离塔、与所述氯化氢分离塔的釜底连通的产品塔以及与所述产品塔的釜底连通的汽化缓冲塔,所述预分离塔的釜底通过第一回料管道与所述反应器的塔顶连通,所述汽化缓冲塔的塔顶通过第二回料管道与所述反应器的塔顶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碳烷烃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与氟碳烷烃的反应器通过出料管道连通的预分离塔、与所述预分离塔的塔顶连通的塔顶冷凝器、与所述塔顶冷凝器连通的氯化氢分离塔、与所述氯化氢分离塔的釜底连通的产品塔以及与所述产品塔的釜底连通的汽化缓冲塔,所述预分离塔的釜底通过第一回料管道与所述反应器的塔顶连通,所述汽化缓冲塔的塔顶通过第二回料管道与所述反应器的塔顶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碳烷烃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分离塔的高径比为14-16:1,所述氯化氢分离塔的高径比为35-40:1,所述产品塔的高径比为20-22:1,所述汽化缓冲塔的高径比为15-1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碳烷烃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分离塔、氯化氢分离塔、产品塔以及汽化缓冲塔的下部均对应安装有再沸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碳烷烃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氢分离塔的塔顶连通有第一冷凝器,所述产品塔的塔顶连通有第二冷凝塔,所述第二冷凝器连通有强回流缓冲罐。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碳烷烃的分离装置进行氟碳烷烃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分离:将所述反应器釜底的物料经所述出料管道输送至所述预分离塔中进行预分离;2)一次回料及分离氯化氢:将所述预分离塔釜底的物料经所述第一回料管道输送至所述反应器中继续反应;同时所述预分离塔塔顶的物料经过所述塔顶冷凝器后进入所述氯化氢分离塔中分离氯化氢;3)分离产品:所述氯化氢分离塔釜底的物料进入所述产品塔中进行分离,所需要的产品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祥刘建鹏刘武灿黄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