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抗裂发泡水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040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抗裂发泡水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100份,发泡剂1‑1.25份,保温材料8‑10份,三聚磷酸钠0.02‑0.03份,月桂酰二乙醇胺0.4‑0.6份,促凝剂2.6‑3份,有机硅防水剂5‑6份,增强剂5‑7份,水35‑40份,其中,增强剂为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竹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本发明专利技术导热系数低,保温效果好,抗裂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抗裂发泡水泥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
,尤其涉及一种保温抗裂发泡水泥。
技术介绍
发泡水泥主要是通过化学或物理发泡的方式引入气泡,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后凝固、硬化而形成。发泡水泥是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发泡水泥的导热系数一般为0.1-0.2W/m·k,通过调整水泥配方或保温材料可以降低其导热系数,但是一般也只是降低到0.08W/m·k左右,而且发泡水泥的抗压性能不高,容易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保温抗裂发泡水泥,本专利技术导热系数低,保温效果好,抗裂性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保温抗裂发泡水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100份,发泡剂1-1.25份,保温材料8-10份,三聚磷酸钠0.02-0.03份,月桂酰二乙醇胺0.4-0.6份,促凝剂2.6-3份,有机硅防水剂5-6份,增强剂5-7份,水35-40份,其中,增强剂为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竹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优选地,改性竹纤维的长度为5-6mm。优选地,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竹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0.5-0.7:2-3:1-2。优选地,在改性竹原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将竹原纤维置于沸水中蒸煮1-2h,然后用双氧水漂白10-15min,水洗,晾干,梳理铺平,喷涂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熔融液,晾干,烘干,粉碎得到改性竹原纤维。优选地,在改性竹原纤维的制备过程中,烘干的温度为90-100℃,保温15-18h。优选地,在改性竹原纤维的制备过程中,竹原纤维和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的重量比为1:0.1-0.2。优选地,保温材料为石墨粉和膨胀矿渣珠。优选地,促凝剂为铝酸钠、碳酸钠、生石灰和三乙醇胺。优选地,发泡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钠。优选地,石墨粉和膨胀矿渣珠的重量比为1:7-9。优选地,铝酸钠、碳酸钠、生石灰和三乙醇胺的重量比为1-1.2:1-1.2:0.5-0.6:0.05-0.07。优选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钠的重量比为9-11:1-1.5。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为:将发泡剂与水混匀发泡得到泡沫溶液;将普通硅酸盐水泥、保温材料、三聚磷酸钠、月桂酰二乙醇胺、促凝剂、有机硅防水剂、增强剂混匀,加入泡沫溶液混匀,注模成型,养护得到保温抗裂发泡水泥。本专利技术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钠作为发泡剂,二者相互配合可以提高发泡倍数、增加泡沫的稳定性,延长泡沫的保持时间,且泡沫均匀细小,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互配合,可以使得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均匀致密,提高保温均匀性和抗裂性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钠以适宜比例相互配合可以进一步增加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的均匀致密;月桂酰二乙醇胺可以增加泡沫的韧性和稳定性,延长泡沫稳定的时间,避免塌模;铝酸钠、碳酸钠、生石灰和三乙醇胺作为促凝剂,可以缩短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凝结和硬化时间,避免凝结时间过长,泡沫破裂造成塌模,并且三乙醇胺与月桂酰二乙醇胺相互配合,可以进一步增加泡沫的稳定性;膨胀矿渣珠与泡沫相互配合,增加密闭气泡种类、并添加石墨粉,增加热反射性能,三者相互配合协同增效,大大增加本专利技术的保温性能,并能降低本专利技术的密度;三聚磷酸钠可以促进石墨粉、膨胀矿渣珠和水泥均匀分散,进一步增加本专利技术的保温性能;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竹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相互配合作为增强剂,竹原纤维经水煮、漂白和喷涂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处理,使得竹原纤维在水泥中可以均匀分散,并且避免后期纤维吸水,导致水泥强度降低的问题,增加本专利技术的韧性和抗裂性能,且适宜长度的纤维,可以进一步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抗裂性能;泡沫水泥自身内部、竹原纤维与水泥连接处均有微小裂缝,纳米二氧化钛可以填充微小裂缝,进一步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抗裂性,且纳米二氧化钛与石墨粉相互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保温性能;改性竹原纤维、纳米二氧化钛与羧甲基纤维素以合适比例相互配合,可以进一步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抗裂性;上述各物质以合适比例相互配合可以进一步增加本专利技术的保温性能和抗裂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保温抗裂发泡水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100份,发泡剂1.15份,保温材料9份,三聚磷酸钠0.025份,月桂酰二乙醇胺0.5份,促凝剂2.8份,有机硅防水剂5.5份,增强剂6份,水37.5份,其中,增强剂为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竹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实施例2一种保温抗裂发泡水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100份,发泡剂1份,保温材料10份,三聚磷酸钠0.02份,月桂酰二乙醇胺0.6份,促凝剂2.6份,有机硅防水剂6份,增强剂5份,水40份,其中,增强剂为纳米二氧化钛、长度为5-6mm的改性竹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其中,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竹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0.7:2:2;在改性竹原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将竹原纤维置于沸水中蒸煮1h,然后用双氧水漂白15min,水洗,晾干,梳理铺平,喷涂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熔融液,晾干,升温至90℃,保温18h,粉碎得到改性竹原纤维,其中,竹原纤维和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的重量比为1:0.1。实施例3一种保温抗裂发泡水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100份,发泡剂1.25份,保温材料8份,三聚磷酸钠0.03份,月桂酰二乙醇胺0.4份,促凝剂3份,有机硅防水剂5份,增强剂7份,水35份,其中,增强剂为纳米二氧化钛、长度为5-6mm的改性竹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其中,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竹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0.5:3:1;在改性竹原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将竹原纤维置于沸水中蒸煮2h,然后用双氧水漂白10min,水洗,晾干,梳理铺平,喷涂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熔融液,晾干,升温至100℃,保温15h,粉碎得到改性竹原纤维,其中,竹原纤维和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的重量比为1:0.2;保温材料为石墨粉和膨胀矿渣珠,其中,石墨粉和膨胀矿渣珠的重量比为1:7;促凝剂为铝酸钠、碳酸钠、生石灰和三乙醇胺,其中,铝酸钠、碳酸钠、生石灰和三乙醇胺的重量比为1.2:1:0.6:0.05;发泡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钠,其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钠的重量比为11:1。实施例4一种保温抗裂发泡水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100份,发泡剂1.1份,保温材料9.5份,三聚磷酸钠0.022份,月桂酰二乙醇胺0.55份,促凝剂2.7份,有机硅防水剂5.7份,增强剂5.5份,水38份,其中,增强剂为纳米二氧化钛、长度为5-6mm的改性竹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其中,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竹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0.55:2.8:1.3;在改性竹原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将竹原纤维置于沸水中蒸煮1.8h,然后用双氧水漂白11min,水洗,晾干,梳理铺平,喷涂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熔融液,晾干,升温至98℃,保温16h,粉碎得到改性竹原纤维,其中,竹原纤维和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的重量比为1:0.17;保温材料为石墨粉和膨胀矿渣珠,其中,石墨粉和膨胀矿渣珠的重量比为1:9;促凝剂为铝酸钠、碳酸钠、生石灰和三乙醇胺,其中,铝酸钠、碳酸钠、生石灰和三乙醇胺的重量比为1:1.2:0.5:0.07;发泡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抗裂发泡水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100份,发泡剂1‑1.25份,保温材料8‑10份,三聚磷酸钠0.02‑0.03份,月桂酰二乙醇胺0.4‑0.6份,促凝剂2.6‑3份,有机硅防水剂5‑6份,增强剂5‑7份,水35‑40份,其中,增强剂为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竹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抗裂发泡水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100份,发泡剂1-1.25份,保温材料8-10份,三聚磷酸钠0.02-0.03份,月桂酰二乙醇胺0.4-0.6份,促凝剂2.6-3份,有机硅防水剂5-6份,增强剂5-7份,水35-40份,其中,增强剂为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竹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温抗裂发泡水泥,其特征在于,改性竹纤维的长度为5-6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保温抗裂发泡水泥,其特征在于,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竹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0.5-0.7:2-3:1-2。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保温抗裂发泡水泥,其特征在于,在改性竹原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将竹原纤维置于沸水中蒸煮1-2h,然后用双氧水漂白10-15min,水洗,晾干,梳理铺平,喷涂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熔融液,晾干,烘干,粉碎得到改性竹原纤维;优选地,在改性竹原纤维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三宝
申请(专利权)人:怀宁建国混凝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